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是不会发光的,我们看到闪闪的星光,是反射的太阳光。而没有了太阳,星星则是黯淡无光,隐入黑暗的宇宙之中。

说下这片。

《灿烂的她》,以隔代亲情为主题的电影,我虽然不算是那种“被奶奶带大”的孩子,但奶奶在我童年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对该片有着题材上的认同感,以及好奇这个故事该如何展开。

隔代亲情题材作品,一直以来都属于亲情电影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中名作不少,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海蒂和爷爷》,法国电影《普罗旺斯的夏天》、韩国电影《爱·回家》。包括我国《暖春》《天堂回信》《念书的孩子》等。

而隔代情、祖孙情电影“特殊”的原因在于,这类作品相比于同类亲情片,情感总是比较克制。因为很多家庭类电影,表现两代亲情的作品,通常会表现代际矛盾强化戏剧性,再到后期以代际和解收尾,把情绪调动起来,相对而言会情绪化一些。

但隔代情类型亲情片,“代际”二字是很难建立的,毕竟隔了一代,已经不是代际二字能概括了,基本算是“两个不同世界的碰撞”。通常这类电影,会以包容或融合为母题,主题诉求,则会放在“成长”之上。所以这类电影的情感都会比较克制,而动人之处,则是润物细无声,以及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情感爆发(如老人去世)。

比如《普罗旺斯的夏天》,就是脾气古怪的老头与三个叛逆孙子的相处,逐渐孩子了解了刻板外公不为人知的一面(年轻的时候是飞车党,比他们还叛逆),而外公昔日的回忆和情怀也被孩子们激活。又比如这几年的华语电影《过昭关》《川流不“熄”》,则是以公路片的模式,让爷爷带着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

这部《灿烂的她》,在主题内核上,属于比较典型的隔代情类亲情片。但表达方式有点特殊。

★一方面传统隔代情电影,视角都在长辈之上,通过故事和情节,描述孩子与爷爷奶奶的情感关系从无到有的过程,突出长辈的包容与孩子的成长;但本片则是把视角放在孙女身上。

★另一个方面在于故事,这是一个“失而复得”的剧情,始终有一个悬念的“钩子”在吸引着观众。

四岁的小嘉怡(刘浩存)与奶奶江秀枝。父亲出海意外去世,母亲则早早离开了这个家,仅剩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电影开场就建立了一个陪伴式的隔代情缘。奶奶把所有心思都扑在孙女身上,而孙女则与奶奶亲密无间,且非常懂事。

随着一次意外,小嘉怡走失,奶奶苦心寻找,一找就是11年。偶然的机会,嘉怡回归,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但性格叛逆。

而把视角放在嘉怡身上,让我们能了解孩子这几年都经历了什么。被亲妈抱走,然后再次遭遇意外,从而流落街头,被小流氓混混们禁锢,被迫跟着他们盗窃、卖假货。以这样的方式度过成长期,决定了嘉怡孤僻且乖张的性格。

而此时恐怕很多观众都跟我一样,至少都在怀疑一件事,就是从团伙中逃出的这个少女,到底是不是“嘉怡”。

剧情悬念的“钩子”由此建立,但随后的情节,观众对此的质疑,似乎每一条都对此进行了化解。

★既然是被亲妈抱走,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回家?

电影里有表示,因为家庭支离破碎,亲妈严禁嘉怡与奶奶见面,亲妈死后,嘉怡流落街头,被不良少年们禁锢,逃跑之后才回到故乡。

★为什么嘉怡回到奶奶身边,对包括奶奶在内的周遭一切,表现的非常陌生?除了在外遭遇导致后天性格之外,我们对太小时候的记忆力模糊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这个要拐个弯。

电影对小嘉怡走失之前的年龄设置很典型——4岁。成年人无法回忆起自己2岁或者4岁之前的情景记忆,现代医学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但不是病,因为婴幼儿时期大脑海马体尚未发育完全,会慢慢随着婴儿长大逐步发育,在四岁左右渐趋成熟。
我觉得电影应该以此为底,嘉怡回到故乡之后的种种表现,也是一个诱因。

而随后故事也设置了多个细节来表达嘉怡本人的身份,比如她“走失”时脖子上戴着的海豚项链,知道小狗的名字叫菠菜,以及嘉怡擅长绘画的天赋,是奶奶认亲的依据。

更有一个关键细节,就是奶奶曾给小嘉怡买过一套48色的蜡笔,嘉怡拿走了蓝色蜡笔,多年之后,这支蜡笔还在嘉怡身上,并且准确放回了蜡笔盒。

这些细节在电影里表达很清晰。以嘉怡回归为分界点,电影随后展示的,则是一个亲情关系重新建立的过程。这就跟传统隔代亲情类电影的主题差不多了。

无论孩子多么叛逆与孤僻,奶奶都会以最坚定的爱,对嘉怡进行包容,让她的生活与性格重新回到正轨,换回成长。

电影选择一个概念贯穿始终,光明与阴影。

回归后的嘉怡,拾起了小时候最擅长的绘画,但如今的她,画作中充满了黑暗,跟小时候五彩斑斓、充满想象力的蜡笔画大相径庭。就连老师都质问她,难道你心中除了黑暗就没有光明吗?

我们都常说,阳光也有有照不到的地方,那里都是阴影,成长期的种种遭遇,足可以改变一个人,让嘉怡变得如此乖戾。而奶奶就是那个把她拉出黑暗的人。这也是本文卷首那句话的含义,星星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有太阳的存在。

奶奶对嘉怡的包容,对她的关爱,是该片情感重建的过程。

但其实,电影悬念的“钩子”,一直没有消失。

每当嘉怡的生活将要步入正轨时,总有意外打断她的“归途”,无论是尾随而来的小混混,还是自称是她继父的人,也形成了一股力量,不断得要把她从光明之地再度拉回黑暗。

而电影后半段的终极悬念,也终于随着嘉怡的“自我献祭”,而揭开了。我想有的观众已经可以猜到,这里就不具体表达了。

其实电影对回归之后嘉怡的表现,同样有着一些细节的伏笔。

★比如她虽然知道小狗的名字叫菠菜,但夜晚看到狗过来之后,还跺脚把小狗吓走。

★又比如小时候嘉怡跟奶奶定下的规矩,喝酒不能超过三杯,但在庆祝嘉怡回归时,嘉怡看着奶奶一杯接一杯的喝,却表现的非常淡然。

★还比如嘉怡回家,却走错了路,奶奶直接说,我以为你是故意要走这条路。

虽然“童年失忆症”会导致小时候的记忆支离破碎,虽然成长期暗无天日的经历会导致一个人性格的改变,但是,一些小时候的兴趣和习惯,是不会改变的。

老太太在得知真相之后,表达得格外激动且悲伤,但是,我觉得江秀枝,是不是早就意识到了面前这位少女的真实身份呢?没人知道答案。

而《灿烂的她》最终的结局,依然是包容的母体,成长的主题,乃是同类电影的标配。

但片中所容纳的爱,则需要略为展开一些。

电影想要表达爱是无私的?但在本片里,我更愿意相信,电影中的爱,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这也是隔代亲情类电影中,常见的隐性表达,那就是陪伴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我们已经习惯将老人和孩子视为弱势群体,爱他们即保护他们,陪伴他们。从这个意义来说,包括《灿烂的她》在内的所有的隔代亲情电影,都是如此。

而“隔代亲情”之所以产生,不就是传统代际亲情的缺失吗?孩子的父母或者老人的子女,都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无法陪伴在子女/父母身边,那么孩子只能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家里大人因为工作或其他事情,把孩子丢给老人呢?

电影也是一样,《海蒂与爷爷》《普罗旺斯的夏天》《爱回家》《天堂回信》等片的起因都是如此,本片也不例外。

说白了,“隔代亲情”就是一种“替代式亲情”,在隔代相处的过程中,老人的包容,孩子的成长,逐渐让两个世界的人越走越近,原本的“替代”,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这里还要拐个弯,特别提一部电影叫《金色池塘》,拍摄于1982年,电影讲述的其实是三代亲情,原本势同水火、关系不佳的两父女,却由于十三岁的孙子跟祖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从而解开了各种心结……
电影就是从老人的角度,老年人在面对死亡和衰老时的心理危机,把这种“替代”的亲情摆在台面上说,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家人的陪伴,孩子不跟我说话,那么我就跟孙子沟通。

这也是所有隔代亲情类电影的潜台词。

正如电影中,奶奶最后时刻在法庭上,给“嘉怡”作证时说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相信你”。这句话是说给孩子听的,也是老人自我的内心表达——

我不会因为你在我身边,就盲目认同你;但无论是不是认同你,我都会接受你。

而正是这份爱的表达,生活在黑暗中的少女体会到真正被人关心爱护的感受,看到了“光”,进而勇敢迈出来一步步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也是电影以孙女为视角的所能涵盖的清晰“成长”线索。当然这样的视角,也令老人的包容与最后的转变显得稍弱一些,所以俺才解释了上述的原因,并举例了《金色池塘》。

因为这就是老年人最需要的东西,这部电影给了非常好的诠释:大部分来自记忆,一起走过的日子里,祖孙两人曾经为之兴奋的所有细节,多年后的“重逢”,这份懂得与会心,所有处心积虑,在爱的面前都不堪一击。

惠英红演得太好了,把一个孤独老人的倔强与温柔,演绎得收放自如。

所以全片最有爱的场景,是在蓝光盈盈的海面上,奶奶陪着“嘉怡”出海,看见海豚的那一幕。电影曾多次表达,奶奶自己儿子海上遇难之后,就再也不出海了。但这一次破例,因为此时此刻这是奶奶心中最完美的天伦之乐,也让孙女敏感的心变得格外温和与柔软。

她们就像两颗心的盈盈一握,超过任何情感相遇的电光火石。


穿越黑暗的我(2022)

又名:季春奶奶中国版

主演:刘浩存 惠英红 

导演:吴有音 

穿越黑暗的我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