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五一假期的一个夜晚,碰巧看到《白塔之光》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几个奖项,当时被电影运镜吸引到,十分想看。今天电影院附近就是它的取景地,很有代入感。
挑选喜爱的文艺作品一直都是靠眼缘和直觉,能被吸引到,它就一定有某种暗涌的连结(最近和朋友聊起来常把这类冥冥之中的注定称作“命运看不见的推手”)。《白塔之光》也是这样的,它并不是空泛晦涩的文艺片,相反,它的故事脉络紧凑环扣,自始至终都埋了许多黑色幽默的点,一种很高级的喜剧表达形式。当我看到镜头给到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于是更加确定真是我太喜欢的审美(跳跃呼应到青峰有首《(……恋人絮语)》,绮贞也曾荐前书)。
之前刷到过一些repo,争议比较大的情节是,许多人认为男主角在同学聚会时唱《北京欢迎你》太假。看到电影后,我想说这个设定真的没问题,这里需要代入背景细节。表面来看,男主唱歌是为了调侃远在巴黎的老同学像个异乡人,但其实他心里另有听众——与他暗生情愫、出生于北戴河成长于广东的孤儿身份女主;追逐模特梦想、穷困潦倒并抱着他痛哭的年轻房客男孩;被扣上“猥亵妇女”罪名、被母亲逐出家门后孤身生活在北戴河的父亲。在别人眼中,男主向来礼貌客气、不善言辞,所以,唱歌,唱一首直抒胸臆的歌,是表达他自己心境的最优解。
最令人动容之处是男主与父亲关系的递进。他们俩其实是一样的人,相似的房间陈列、同样浇平安树的习惯、不约而同地借酒消愁、如出一辙的客气等等。他也在重复着父亲的孤独。一开始男主趁父亲不在家,悄悄潜入房间尝试了解父亲,有种《重庆森林》里女招应潜入暗恋警察家中的既视感。父亲每天定时放风筝的隐喻很妙,心如绳索系着对儿子的思念;而男主也教自己的女儿放风筝,内心深处想顺着风筝线找到父亲。当男主和父亲一起在狭小的房间慢慢跳起交谊舞,两个人的孤独膨胀之后,再互相消解,真是一个巨大的哭点。
观影之后citywalk,穿过胡同,抵达白塔下打卡拍照。遇到好奇而友善询问的路人。邂逅绚烂晚霞。在冷下来的天气中消化电影的后劲儿。这个什么都讲究“速食主义”的时代,《白塔之光》这类片子的意义,或许是让人在暗下来的两小时里,有足够的冲动与空间去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叩问与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