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来说,“父辈”比之前的“祖国”、“家乡”系列更胜一筹。之前是量多,这次是质好。四部短片风格迥异,但都聚焦在父子关系上,各有看点不散乱,推荐去电影院一看。我试着从编剧的视角逐一解读它们,小伙伴也可以直接跳到想看的那部。
这部短片的核心点,就是一个父亲的两难冲突:面对敌人大军压境,他不得不在村民们和儿子之间做出生死抉择。
越是困境中的选择,越能展现出人物的真相。但当时根本没有余地多想,一分钟内,吴京就毫不犹豫地决定牺牲儿子,保住众人。
主人公还来不及纠结,观众甚至都还没意识到,两难境地就已经结束了。吴京的角色确实光辉伟大了,但真正的戏点却浪费了。如果能删减最后骑兵全体出击的戏,多把两难选择这么重要的矛盾戏延宕一下,多几个回合。人物应该会更真实,他的选择也会更牵动观众的心。
更大胆一点假设,可不可以让吴京做那个一开始不愿意带上村民转移的人,在转移的过程中,反而他转变了,从差点牺牲自己,也去保护村民,再到最后牺牲儿子去换村民生机。就类似于《我不是药神》中男主角的转变,从为赚钱卖药,到为朋友,最后冒险为那些买不起药的人们。
《乘风》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父子夜聊的那场戏。
短短的对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前后呼应,看似平淡如常,却比千军万马更有感染力。
这场戏有几个回合:
1,吴京抱着婴儿,乘风吐槽他都没这么对过自己。他在孩子气地吃醋嫉妒,很可爱。吴京拿出藏在衣服里的大叶艾,递给乘风,原来爸爸一直关心着他的伤口。但儿子拒绝,叛逆地回怼爸爸,是不是觉得他怕死。虽然他内心渴望爸爸的关爱,但他更想向爸爸证明自己。“看,爸爸,我和你一样勇敢。”
2,爸爸说不怕他怕死,就怕他不怕。然后开始回忆两件事证明这观点:1924年参军以来,他见过太多生死。第二就是自己对得起国家,但对不起孩子他妈,“所以,你要死也要死在我之后”。这句话是关键伏笔,熟悉的观众都知道,这话一出,他儿子注定要死在他前面了。乘风听到父亲说这些掏心窝的话,感受到了父爱,乖乖收下了父亲举了半天的草药。
3,乘风也不再羡慕婴儿,反而调侃父亲抱婴儿被尿一手。吴京的回答非常精彩,只有一句:你小时候也这么对我。这句其实是回答了儿子一开始的话:你都没这么对过我。意思是,爸爸也曾这么抱过你,只是你不记得了。吴京坦然把手伸到雨里冲洗,微微笑。
这场戏简单高效地刻画出了父子间很深的爱,再加一些些青春期儿子的敏感叛逆。因为这场戏,短片才立住了,否则吴京的艰难抉择,就很难让人共鸣和唏嘘了。
但是看完片尾,我有点疑惑骑兵的作战方式:有枪不用,用冷兵器?全员出击时,他们都把枪背在身后,手持长刀、迎着炮弹冲向敌人阵地。骑兵应该不是靠人海战术赢得胜利吧?
冲锋时真的会有人什么武器都不拿,专门举着旗帜么?虽然这么接力举旗帜挺热血的,但总觉得可信度打了折扣。
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最后敌军头目也被现场冷兵器近身肉搏的氛围感染了,明明有枪,不用,一定要拿把刀,骑上马,和吴京对面迎战,吴京拿起敌方的步枪,也不用,一定要骑马冲向对方,然后用步枪前面的刺刀捅死对方。有种三国演义将领交锋的即视感。
剧本太棒了,自然流畅又有力。让我想到那句话“你得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章子怡的角色有克制的深情、淳朴的执着。
卡德在《小说创作要素》中就写到:
痛苦遭遇的强大感染力,并不来自你对痛苦本身的细致描写,而是来自你对导致痛苦的原因以及痛苦造成的后果进行的细致刻画。血肉模糊的场面只会让读者窒息;哭泣哀嚎最终只换来读者轻蔑一笑。但是,即使是用很少的笔墨,如果你能展现出一个失去爱人的人物再次之前付出了多少爱,一个被背叛的人物在此之前投入了多少信任,那么这个人物所遭受的痛苦就会有强大的感染力。如果你展现出人物如何应对伤痛,拒绝向伤痛低头,那么读者也会为其哭泣。
《诗》打动人的正是这一点。父辈为航天理想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但爱他们的人,却永远无法准备好面对,有不得不面对失去的伤痛。爸爸牺牲后,妈妈也的表现“如常”,她越坚强,我们越心疼。直到四面透风漏雨的房子里,和儿子爆发的冲突中,她才随着儿子的痛哭,释放出情绪,也释放出观众的情绪。
《诗》中的父子关系:
1,铺垫感情:爸爸假装打孩子,其实是宠着他。
2,父子在跷跷板上的对话。跷跷板真是很棒的隐喻,我和我的父辈坐在两端,父亲沉下去,将我举到高处。父亲说,他的工作是在天上写诗。儿子就期待着父亲也为他写一首诗,就这样,航天与诗结合在了一起,最危险的工作也变得充满诗意。
3,儿子渐渐意识到父亲去世了,在大雨夜和母亲发火被打,他才喊出“爸爸和以前的爸爸都死了”。观众这才知道,原来黄轩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之前已经经历过一次失去父亲了!真是神来之笔。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儿子的巨大悲伤,还在历史长河中感受到父辈们为了理想前仆后继的悲壮。
除了父子关系,《诗》在其他方面也做得很优秀。比如它的形象系统:爸妈去上班的路上,孩子玩耍的操场都是尘土飞扬的戈壁场景,虽然艰苦,金黄的色调却显示出一种理想主义,温馨的生活。他爸爸去世后,就有很多漆黑的环境,比如停电的雨夜。还有妈妈带着男孩从工厂走回家的夜晚,世界几乎快黑了,除了远处地平线的一线深蓝,没有一丝光亮——拍出了一种永恒感,孤寂,但是决绝。太美了,真的如诗。
当小男孩带着妹妹在黑夜升起一盏孔明灯,那属于理想主义的金黄又回来了,整部短片的情绪也从先前的压抑转为上扬。
徐峥的这部短片让人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画面的设计感极强,人物带着点漫画式的夸张,故事像一个寓言。本来《鸭先知》这个名字,就有点伊索寓言的味道呢。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还有一部作品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面的狐狸爸爸和儿子,和《鸭先知》的父子也特别像:爸爸都幽默机智,看似不太靠谱、甚至会坑娃,但关键时候就体现出他真是了不起的爸爸。
《鸭先知》的形式感与它要传达的内核密不可分。故事塑造的,不是爸爸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整个中国发展过程中,敢于做第一只下水小鸭子的勇者。
开场儿子有感情地朗读“我的爸爸”,就已经渲染起了“戏说”的氛围。这就像在听一个传奇故事,我们在脑海中会想象出既悬浮又真实的场景。
《鸭先知》就是导演脑海中幻想出的场景:每一个构图都经过精确的设计,有种脱离现实的对称感。人物常在门框、画框中,两边是向外延伸的线条,再配合广角镜头微微的畸变,将人物锁定在透视点和视线焦点,犹如在布景和舞台中表演。
ps: 片尾来波广告回忆杀,很有创意。也呼应爸爸的每一个先知预言都成真了。
沈腾的故事,不查一下都想不起片名了,实在关联度不大。
有搞笑的桥段,主要是开心麻花的常见套路:扮猪吃虎,幽默台词,还有小广场健身器材的猎奇小点。故事本身比较单薄,机器人沈腾和小男孩之间也没有冲突,剧情如顺水推舟,一路顺撇,没有浪花。
先不质疑2050年能穿越的机器人居然还怕水,2015年手机都能防水了好吗。铺垫沈腾怕水会短路,就是为了最后能在两难中做选择:穿越回2050年?还是不顾短路,下海救男孩?
为什么不感人?为什么小孩后来哭得惹人烦——因为这个“两难”根本不成立啊,是伪两难!
沈腾选择下海救人,也短路受伤了,但一点没耽误他顺利回了2050。那这就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两件事嘛,沈腾看上去像离开了孩子,牺牲了生命,但其实什么都没损失,他按原计划回到2050年,一秒修复完好。
于是煽情就显得矫情,毕竟他们的“父子情”还没到让人信服的地步。男孩缺失父爱的体现,只在于一个同班男孩夸张的嘲笑。虽然家长比赛有笑点,但却不能遮掩它把父爱扁平化成了一个满足好胜虚荣心的秘密武器。这对临时“父子”不像之前三部短片是天然的父子,不需要铺垫很多,观众立刻就能代入自己和父亲的感情,但《少年行》中是一对陌生人,而且还有未来与现代、机器人与真人的隔阂,他们的感情肯定需要更多样的情节来培养。
确实挺难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不是集中描写家长比赛,而是说不同的事,就很容易变得像都点到为止的流水账。
科学家发现沈腾的数据损坏无法证明是否穿越成功,这个点很妙。正好呼应了小男孩的飞机成功起飞却无人看见。再深挖,就是科学研究的艰辛之路,实验可能失败,可能没被人注意到,但科学家仍不会放弃。可惜,下一秒就破功了,粘在沈腾屁股上的小广告证明他曾去过2021年,众人欢呼,强行戏剧高潮。弱弱提个问,那照这个道理,沈腾身上的海水、砂砾应该都能分析出来是2021年吧。
不如就是无法证明时间穿越成功,但是那个小男孩,也就是2050年沈腾的发明者,他坚信时间穿越能成功。(因为他对科学的信念精神,也因为他曾在童年见过穿越而来的沈腾——这就形成了第三重呼应:一个科学发明,但只有他自己见到过,没有别人发现和相信。)就算沈腾这次没证明穿越成功也没关系,他还会坚持再做实验,总会在未来相遇。
还有一种结局,沈腾因为短路,真就没回到未来留在了2021年。但是以现在的科技、小孩的能力,都无法修复他。沈腾处于故障状态,小男孩更加努力研究科学,相信有一天能够修复沈腾,到了2050年,小男孩无法唤醒沈腾,却制造出和他一样的机器人,派去了2021年,与童年的自己相遇。
《诗》的格局由小到大的,从一家人的命运上升到人类探索浩瀚宇宙,《少年行》试图贯穿现在与未来,却浮于表面,止步于庸常的笑料与强扭的情感,还有穿越回2050后的仓促“大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