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反转和凹剧情,用尽了全力。
主线是律师找证据,我以为是反家暴……因为前面特意刻画了女律师对家暴案很擅长熟悉。然而破的也不是家暴案,被害人和丝巾男都还没结婚吧。
然后又莫名奇妙地,律师和被害人的母亲都来个“不能让死者被网络暴力又杀死一次”……你们是觉得生前死者看到别人说她bitch她就会自杀?那也太低估人的韧性了吧,不是所有人都会被网络言论中伤,如果我哪天被网暴的很严重,我也会无所谓。但是如果有人说“不要网暴微生物小毛,你们这是在杀她”,我一定会生这个人的气,不是,你咒我是吧?总之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东西,呼吁不要网暴是好事,但是表达的方式很奇怪。还有,跟主线情节也没有什么关系,非要说有那就是,强行煽动一下感情。
上面两点是我觉得放的很烂的情节。既然都是电影了,那每个镜头应该都是有用的。不懂放个鸡肋是何为。
还有一个欺诈镜头,没啥意思。皮箱里的女儿被抱在怀里的一刻手放下来了,观众刻板印象一般是这人死了。但是导演抖机灵,她又活了。咋滴啊,醒过来前摇那么长,所有人都得哭一遍才能体现起死回生的快乐和幸运是吧。不哎,我只觉得相当无聊,把观众当猴耍。一看就知道是这b套路。
对为了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烂情节已经疲劳了。
矛盾关系是看点。就像两个磁极的拉扯。N-S,被害人的妈也是害律师女儿的人,温情的母亲和无情的绑架犯。这段还真给我看泪目了,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对我不太好的阿姨,和爱我保护我的母亲。这是这部电影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
还有个矛盾点,本作给的答案也不错。“你会为有罪的人辩护吗?”
起初,女律师是为了解救自己被绑架的女儿辩护犯罪分子。
过程,她发现另有隐情,这时观众以为二审开庭前的犯罪分子是丝巾男。但是结尾给出的镜头是她拿到作案工具的那天知道是丹温,也就是说二审她还真是包庇了犯罪分子,她已经知道答案了,但是她还是引导性提问让对方撤诉。
(对方撤诉,法官没有下最终定论,还没有判刑。此时女主用行为给出本作的答案:她会为有罪的人辩护。)(虽说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更需要保护,但是女主你对得起正义吗?)
嗯,最后,她用自己的行为(牺牲自己职业前途,被判刑),交出关键作案工具(不交她就不会被判刑,职业也保住,而且此时她的女儿因她二审打赢安全了,她也可以选择不交作案工具)。怎么说,她既做到了正义,也保护了自己的女儿。是个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