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下来抽空在电影院接连刷了两部非典型悬疑类型的电影,《拯救嫌疑人》和《涉过愤怒的海》,这两个片儿看似截然不同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核心的故事表达都集中于“父母营救子女”,但两部电影中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却大相径庭。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父母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孩子呢?
《拯救嫌疑人》里的陈智琪,职场女强人+单身妈妈,哪怕日常的陪伴不多,但是会竭尽全力的去爱女儿,去满足女儿提出的要求。在意识到女儿失踪时她有过短暂的崩溃,但随即便被自己的理智唤醒,女儿在等着她去营救,她不允许自己沉溺在恐慌中,唯有立刻保持清醒镇定才能救女儿出来。于是,她一个人踏上了那条帮“嫌疑人”的辩护之路。当电影发展到这里的时候,我以为故事的走向会是陈智琪为了女儿丢失原有的道德标准,只要能救女儿哪怕让她犯罪她也会拼尽全力去做,哪怕这个嫌疑人其实是有罪的。
但是电影给了我一个惊喜的反转套反转,陈智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母亲在绝境之中能迸发出来的最强大的力量,营救女儿的同时不会完全丧失理智,孩子固然是她的软肋,但更能做她的盔甲!她不仅能在孩子处于危险时给予最有安全感的保护,还能坚守本心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被爱且有爱的环境中,怀有一颗善良的心,慢慢学着如何去爱别人。在这么一位母亲的教导和爱中长大的孩子,童年一定是幸福的,被阳光时刻温暖照射着的,不用自己去画太阳的。
《涉过愤怒的海》恰恰是另一种观感,主角老金是一位单身爸爸,他对女儿娜娜的教育采用的是粗放式,通过对女儿的“历练”让她成长,但是本身处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更容易敏感脆弱,这种“历练”对于娜娜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折磨”,是自己不被爱的证明,他粗线条的爱让自己和女儿越来越远,直到线条的另一端再也看不到女儿为止。
老金其实是很典型的东亚父亲,他认为自己用尽了一切力气将孩子拉扯大,物质上提供了满足这就是爱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来感受到爱。在女儿死后的半个月才知道消息,且又开始了一场自我感动式的复仇。他不是不爱女儿,只是没有爱对方式,他的爱更出自于责任上义务上,是“为人父”这个身份强加的一种“我需要去做”,而不是出自于内心最深处对女儿的爱。如果他能和陈智琪一样,他就不会接不到那通电话,更不可能会做出过激之举,甚至从源头上来说,娜娜不会只能躲在密闭空间里画太阳,不会走向死亡的结局。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在于给子女富足的物质生活,而是当子女想到父母时,内心是充满力量的。”两部电影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刻的诠释。老金爱的粗放,爱的沉默,以为物质的满足就可以,但却让女儿的人生走向了黑暗,陈智琪爱的温暖,爱的理智,成功解救女儿,并教给了女儿热爱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爱或许没有公式,但要如何去爱是父母需要学习的课题。
一天连刷两部看得我还有点晕乎,但庆幸的是两部电影各有好看的点,也各有各存在的意义。诚心推荐看过涉海的朋友,有时间也可以来刷刷嫌疑人,从另一种方式,感受来自父母温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