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的译名《偷恋隔篱妈》看会以为这只是一部充满俄狄浦斯情节的故事片儿。由于对希腊悲剧并无了解,所以我更愿意说它使我联想到的其他东西。
剧本的套路这种东西无疑是存在的,就像诗句中的物总有固定的象征。想到高考时驾轻就熟的古诗词分析,一首完全陌生的诗词,只要句子里出现竹子莲花松柏什么的,答案里就要有坚贞不屈高洁伟岸气节等词语。固化这种东西虽然讨厌,但若没有一丝共识,恐怕人们也难以理解。所以那种目的不在让人理解,而是自顾自去表达的人就显得格外神秘。比如大卫林奇,比如忐忑。
这部片子当然也脱离不了套路。但是由于它扯到的有点杂,所以你无法将它简单归为同性恋,师生恋,或是恋母情节。所以不如从别的角度来看,避免所谓俗套或是狗血的感觉。
作为悲剧的典型,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在于它的必然性,就是无数条路无论你怎么走,都逃不过这个终点。但这个叫German的法语老师并不是这样,在克劳德教给他第二篇作文时,他的妻子提醒他应该把这件事告诉校长。
哪有这么严重?“他仅仅处在叛逆期,对什么东西都不满,但仅此而已!这能有什么问题?总比去街上点燃汽车好吧!”
German如果料到这个男孩会最终让他失去一切,他必然要在此时抽自己一个大嘴巴。然后去向校长举报他。本想当个慧眼识才的伯乐,却不幸殃及自身。故事里愿意铤而走险的人要么身处绝境,要么活的顺风顺水。少年如果遇到一个将其引导又无法照顾其失控的成年人结果就必然悲剧。《纳粹高徒》和《朗读者》也是这样。
但我并不想说这就是它的套路。
电影里总见少年与已婚老女人的纠缠,比如《不一样的天空》《毕业生》。禁忌是带有诱惑性的词语,这种感情之所以比一般的爱情更加激情澎湃的原因或许还在于双方都恰好处在性欲的制高点。当无法满足的妻子和一触即发的少年共处一室,空气中除了高浓度荷尔蒙再无其他味道。这也是其必然无法长久的原因,生理需要被误以为是爱。
本以为幸好这部片子只到接吻为止,免得落了俗套,后来German臆想出的床上情景又将它打破。其实我觉得这一镜头并无必要。当妻子向他抱怨甚至怀疑他变弯时,不就是在暗示着将来的离开么。

如果说是对于母亲的想念和对完整家庭的渴望促使他去接近拉斐尔一家人,这暂且算作一个合理的解释。我总以为,片中的情感都只是搭建人物关系的诱因。

借助克劳德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窥探与嘲讽,我觉得导演是对每个人生活进行嘲讽。克劳德窥探朋友的生活后写成小说,German读小说的同时也在窥探克劳德与他朋友,当他自己也作为被窥探的一部分写进小说时,还可以如此从容吗?

就像是那个活在别人镜头里的楚门,他的生活完全由那个“上帝”监视跟操控。卡夫卡描写过一段关于电车里的人的样子,就是那些吊在把手上,身体随着车的行驶晃动的人群。人们时常感觉不到枷锁的存在便误以为自己的行为都是主动的。有些人永远得不到自由,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自由。那些在电视机前盯着楚门一举一动的人也是一样,自以为俯视着别人的生活,其实他们的表情不也是由楚门所操纵的吗。


“他上课总是坐最后一排。”
“你以前也那样对吧。”

“那是最好的位置,你能看到所有人,所有人看不到你。”

这句话应该算整部片的核心。窥视者的角度由此定下。无论从门缝还是山坡上俯视别墅的椅子。结果都已在诗里写明,“纵然光着脚,雨水也无法跳舞”。















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2012)

又名:偷恋隔篱妈(港) / 在屋内 / 一家之主 / 一屋之主 / In The House

上映日期:2012-10-10(法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法布莱斯·鲁奇尼 恩斯特·吴默埃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编剧:胡安·梅约加 Juan Mayorga/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

登堂入室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