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4-13

艋舺:导演说

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在好莱坞长驱直入的冲击下,一片沉寂,持续了十几年苟延残喘的尴尬状况。直到2008年,一部叫《海角七号》的台湾本土电影破冰而出,夺得5亿多台币,冲破当年侯孝贤《悲情城市》的票房记录。2008年后,台湾电影又进入了不应期,到了2010年初,钮承泽的《艋舺》横空出世,这部地道的台湾本土电影,再次掀起观众的观影热情,其风头甚至盖过了正在台湾热映的美国3D巨片《阿凡达》。
出生在1960年代的钮承泽是童星出身,他在九岁时就开始演戏,不时出现在银幕上和观众见面。此外,他还是198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见证者,是台湾新电影“教父”侯孝贤的御用演员,十六七岁的年纪,出演了《小毕的故事》《风柜来的人》等重要影片。钮承泽在2000年开始导演工作,拍了许多青春偶像剧,只有这部被他称作“生猛的青春黑帮片”一炮打响,奠定他的影坛地位。
其实青春电影一直是全世界电影导演关注和探讨的重要母题,所谓青春电影,就是表现青春题材的电影作品。作为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季节,青春值得书写的内容很多,具有很强的诗意激情特征。同时青春作为电影的表现形式,也是最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与互动的电影话语。日本著名的导演大岛渚、岩井俊二等都是以拍青春电影闻名世界影坛。而在台湾的“新电影”阶段,青春成长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主题,甚至整个台湾“新电影”就是一个和成长有关的大故事,如早期的《光阴的故事》《小毕的故事》,后来的《冬冬的假期》《风柜来的人》等,一直到杨德昌在1990年代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是树立了台湾电影,甚至整个华语影坛中青春电影难以匹敌的标杆。
钮承泽亲历了台湾“新电影”的没落,因此他决定走另一条路,“我不要拍侯导的东西,我要拍另一种电影”。这部《艋舺》就是他说的“另一种电影”,即充满商业味,缩短和观众的距离,而离开影院时,还能“带走点东西”。
《艋舺》果然有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它的剧情显然充满了商业设置,有着和普通的黑帮片一样的人物结构,但钮承泽却用十分文艺的手法,演绎了一段1980年代黑帮少年的残酷青春物语,充满了怀旧色彩。影片中的艋舺,历史上本只是小小的一块地盘,但经过闽南人的移民,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再到日本殖民统治,逐渐演变成了角头(黑帮老大)林立、龙盘虎踞的繁华码头。电影取景于老区,有剥皮寮、祖师庙等文化景点,很有昔日味道。片中的成长、友情、义气等元素是台湾年长一点观众年少时的集体记忆,极富感染力。
青春残酷是影片的主题。电影中不断出现的樱花意象,就是这个主题的阐释。影片一开场,就是蚊子随母亲新搬家到艋舺,他小心翼翼地将从小伴随着他的一张樱花和富士山图像明信片贴在衣柜门内侧。这张明信片据说是在他出生之前就死去的父亲从日本寄给母亲的。明信片的樱花颜色是刺眼的血红。樱花之美在于绚烂而短暂,好比少年的青春。樱花带血,好比惨烈的友情。蚊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到日本看樱花,然而这个愿望到死都没有实现。最后当他倒在地上,即将死去时,和尚被情同手足的兄弟李志龙砍中后背,喷溅出鲜血,在他眼中幻化成美丽的樱花花瓣漫天飞舞……蚊子许诺带女友去看电影,而最后女友只能望着妓院蚊帐上的樱花憧憬,她再也见不到蚊子了。
溜溜球是影片中友情的象征,也贯穿影片始终。一开始和尚用摩托车碾碎了蚊子的溜溜球,后来当蚊子加入他们太子帮成为兄弟时,和尚体贴地送给蚊子一个新的溜溜球,这个溜溜球始终被蚊子带在身边,当他们闯祸无助地一起蹲在黑暗的隧道中时,和尚要蚊子拿出溜溜球玩耍,夜色中溜溜球发出的萤色亮光,象征着他们兄弟的抱团取暖。在和尚被打伤时,蚊子守在他床边,手里握着他送的溜溜球。而最后反目为仇时,蚊子手里的溜溜球却成为了绞杀和尚的凶器,令人为之胆寒。
那堵出现在片头和片尾的校园围墙,也是影片的点睛之作。围墙标志着蚊子告别校园,踏入黑道的一刻。当五个青春少年带着无邪的欢笑骑坐在围墙上时,远处高远纯净的蓝天白云,令人心驰神往。而他们纵身跃下围墙,象征着从此进入腥风血雨的黑道不归路,蚊子回头留恋地张望那一瞬,像极了过往电影中常用的桥段。
青春物语亦即成长物语。凭着青春期热血,“太子帮”五人歃血为盟结成“兄弟”,自以为混的不是黑道是义气。然而“义气”这个东西,在残酷的成人世界中,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一击。影片不仅讲述五个青春少年的故事,其实隐藏在背后的另一条线索,则是他们父辈的恩怨情仇。“太子”李志龙的父亲,也就是庙口黑帮老大Geta,他和和尚的父亲、后壁厝角头Masa三人,当年也是换帖兄弟。但是为了争老大,Geta砍掉和尚父亲一只手;为了维护各自的地盘,Geta和Masa面和心不和。
当和尚知道父辈真相,他的选择是干掉Geta,背叛兄弟义气。而“太子”李志龙在得知和尚是杀掉父亲的凶手时,也是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刀狠狠扎向重伤的兄弟,置他于死地。蚊子戏言自己为了一个鸡腿加入黑道,可是鸡腿背后隐藏的是他现实中缺乏的父爱和亲情。因为Geta对他的一些关爱举动,被他视做父亲一样去追随。而他不知道Geta的对手,也就是直接导致艋舺和他们兄弟分崩离析下场的外省人黑帮老大灰狼,却是他的亲生父亲。而这个父亲教给他的就是成人世界的法则:风向哪个方向吹,草就向哪个方向倒。年轻时我也以为自己是风,遍体鳞伤后,才知道自己不过就是草。
无论什么年代,青春都是残酷的,因为它必定要经过一番阵痛和洗礼,才能进入成人世界,也就是所谓的父权世界。因此,《艋舺》中铺排的五个看起来有着华丽浪漫友情义气的青春黑帮少年,无论怎样,他们都将挥别青春,因父之名行事。电影隐含的寓意就是:青春,终将被更强大的东西颠覆——比如父权。
华语电影中,香港黑帮片和古惑仔系列片名震江湖,影像化中的他们可能是黑色西服墨镜后神情捉摸不定的老大、如影随形黑压压造型很酷的保镖、弹雨横飞场面暴力的火并,或者是旺角街头手缠白布砍杀追逐、书包里揣着板砖满街飞驰的少年。然而这些程式化的东西在《艋舺》中没有出现,相反的,影片呈现出台湾黑帮生活独有的散漫、家常,散发着拙朴的生活气息。比如蚊子第一次到李志龙家中见他父亲Geta的那场戏:带着浴帽穿着破汗衫亲自下厨满头油烟的Geta,吃饭时家人手下和少年仔一桌子共餐,乱哄哄劝吃劝喝一片喧闹。手下送来用报纸包裹着的血淋淋的手指头,而Geta平静地就着报纸看新闻,还不时用手中的筷子夹开挡住字迹的手指头,一桌子人却熟视无睹。影片中穿着木屐晃悠在艋舺满街和人打招呼的Masa大佬,还有穿着1980年代特有的花衬衫怀揣“尺二”、沿街吃鱿鱼羹和烤鸡腿的少年混混——所有这些平淡的生活场景和杀戮的血腥共存的特色,竟让《艋舺》呈现出和眼下黑帮片迥然不同的风貌和魅力。
《艋舺》是一部怀旧电影。透过淡淡的黄色滤镜显露的怀旧风,慢镜头打斗时的舒缓音乐,电影画面有着代表闽南地区风情的浓烈色彩,又杂糅日本浮世绘般的华美,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这个曾经被日本占据五十年的孤岛所独有的特殊和复杂的文化色彩。钮承泽的少年经历,给了这部影片很多帮助,使得二十年前的一切重现银幕。
如果说《海角七号》超高票房事件有着无心插柳的偶然性,《艋舺》则是一部针对市场和受众群而制作的电影,它有青春片的外壳又有充当话题的黑帮情节。它的成功或许能成为台湾电影沉寂十几年后,创作者开始有意识地重新跟观众建立关系,进而重新建立台湾本土电影工业的希望之光!

艋舺(2010)

又名:Báng-kah / Meng Xia / Monga

上映日期:2010-02-05片长:140分钟

主演:赵又廷 阮经天 凤小岳 黄镫辉 陈汉典 柯佳嬿 马如龙 蔡昌 

导演:钮承泽 编剧:钮承泽 Doze Niu/曾莉婷 Tseng Li-ting

艋舺的影评

明空
明空 • 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