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角,两条故事线,三个主体粉墨登场,平行蒙太奇,最后矛盾激化,尘埃落定,主角桃花依旧笑春风。

Germain夫妇:
开片关系就不好,彼此沟通隔阂、关系疏远,因未成事于是成师的丈夫永远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固执又爱发牢骚。妻子自认为和被偷窥的Ralfe太太一样,厌恶婚姻生活,尽管并非家庭主妇,可也对丈夫和婚姻感到失望。

Ralfe一家:
表现方式让人想起罗拉快跑,一次次跳回时间轴后方,尝试故事另一种可能性,仿佛gameover了再重来,油然生出一种幽默感。这样的幽默感想想似乎只有电影能够表现出来。

主角Claude:
出场方式:片头是特写穿新校服,然后第一个到达校园等待开学,这些都不引人注意,但在我心里还是留下了一点悬念,感到影片产生了一种孤独的气氛。虽然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校服、新的学期,可是恰恰却给人一种冰冷的陌生和孤独的感觉。然后未见其人先闻其文。一篇八卦别人家庭生活的作文在一堆愚蠢的流水账里脱颖而出。然后来到了课堂上,迟迟没有让我们看到他的样子,在吉尔曼先生对文学高谈阔论并讽刺这帮不爱读书、写作水平低下的同学一番之后,终于,我们看到这个神秘的学生从远景切换到了背影近景,然后终于在回答老师的质疑时,看到了那双近乎于逼视的鬼魅莫测的蓝色眼睛,这双眼睛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洞察力又透着无法捉摸的欲望,让人畏惧直视。
家庭背景:决定了他最开始的偷窥动机——是想知道一个正常的家庭是什么样。也决定了他作为一个故事的主宰者,将给故事中的人物带来怎样的矛盾,无疑是打破这个家庭的和睦,他甚至基于对吉尔曼的报复一度把结局写成了拉夫自杀,然而拉夫是再正常不过的孩子,他的疯狂举动并没有动摇这个家庭的状态,一切看起来都依旧,拉尔夫没有改变这个家庭,就连那首偷情诗都没有留下。我们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就原谅了这样一个试图拆散两个家庭的小恶魔,第一个家庭他拆散未遂因而我们岁讨厌却不憎恨他,第二个家庭本就不和睦我们也不全怪他,一开始我们对克劳德家庭的了解,不过是他嘴上提到的单亲家庭和工伤残疾的父亲,直到片末这个时候我们才看到真实模样,似乎多少化解了一点我们对于偷窥者的道德质疑,也体会到了俄狄浦斯情节的投射。

Claude对Germain一家的介入:
其实早在故事的开始就买下了伏笔,与其说是介入,不如说是一种潜在的催化剂,当吉尔曼读着克劳德写的作文中暧昧地描写中产阶级女人的姿态时,镜头刚好给了脱下高跟鞋,穿着黑丝袜的腿盘坐在沙发上的珍妮。又重复了一次。极其优雅而妩媚的法式姿态,而丈夫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也难怪后来对妻子的热吻也反应平平。更别提后来无数次的抱怨。直到珍妮看到了故事中拉尔夫夫人的偷情,心声终于得以释放,再借由克劳德的挑拨,她离开了厌恶已久的吉尔曼。我其实很佩服法国女人在这类事情上的率性,对方不爱了就分开,何必委屈自己,没什么可犹豫,更不会为此后悔。其实当她问道:那我也是虚构的吗,她的答案已经是肯定,那就是她认为他已不爱她了。

Claude偷窥Ralfe一家:
Claude让自己介入这样一个无比正常的中产阶级家庭,不为过他们的生活,我看不到他对这种生活的所谓向往,看到的是一种对于偷窥的享受,对于成为这个现实的故事的主宰者的快感,他可以轻易操控这个家庭里的矛盾,让谁开心,让谁失落,让谁对他产生信任,让谁憎恶他。这故事里所有的人物都是透明的,唯独看不清他自己,然而我们却享受着这样一个神秘的说故事的人,因为我们能跟着他看到曾经看不到的,正如结尾蓬头垢面摘去眼镜不再威严的吉尔曼先生,尽管故作镇定,可是在天才的后生面前,他的才华真是班门弄斧,他一直以来以导师的姿态教导克劳德写作,对于写作的手法他可以高谈阔论,如果此时他什么也不说,作为老师的威严还不算崩塌,可他偏要自取其辱,反倒让他先前讲的挺有道理的话显得讽刺了,所有的人,剧中的人物和剧外的观众,都无法不拜服于克劳德,我们对于克劳德除了崇拜还是崇拜。

这是一个拥有绝对主动/主宰权的人物,他的那点家庭背景的残缺与其说让他成为了一个残缺的人物,不如说只是赋予了他比常人更多的欲望,和更加洞察世事的老练的眼睛,以及更加狡猾的手段。
可是他却不让人讨厌,因为他做了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克劳德这么多年一个人成长过来,还照顾着身体瘫痪的父亲,因而除了自立他还有一份坚强,在这样一个无坚不摧的人物面前,其他的人物只是任他宰割,这一角色所做的事是无疑是编剧。

在几乎所有的电影里,我们都能看到主角的变化和成长,而这个角色只是坚守着他的位置不动,却在两个家庭的世界里掀起巨浪,如果说第一个家庭的介入是他刻意为之,那么第二个家庭的破裂在他手中简直是手到擒来。他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能力,所以说这真是一部装b的片子。然而却可以把观众唬住,没想到这不只有悬疑片能做到。

悬疑片常常做这样的事,在一系列破碎的线索中给观众呈现出一条扑朔迷离的真相,发现了那么算你智商及格,没发现那你自己再刷几遍吧。这部片子的所谓真相,就是让我们一直牵挂的故事结局,克劳德到底会给故事怎样的结局,没错正如片子里讲的,我们看到了一个最好的结局,因为他让人意外可又不得不承认还能有别的结局替代它。故事之所以称之为故事,是因为人物遇到了矛盾他要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牵系着我们去读下去这个故事。通过人物经历和性格,这个选择得以做出,也是透过这种选择,人物才可能成长。

说故事的人,站到了舞台上,干预其他人的人生,这是这部电影的绝妙之处。

而除此之外,真正感染我的,是主角(实为故事缔造者)那份天才的洞察力。与其说它源于家庭的不幸,不如说它来源于这种不幸所带来的对周围世事的警戒,它转化成为关切和热爱,我想观看的乐趣,就在于这种打开的观察和思考方式。

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2012)

又名:偷恋隔篱妈(港) / 在屋内 / 一家之主 / 一屋之主 / In The House

上映日期:2012-10-10(法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法布莱斯·鲁奇尼 恩斯特·吴默埃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编剧:胡安·梅约加 Juan Mayorga/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

登堂入室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