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 第一部我认真体验的zgts电影 如此称谓出于三个因素:商业化 主旋律化 中国顶尖电影制作者参与
《乘风》。主角题纲大概是一个深爱儿子(更爱国和人民)又不善表达的父亲,与一个崇敬父亲也不善表达且年轻气盛嘴硬无畏的儿子。儿子不听话不怕事总是让父亲担心,面对父亲的责怪撅嘴转身离开;钢铁硬汉的父亲总是对儿子冷脸吹胡瞪眼,儿子离去后又不断担心;两人在一个偶得的合适场合、时机下促膝对谈,父得以表达深爱,子得以深度理解。这是常见的作文模板。
父子关系转折、变好后悲剧来临,悲剧内核是父亲决定以儿子生命换取百姓安全,剧情高潮是悲愤加持下的父亲冲锋杀敌。
关于剧中唯一的“震撼点”——以儿子换百姓这一决定的产生,其孕育过程的表现只是父亲凝视逼近的敌军。发现敌军不久,队长就大喊一声,给出了这个决定送儿子去死的“震撼点”。铺垫失败。
父亲的表情从得知死讯到拉扯着马走到一边都无甚变化,突然痛哭。可能这就是硬汉吧,情绪转折也硬。之后上阵杀敌则更硬,胸肺部位中了一枪跌下马,再度上马冲向日军头目时血迹已干日军头目有枪不用捡起刀,两人慢动作冲向对方,没有回合一刀就被解决。灿烂千阳下吴京通体闪耀,居高临下蔑视倒地的头目,旁边竟无一人。
这个过程我无法接受。私认为所有战争片的主题都应是反战的,一场战争表现完造成的效果应是观众深叹“世上不应有任何一场战争”,达到这个效果的表现渠道则可以是——战争过程中个体的无差别死亡。镜头可以聚焦、跟随个人,但被聚焦的不应是被保护的。本片前面各个死伤场面都做的很好,叫的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都湮灭于炮火;只是到了主角,竟未能贯彻到底,竟是熟悉的“抗日神剧”情景。
混战结束,黑幕转场后竟是一个反转,舍弃儿子的父亲得到了意外的另一种传承,被救妇女将自己的孩子命名“乘风”的原因没有交代,父亲简单表示了震惊。这是“我和我的父辈”之点题。恍然大悟,本片弊病在于“内核先行”或称“主题先行”,创作者先想到了这个核心的“震撼点”,围绕这个再填补完善其他的情节。真正的反转不是“乘风”得以重回父亲身边,是创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落入“抗日神剧”的败局,而是如笔者看过的很多恐怖片一样,为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核心情节拼凑出其他所有糟糕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