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7-23

武侠:武俠六問

上网查了一下,本片有好几个版本。据说台湾昨天上映的也不是全本,7月28日香港上映的粤语版才是。天晓得。恐怕是宣传花招吧?难不成港版保留了啥子裸露镜头吗。

但也不全是宣传花招。上网查了查大陆、台湾、香港的预告片花(三地的上映时间分别是7月4日、22日、28日),还真有些差别。差别不在内容,而在语言。----且慢道我在废话,请先看看这个比较表,看看几个主角在各版本里说什么话:

一、刘金喜(甄子丹):普、普、粤。
二、徐百九(金城武):川、川、粤。
三、西夏教主(王羽):普、普、普。
四、十三娘(惠英红):普、普、粤。
五、县太爷(不知名):北、普、?。

(顺序是陆、台、港三版本)

几个有趣的现象:(一)四川话在港版里不见了,徐百九和刘金喜说的是同一种汉语方言,也就是粤语。(二)刘金喜的王羽老豆却不在港版说广东话,而是说普通话。(三)可是王羽的老婆又说广东话了。(四)台版的语言分配和陆版一致,唯一的例外是那县太爷(就是那个宣告「事情办妥了」的人),依据预告片花,陆版的县太爷说一种北方土话,台版则说一般普通话,港版县太爷情况不明。

应该不难看出背后的商业计算。简单一句话,陈可辛既用语言区隔市场,也用语言创造市场,甚至巩固市场。每一种语言在各版本里的角色分配、在场或不在场,都有意义。胡乱说说我的看法吧。

第一,为什么四川话在港版里不见了?答案应该明显:四川话(其实是西南官话)在大陆有「卖点」,市场较大,香港则否。

西南官话和普通话比较接近,是不是大陆观众比较习惯,不管南北观众都容易听懂,而且有种乡土亲切感?至于香港,因为还在积极推行普通话,如果让主角之一长篇大论说普通话还缠夹医学名词,观众恐怕已经觉得吃力生厌,更别提更陌生的西南官话了。

第二,那么为什么台版让金城武说西南官话?

答案应该也明显。古今中外的电影,只要是电影,来到台湾,永远给你配上字幕字卡。观众也从小习惯看字幕。因此,就算你金城武说日语说火星话,台湾人也「没差」。而且,普通话或说国语,在台湾推行得还算可以。

教金城武说西南官话,还有一个戏剧上的疏离效果:从语言上教徐百九这角色一开口就和周遭他人隔离起来,使他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怪人。观众看他外表奇怪,语言特异,自然预期他会做些不合常理之事,所谓「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是也。如此一来,让金城武在戏中大话科学,就比较容易被观众接受吧。

第三,那么为什么陆版和台版不把语言关系颠倒过来,让金城武说普通话,让刘村乡民说西南官话?

这个问题难回答。如果从「科学」在清末民初传播的地域相对速度来说,我提的这种语言分配关系应该比较符合现实。导演编剧偏偏不来这套,偏偏把现实翻转过来,为什么?我不觉得陈可辛是有意搞颠覆,我想还是市场考虑。因为首要市场是普通话观众,金城武毕竟不是第一主角,这电影毕竟不是方言片。据说《让子弹飞》有四川话版本,假设《武侠》仿效之,说不定就变成金城武说普通话、甄子丹说四川话了。

第四,前文说陈可辛利用语言对角色进行陌生化塑造,有利剧情铺陈;假设如此,为什么他不在港版里这样做?

这问题也不好回答。我猜有两个原因。(一)陌生化带来的效益只是有利剧情铺陈。让观众容易听懂看懂有归属感安全感愿意进电影院,那可是更大的效益。都不进电影院了,还谈得上剧情吗?(二)粤语区开风气之先,接触西洋文化较早,教徐百九说粤语可能比说普通话更符合历史真实,香港观众对这点一定有强烈的共识。

第五,谈到归属感、历史真实,陆版跟台版教刘金喜也就是唐龙和他老爸也就是那不知名的西夏教主说一种语言(普通话),这有道理,可为什么港版的西夏教主不说粤语却说普通话?他老婆(不是唐龙生母)又说回粤语?

这问题更不好回答了,很多人一定联想到敏感的文化甚至身份认同问题(教主对「唐龙」说「你的血是我的!他的血也是我的!」)。不说那个。改从另一个角度说。

这电影的时代设定在民国六年(比《让子弹飞》早一年),但说也奇怪,怎么好像还是前清?最扎眼的是村里的男人都留辫子。辫子显然是个象征,象征了清朝、旧社会、父权、皇权等等等等。这是港片的传统。比如去年陈可辛的《十面埋伏》,大内高手就是最保护他的辫子,辫子一剪,气势随即消散。《武侠》里的教主也有一条粗大的辫子,先在后脑杓上结个麻花,再骄傲的垂在背上(要不联想到阳具崇拜也难)。光瞧见他后脑杓上那条辫子,就能被震慑得发抖。可我们回头一想,片中的刘村虽然也留辫子,虽然明显是个「封建」礼教社会,但似乎还行。族长数人行圆桌合议制,决策透明合理。村民安居乐业,虽有重重礼教但不吃人,虽是封建社会但无不均之患,好一个世外桃源(恰巧和《让子弹飞》的鹅城相反)。这说明了什么?重点不在辫子、守旧、封建、父权等等等等这些象征、概念与制度,重点在于看他做了哪些事。留辫子的是这样,说官话的也是一样。是因为讨厌这个人,所以教他说官话,但不代表说官话的都讨人厌。

第六,县太爷有啥敏感呢?为什么也有语言区隔?

这问题特别有趣,答案没有想象中的敏感。我猜是不是因为这样:在大陆,教县长说北方土话,或许能强化乡土亲切感?但在台湾可绝对不同:北方土话在台湾没有任何市场,因为传统上台湾戏剧里说北方土话的要不是老粗就是军阀,观众早形成刻板印象。我猜陈可辛就是不想让观众对民国时代形成特别不好的印象,所以弄了这样的语言分配。

至于本片所谓「科学」,我觉得无甚可观,花招而已。想想前年的好莱坞片《福尔摩斯》,福尔摩斯下场打自由搏击,就用了科学来解释武术。福尔摩斯的时代更早。更要紧的是,好莱坞的科学拳理是一整套的(先打对手哪里,造成A效果,再因A效果,打他另外哪里,造成B效果,再如何如何)。打太阳穴杀人这么简单的生理学机制,应该不需要特别弄模拟动画搞科普吧?李小龙早在几十年前就把它说清楚了。况且,真需要他来科普的地方,比方「身体质量变化是怎样办到而造成轻功效应的」,他就不说了,也没动画。更别提「外气」是什么?「铁布衫」又是怎样的一种生理现象?

本片比较精彩的地方,是推理(但前年的洋片《福尔摩斯》也有推理,也有假死)。可惜功亏一篑,因为镜头出卖了导演,也出卖了观众。----徐百九所想象的打斗过程,和一开始摄影机建立的情节,两相比较实在太不一样。

本片另一个有趣之处,是发现了西夏人。真要恭喜观众,国片沉寂了好久之后,总算增加了一个嗜血残酷的帮派成员。这西夏帮派应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受了台湾作家骆以军《西夏旅馆》的启发吧?骆以军和陈可辛的风格真有些像,说不定以后会合作。台湾作家张大春和王家卫不就合作了吗?

武侠(2011)

又名:同谋者 / Swordsmen / Dragon

上映日期:2011-07-04(中国大陆)片长:115分钟

主演:甄子丹 金城武 汤唯 王羽 惠英红 李小冉 姜武 

导演:陈可辛 编剧:林爱华 Oi Wah Lam

武侠的影评

尼玛
尼玛 •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