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先导入本人之前对于AMARCORD的关于意识流文学、散文和影像的互不兼容性的评论作为导引
【和所有的小情节、反情节电影一样,私我性质是一个绕不开的争论焦点。也是艺术电影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和意识流文学、散文不同,文学可以尽情地自由挥洒最大、最广、最幽微的存在,意识和意识之间可以叠化、错位,语言、前语言、元语言可以尽情跳跃。可电影却不行,它必须最大的实在表达最大的虚。所以文学的私我不会让人反感,或者让人觉得自我,因为文学本身就具有前语言的优势,言外之意和言下之意可以同时推进,甚至互换,更重要的是,文字的表达方式倒逼着作家必须始终带着一种目的或使命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还是海浪,尽管看上去都极度私我,但仔细忖度,还是可以感受到在意识层面或是潜意识层面上,作者带着一种深深的历史感和使命感,无论这种使命是指向外在的政治、社会、家庭、人际等显性矛盾,还是内在的自我人格、命运、岁月,还是兼具内外特质的时代、阶级的矛盾。
但电影则不同,批评家的所谓VOYEURISM一直刺激着电影人的自我强加的无端的负罪感,使他们很容易将自我人格的叙述变成私我,空漠的使命感变成单纯的寂寞派遣。】
整体评价
影像学 100分 叙事学 90分 艺术学 100分 哲学 70分 整体感 90分 感染力 90分 回味性 80分
本人有很多不能苟同的叙述方法和创作心理,所以选择给4星,如果对于观众,绝对是5星,更多的是作者于艺术近乎宗教般的,清教徒意识般的殉道者的虔诚和信念。这样虔诚的艺术家而不是艺人,在当今这个时代,已近绝迹。
首先从导演的创作人格来说,导演是类似于张艺谋的,张艺谋曾在采访中说,我自己不是思想家。这是实话,他只懂影像学、艺术学、叙述学,真的不懂哲学,也就不碰形而上,只把影像、叙述做到极致,但说实话,影像做到极致,确实会有意外之喜,有OTHER-WORDLY的东西会出来,但更多的却是无意识的流淌。如同黄金甲这部饱受诟病的被严重低估的作品一样。但是老塔还略有不同,对于老塔,我更愿意引用暗算中黄依依和安在天的对话叙述,安在天说,陈二湖不是像你一样的绝顶天才,但也确有天资,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努力,属于耐力超好,放到时间上、苦海上去煮,一步一个脚印,同样领略到了天才的无人之境。这样的描述,也十分符合老塔。
前面说过,如果对于观众,这部作品毫无疑问就是5星,一次纯粹的岁月和艺术的蓦然回首,风云如烟、静水深流,但如果对于艺术家——作家、诗人、导演、编剧,说实话,真的,还很不够,时代的流变,阶层和人的异化,都让我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任务,尽管这种不同都涵盖在相同的人性和世界的共同母题下。相信对于老塔这样一个对艺术如此赤诚的人而言,如果在世,也愿意多听一些不同的真诚的批判,而不是将自己刻意神话的阿谀奉承和毫无思想的献媚。今天的艺术创作者,究竟应该有着怎样的心态,才能面对如今的风险和变局?
而对于老塔而言,或许真的是艺术的殉道者的宗教般的使命感过强,导致在处理和宗教的关系,和哲学的关系时略显尴尬,局限于时代认知,战争结束后带来的人类精神的集体坍塌幻灭给了老塔极强的挽救意识,可忘了一个基本真相——只能有平凡去解释超越,超越来解释平凡,或者超越平凡和超越本身创造第三维度,达成和解,不能用平凡解释平凡,也不能用超越解释超越,这或许也是基督教和中国儒家、道家的基本分野。在此不想论述宗教的对错,只做旁证。
【关于结构】对于本片,基本可以确定为,开放式结局、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线性故事,只不过中间穿插的场景有非线性的感觉,整体仍然按照战前-战中-战后的顺序,只不过作者为了强调心理性,整体的认知顺序是按照主人公画外音的心理时间排序,到了需要唤醒记忆,就使用闪回、蒙太奇、画外音,甚至幻想;需要强调因果,就快速闪进至战后,这种自然化、主观化的心理语言叙述,看似混乱,实则如同微风一般灵动且自然。而对于非情节,则是本人认为的关键,依据老麦的理论,非情节的影片不属于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的任何一种,因为结局和开头相比,主人公的情境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开始忍受痛苦,结局依然仍受痛苦,并且已经习惯了准备仍受新的痛苦。本片中,开始和结局看似变化剧烈,战争结束,生灵涂炭,家破人亡,但是在哲学维度上,精神上的痛苦依然没有彻底解决或是部分解决,和时代、岁月依旧没有达成和解却一直痛苦。与其说本片的主人公是画外音的男主人、女主人,不如说主人公就是岁月、时间本身。对于这样的电影,老麦的解释向度是——或者为了阐释生活的真实或是荒诞。但说实话,这种艺术的唯我论和纯粹的美学感带来的仅仅是岁月流逝的悲凉和无奈,感叹之外,还是感叹。政治的反讽、诗歌的运用,都只是插曲,不是目的。这就涉及到艺术是否要有使命感和力量感的问题,包括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视角、“”只是呈现“”是否代表真理的反思,详见上导文,即使是意识流文学、张爱玲的无目的性散文,也能看到一种不屈的力量,这种对抗,无论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还是兼有,还是超越两者的第三、第四维度;无论最终成功,还是失败,它必须存在过。而不是只是哀叹。【母亲或妻子从片头的幻灭到片尾仍然是幻灭,且几乎没有强度或形式变化,从片头的精神上的遗世独立的超然性设置到片尾仍然是超然性设置,但这种设置却缺乏一个必要的契机以给人感染力。】当然,这或许就如同镜子的片名一样,看到这一面,就看不到那一面,艺术做到极致,就很难再有格局做哲学;哲学做到极致,就很难再做艺术。文学或许可以在两者上接近极致,但也有缺陷,音乐的维度、绘画的维度、电影的维度。世上任何一种艺术都是遗憾。
如果要问我,我仍然会选择今后每年都再看一次本片,不为别的,只当做了一次悲凉和幻灭的美学旅行。
如果要问我这部片子最大的魅力,那便是完全用心理时间叙述自然流淌贯穿全篇,呈现了战争后的人性坍塌的末世感,但缺乏哲学支撑,也是最大的遗憾。
不知未来,还能否有这样一位导演或编剧在哲学维度这个100年以来电影工作者一直鄙夷的角落再次用老塔一样的赤诚和勇气将其演绎到极致?
PS.列举一下本人觉得的几个艺术回味点。
1.诗歌的引用,个人感觉过于冗余且破坏了影片艺术感。
2 男医生和母亲的对话,结束后男医生回头望着女医生,麦浪随风而动,如同男子对女人隐隐的情愫如同海浪般袭来,有通感的艺术效果,之后的黑白幻想画面再次出现
3 孩子吃饭时打翻的奶之后又两次再现,为了再现似曾相识的宿命感
4 看着火时打翻铃铛,预示着信仰的坍塌,战争来临,之后的黑白幻想画面再次出现
5 着火时背景音的处理很棒,弱化着火声音,只为强调人心面对灾难前的内心的无助和空洞状态
6 洗头的黑白幻想画面,象征意味浓厚,再次弱化背景音,强化水声,慢镜头处理,强化出一种平静生活下时间的腐蚀性和人性精神空虚的绝望感。
7 男主人和妻子的镜子对话,孤傲妻子看着镜头,仿佛对观众讲话,产生影像的嘲讽意味。对话意义略弱
8 纪录片的插入 黑色反讽效果优秀,热气球纪录片的插入,有核弹蘑菇云的感觉,和之后的艺术书籍翻看具有强烈反讽对比,寓意人类精神信仰的坍塌陨落
PPS.这个4星是打给所有视艺术为生命的艺术家,不是打给艺术工作者

镜子Зеркало(1975)

又名:写真 / Zerkalo / The Mirror

上映日期:1975-03-07(苏联)片长:108分钟

主演: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奥列格·扬科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亚历山大·米沙林 Aleksandr Misharin/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镜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