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看《赛德克巴莱》,很喜欢台湾原住民的那种谦卑而又刚毅的腔调。《艋舺》没有那般的史诗气魄,但却在一个看似俗套的故事里,透出了许多颇具特色的问题,也透出了那股腔调。
毫无疑问,《艋舺》首先是一部青春电影。尽管它加入了黑帮、移民、文化融合或者命运轮回等种种元素,都不能消解它作为一部青春电影的存在——五个主人公成长的过程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故事主线。然而,隐藏于此主线背后的,却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当代台湾的社会问题、现代台湾的历史伤痛、台湾文化的改变与坚守,一个偌大的台湾被放置于小小艋舺的背面,投射出一个被扭曲的影子。
其实《艋舺》有许多方面都很像一部港片《旺角黑夜》,影像的黑暗和昏黄、人物的悲剧色彩以及地域背景下人物命运的不可控性,包括片尾的阐述性字幕,都与《旺角黑夜》不谋而合。最大的不同点是,《艋舺》是一部极为台湾化的电影。
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混,有着各自或异化或破碎的父亲形象,加上怀着各自不同的想法踏上这片土地的外乡人,台湾的历史缩影被毫不掩饰地勾勒出来。可以看出导演匠心的是,在原住民和外来移民之间加入了蚊子这个处于历史夹缝中的二代移民形象。对于蚊子来说,“台湾人”和“外省人”是一道一生都做不完的无解题,他一直在寻找答案,并且试图融入这片陌生的土地——他多次转学与加入黑帮的行动背后,也可以看出这种“融入”的行为动机。蚊子带着这样的矛盾在原住民和外省人之间徘徊,犹如堕入无间地狱一般,永远被这矛盾侵扰着。作为影片最为重要的人物,蚊子寄托着导演对于当代台湾文化变迁的矛盾心理和与历史大潮相悖的本土情怀。
除了蚊子这一悲剧形象之外,原住民和外省人之间的矛盾是影片叙事的基础。原住民与外省人之间的争斗在一个小小的艋舺展开,而这种争斗在不经意间触目惊心:原住民之间的内部矛盾、外省人的新式思想与原住民的传统观念的对立、“融入”、“排斥”与“入侵”之争、传统文化及原住民的变节……每一个环节都让台湾人如此熟悉。在两岸交流逐渐增加、台湾语境逐渐式微的今天,台湾人如此激越的坚守与面对历史车轮的螳臂当车的无力感,让人感动而又无奈。
如同台湾的电影业,在以艺术电影于亚洲独当一面的同时,长期不重视商业化的弊端开始日益显露。票房危机、本土影片院线危机、电影人才危机等等十分棘手的问题摆在台湾电影面前时,我们看到的是《翻滚吧阿信》、《赛德克巴莱》以及《艋舺》等,或不破不立,或拼死一搏的雄心与悲壮,但是无法掩盖的是,金马奖作为台湾电影的标志性奖项,在重要奖项中却愈少见到台湾电影和影人的身影,大陆片和港片成为了台湾电影金马奖的主角。如此情境下的台湾电影人,同样地无奈,也同样地令人感动。
作为一部糅合了多元主题的商业电影,《艋舺》隐含的内容拥有着与它的外在形式十分不相符的丰富性。除了台湾文化之觞以外,青春与成长、轮回与命运、历史与现实,都可以在此片中找到众多的注脚。但是,《艋舺》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台湾电影,种种多元的主题都是放在台湾的大语境下来进行讨论,由此而言,台湾文化破立的主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意思的是,《艋舺》关于台湾的叙事大部分都隐藏于影片本身的故事之外,而影片本身却作为一盏街角处昏黄的街灯一般,微微地映出轮廓模糊的当代台湾的背影。

艋舺(2010)

又名:Báng-kah / Meng Xia / Monga

上映日期:2010-02-05片长:140分钟

主演:赵又廷 阮经天 凤小岳 黄镫辉 陈汉典 柯佳嬿 马如龙 蔡昌 

导演:钮承泽 编剧:钮承泽 Doze Niu/曾莉婷 Tseng Li-ting

艋舺的影评

明空
明空 • 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