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片,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了很多,首先,他讲了北京。
北京这座城市,在《白塔之光》中,既有白塔、红楼、北海、鲁迅故居、广济寺、人民医院、北京胡同等老北京的知名地标,也有像望京SOHO这样的时尚打卡地。
还有北京人,热情却也客气,喜欢闲扯瞎聊,爱耍贫嘴,好管闲事。
不难看出,导演对于北京的了解与钟爱。
但不经意间,总会透露出一丝悲哀与无奈,就像电影中女主北花说的那样:这些胡同就跟磨皮磨过了似的。
这里是北京,但又有些不太像北京。
其次,他还讲了中年人的落寞。
辛柏青饰演的男主老谷是个典型的北京爷们,活的自由随性,但也有一点窝囊。
他老婆出轨,离婚后孩子寄养在姐姐家。人到中年没有稳定工作、没有家庭,甚至也没有爱情。
老谷靠写公众号文章和出租母亲留下的房子为生,衣食无忧,但也过的百无聊赖、无所适从。
给他文章配图的摄影师女孩北花儿跟他玩暧昧,他也不清不楚的跟人家去开房;之后北花儿和前男友复合离他而去,他跟酒吧老板娘约会吃饭,一个冒失的问题又将对方拒之千里。
他是一个好人,即便40多了,也不油腻;但在情感处理上却是一个弱者,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总是被动的、木讷的、退缩的。
他最长说的口头禅就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不是那个意思,又是什么意思?
总不把话说明白,跟谁都像是隔了一层。做人做事都太客气了!
这种人确实挺可悲的,但也很可怜。
从某种层面讲,老谷和他的爸爸,还真是很像。
都是老实人,但却都没有好归宿。
说白了,就是怂。
老谷爸爸在儿子5岁的时候,因为醉酒坐公交车,被一个女的说耍流氓。老谷爸爸死活不承认,但还是被判了劳动教养,还被妻子扫地出门,只能孤身来到北戴河,一辈子孤苦伶仃。
每年女儿、儿子过生日时,他都骑自行车300多公里,回到北京,远远的看上一眼。
即便心中有万千委屈也默默承受,为的就是不影响子女的声誉和前程。
这个老父亲也太能隐忍了!
居然一点也不抗争?!
如果没有做过,为什么不和那个女人打官司,为什么不和妻子分家产,为什么要一个人承受所有?!
人太好心眼、太善良,最后受伤害的就是自己!
结尾处,老谷坐在白塔边上酒吧的天台上,天空飘着雪,镜头一转,老谷变成了老谷爸爸。
这像是一种隐喻,也是一种类比。
老谷如今的处境和心态,也他的父亲,如出一辙。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哭也是一种权利。
但全片,似乎没有看到老谷、老谷父亲掉过眼泪。
可他们其实是最有资格哭的!
不管是老谷的那些有钱的老同学,还是在北京艰辛打拼交不上房租的模特
租客,包括老谷的姐姐,还有北花儿,他们都哭过。
人啊,不能总是逆来顺受,该哭的时候可以大哭一场!
本片虽然是一部写实电影,但很多段落的剪辑颇有魔幻荒诞的意味。
比如老谷第二次去北戴河看望父亲,像讯问犯人一样让爸爸交代问题,爸爸起身去浇花,再回到床边的时候,刚才还在坐着“审问”的老谷就躺在爸爸的床上睡着了。然后两个人还在交谊舞视频伴奏下,抱在一起跳交谊舞。
还有北花儿在孤儿院的废墟上游走,在一处野花处驻足,随后转身离去;下一个镜头就是老谷站在野花处发呆,转身离开时,镜头远处还能看到北花儿离开的身影。
包括电影最后一个镜头,老谷变成父亲这一段。
这些段落,看似前后衔接突兀,莫名其妙,其实正是这种荒诞感、不真实感,增强了导演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意境。
PS:
1、本片中,田壮壮饰演的老父亲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到海边放风筝(这个镜头简直美翻了!蓝色大海、黄色沙滩,在此之间,只一个老人,抬头放着风筝,构图、色彩,还有意蕴,全片最美镜头,太治愈了)。
风筝,在此处,既是对儿子的一种思念(因为小时候,父亲曾带着儿子放风筝),同时也是一种希望,当风筝起飞的时候,随着风越飞越高的时候,仿佛心中美好的愿望也有了寄托。
很早以前,田壮壮执导过一部电影,就叫《蓝风筝》,他可是与风筝有着不解之缘。
2、片中,钟立风和一位法国女歌手合唱的《人生就是戏》,非常好听,也很配合电影的主题。
作者:蓝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