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图书馆,看到书架上满满陈列了民国时期的战争作家,萧红和端木蕻良静静放在一起,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在远远的位置,没有交集又好像呼应着,整个画面看起来矫情且忧伤….
几部关于萧红的电影看下来,还是认为这部“文艺纪录片的纪录片”最显真诚,是讨巧的表达了自己心声的电影。以前对于萧红的认识不同与此,这个版本看过,感觉很殷实。记得在看了《黄金时代》的那天晚上,就怎样也无法入睡,虽是失望但还是抑制不住满心的诉说欲。直到反复看完这部片子两遍,才一气儿得以释放。

“很多作家的作品和人生是不能合二为一的,可是萧红,她的人生就是她的作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绯闻著名于她的作品,难道不是讽刺么?大多人一本她的书都没有读过,却早已听闻她的人生经历。虽然女作家的私生活总是会引得大众的注意,这跟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有关,但不知道为什么,相比林徽因、张爱玲等,萧红总是令人分外好奇与迷恋。多数的经典总是会在痛苦中出现,是她的经历造就了她的文字,成全了她的写作。

萧红好像是这大时代背景中的一缕细丝,缓缓留存着。
想是因为阶段不同,曾经付出一切只为读书;而后相随萧军,最终却任由时代洪流动荡着。
我认为她是一点一点在改变心智的。在这样一个大浪汹涌的战争光景中,又怎能说她并不独立,没有些自己本心的决定,只是随着他人脚步呢。但是其实想想,在她与萧军曾经炙热却日渐斑驳的感情中,选择背离萧军,就已经耗尽了她全部心力了吧。

但是对于文学,她永远充满了自主性。我想也是因为,只有在文字的世界中,才能将她纯粹的心性全然表现出来,忽略的了自己复杂的身世与人生经历。

拥有这样细致敏感的心思的她看透了一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于是便就这样接受了。
她要飞,用稀薄的羽翼去飞,在感觉会掉下来的同时。就这么,战兢与勇敢并存为悲伤。

再说萧军,
一直以来就认为,萧军真的是典型豪爽男人的样子,暂不说大大咧咧四处留情,只是那份逼人的责任感。事实上,他爱上萧红的那一刻,就足够令人敬佩…
“这时候我似乎感觉世界在变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
萧军跨越世俗的情感界限,而爱上孕中的这个女人,没有因为任何外在的东西。他拥有对于美的一种极度的成熟的认知。他要拯救她…..

萧红写道,“当他爱我的时候,我没有一点力量,连眼睛都张不开,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爱惯了就好了。”如此轰烈,究竟是怎样的爱情。

不巧的,是萧军对于爱的哲学——爱便爱,不爱便丢开。
可当他为了要结束那场无结果的恋爱,促使萧红从日本马上回来。就不能说他对萧红是毫无惦念的。尽管“这种结束也并不能说彼此没有痛苦。”

萧红仍是幸运的,有萧军带她进入一个文学世界,跨入文坛后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那个团体,那些动荡年代的文艺青年们,他们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精神、自己的黄金时代。他们敢拼敢爱敢追求,还持有文人特殊的浪漫。是多么令人羡慕的。
可又是电影中萧红说的那句让人听了忧伤的话,“我常常想,我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朋友,我的朋友都是萧军的。”

我认为,在萧红人生中最可悲的一段日子,不是在东兴顺旅馆怀孕被囚禁,不是生病在香港寂寥悲凉的情景下写出《呼兰河传》。而是1936年,自己一个人在东京的日子,是她描述为黄金时代的日子,是鲁迅去世的那段日子,是她还不知情自己被好朋友与爱人背叛的日子。
笼子中的黄金时代,因不幸造就的黄金时代。“真正的痛苦,便是说不出地痛苦”。

是啊,萧红这样一个自我情绪旺盛的一个人,对自身内心情感需求极度强烈的人,是注定没有办法去过普通日子的。萧红的文字,有对自身与性别的悲讽,和触目惊心的涩苦。这样一种野生的自生自灭感,如此的细腻心思,又怎是萧军这个粗枝大叶的大男子性格能懂得与欣赏的呢?

说到底又是一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的悲剧。
没有人能说得清二萧之间的感情,虽是两只刺猬,但萧红在这段关系之中的角色又是什么呢。妻子?仆人?出气筒?文学上的伙伴?简直就是复杂尴尬,着实难受的吧。爱,爱不清,想离开却离不开。就这样纠缠着。

最后,是不是多亏了端木蕻良的出现,才终于给了萧红一个离开的理由。是端木蕻良由衷的赞许,而非萧军的贬低。
与萧军大相径庭的性格,虽是怯懦,但儒雅温柔,虽是懦弱,却坦然背负“第三者”的骂名。毕竟一个人,是复杂到几句话描述不出的,是几件事映射不懂的。

不管是有些什么样的心境,端木娶了萧红,是爱上她的吧。他为她吸痰,他将她的一缕青丝保存了五十年…这些举动早已说明一切。
但在当时的萧红的心里,仍是免不了成为“另一问题的开始”。经历更多的萧红未对与端木在一起的日子留下只言片语,是成熟到没有什么想要表达?还是傲然认为与之在一起的日子远不如与萧军那样值得走心?
“筋骨若是痛得厉害了,皮肤流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

是的,萧军确实是萧红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她想,如果是萧军知道当时的她的境地一定会来接她的。这就是信任,是真切的无来由的信任,她相信他必定不会弃她不顾。但呜呼哀哉的却是萧军那句“已无只手再援君”….

当初二萧的分离才着实尴尬惋惜,除去那样的战争背景之外,说到底还是男人与女人的相悖,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女人想要安定不再漂泊,男人立志抗战,是性格差异与价值观的殊途。
于是他说,就各走各的路,如果之后还愿意在一起就在一起,如果不愿意就永远的分开… 那样轻松与爽快的语气吐出。
终了却是萧红自己,“平凡而又了当,没有任何废话和纠纷”的说出“三郎,我们永远的分开吧。”此时便不自觉想到“火车站送梨”这段令人难过的情景,二萧一个在火车内,一个在站台上,两人隔窗相望的满眼的不舍……


对于许鞍华,我是羡慕与尊敬的,她像萧红一样,以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去娓娓讲述自己眼下的萧红。毕竟我们都是从自己的锁眼中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我们不可能描述一段话而不带自己的形容词与描写手法的。她说,她不逼人家接受。

李樯说,历史是不能还原的,他们是在扮演这段历史,他只是将这样的历史观带给观影的每个人。记得之前是哪个著名人物说过,历史不过是挂在墙上的图钉,由后人随意缠绕出走向罢了。所以,我像读书笔记一样写下自己的感受,是对于这部策划了八年、剧本写了四年的电影所表现出的最深刻的敬佩。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2014)

又名:《黄金时代》纪录片

上映日期:2014-05-07(中国大陆)片长:153分钟

主演:许鞍华 李樯 章海宁 汤唯 冯绍峰 朱亚文 

导演:崔毅 罗峥 编剧:罗峥 Zheng Luo/迟海/李芳瑶/刘言文珺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