记得刚上本科时看塔可夫斯基为数不多的七部半,除了压路机小提琴和伊万的童年,大多都是看了一头雾水,却又不敢明言生怕落个“无知”的名声。
这部他享誉最高的自传性电影,又一次完全抛开情节线索,却透着极其动人的力量。塔可夫斯基通过回忆呈现童真的迷失以及对亲情的召唤。他将母亲比作大自然,他认为,母亲是永生的,母亲意味着瞬间与永恒。在经历了二战,西班牙战争,斯大林个人崇拜后,作者本人在精神上饱受的痛苦,借以影片中的“我”表达出主人公对于历史时间中的感受。
为此,塔可夫斯基以母亲的形象强调历史文化的传统与继承,而《镜子》呈现的正是一个构建在联想上的奇异的精神世界,塔可夫斯基同时从两个视点来表现这种感知:做梦的“我”&梦中的“我”。历史的客观时间在“我”的感受中又像个人存在的反射。
塔可夫斯基原想拍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却未能如愿,为此将对回忆与情感的表达方式在《镜子》中实现。影片曾经二易其名,原本叫《自白》,后改为《忏悔》,之后又改成《白昼,白昼》,拍摄中受到伯格曼电影的启发(不会是《犹在镜中》吧),最终改为《镜子》。影片中同一个演员扮演妻子&母亲,儿子&“我”,映射关系如同镜子客观的人与事为“我”的主观记忆。 例如影片里的“我”独自在房间里对着镜子,画外音响起巴赫的音乐,由弱到强,这是幼小的塔可夫斯基静静地与镜子里的自己对视,通过陌生的镜子进行自我审视,成人后,塔可夫斯基又透过《镜子》,通过记忆完成自我认知。
大师们总迷恋于探讨精神世界的“作者电影”,不知以下这些已故大师们的箴言是否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塔可夫斯基认为记忆中的一切都是“真正的现实”。而费里尼认为“梦是唯一的现实”。黑泽明又说过:“自我”是艺术创作的唯一对象,把我的一生减去电影,那便是零。

镜子Зеркало(1975)

又名:写真 / Zerkalo / The Mirror

上映日期:1975-03-07(苏联)片长:108分钟

主演: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奥列格·扬科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亚历山大·米沙林 Aleksandr Misharin/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镜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