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追赶潮流方面总是慢人一步,往往在一部电影或者一本小说火过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去看,但说实话,我有点享受这种尘埃落定的感觉,经过时间沉淀,杂质已无声沉底,水面才显得透亮干净。《瞬息全宇宙》算是我离大众风潮最近的一次观影了,哼哼,今天可算被我蹭到热度了!
《瞬息全宇宙》的英文名是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台译是《妈的多重宇宙》。两个中译名我都觉得挺贴切的,《瞬息全宇宙》对原名的翻译称得上是信达雅,而《妈的多重宇宙》的双关非常巧妙,“妈的“既是指主角Evelyn是以母亲身份介入的各个宇宙,又是一句脏话,在骂这个片子里乱七八糟勾连复杂的各个宇宙或者那些令人糟心的现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瞬息全宇宙》这个名字。众所周知,在阅读理解的世界里,标题和内容密不可分。因此《瞬息全宇宙》和《妈的多重宇宙》两个名字其实诠释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就要说到观赏电影的两个核心视角:东亚文化和虚无主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妈的宇宙,观影时的侧重点自然不尽相同,这也是好的东西能被一遍遍反复品读的原因,不能被解读拓展的东西是平面的、单调的。杨桃从侧面看就是五角星,不论是电影、书籍或者是其他一切东西,不同主观的眼睛看见的是不同的客观,这也使交流成为一种刚需,通过交流,客体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人的思维也变得更加立体。我看完电影后上微博广场逛了逛,看见了有的网友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时是从电影对东亚文化的阐释出发的,确实让我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我在观影后第一时间写下的是关于虚无主义和爱之间的感触,确是从来没从东亚文化视角去理解过电影的内涵。感谢陌生网友的启发,我又从此视角回想了一遍《妈的多重宇宙》。
如果从东亚文化的角度出发来看电影设定,电影将情节设定在一个传统和现代并存的中国家庭里。有点重男轻女的苛刻父亲、唯唯诺诺的丈夫Waymond、强势到内外一把抓的主妇Evelyn和独生女Joy组成一个典型的三代同堂家庭,一家人经营的洗衣房也是海外华人常见的营生,(连受到种族歧视和被认为擅长数学的刻板印象也很传统,)但是Joy作为在美长大的年轻人,她身上代表着现代的思维观念和长辈的传统价值必然爆发冲突——她喜欢女生这点让Evelyn耿耿于怀,她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态度和Evelyn重视的家庭团圆观念格格不入……这里面最东亚的地方在哪儿,在于每个人都体会过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沟通,那种我说大千世界众生渺渺你说妈都是为了你好的无力和烦躁,那种你明知她有千言万语最后出口是一句你又胖了的疲惫和伤害。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归纳东亚文化的特点,那就是压抑,没有别的——压抑人的生理需求、压抑人的情感、压抑人的言语和行为甚至要通过数千年的教化来直接从源头来压抑你的想法。这是东亚各民族背了几千年的沉重枷锁,要么在这种重压下沉默,要么爆发。Joy选择了爆发,于是导向了电影的另一个关键视角——虚无主义。我不由得要赞叹这两个视角之间的联系简直是水到渠成。
我个人对于虚无主义基本大前提的理解是人类的存在本身是无意义的,在这个前提下,推及整个世界、乃至宇宙都是无意义的,更遑论信仰或伦理道德等社会学概念了。这是不是像极了被压抑到极致之后,触底反弹到另一个极端?Joy投入虚无主义的同时期待着Evelyn证其伪是必然的,本质上是东亚文化的现世性和集体性与西方文化的个体价值观相冲突。
然而我个人倾向于电影的主要矛盾在于虚无主义和爱之间的冲突而不是侧重于展现东亚文化观念呢?如果把《瞬息全宇宙》比成油画《蒙娜丽莎》,那东亚文化就是和界限模糊的人物融在一起的背景,虚无主义是她看透一切的眼神,爱则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微笑,背景不可或缺,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独立于背景外的形象。此外,电影也不断通过镜头语言来传递着虚无主义和爱这对中心矛盾。我在短评里说《瞬息全宇宙》是一部非纯粹意识流电影,是披着科幻的皮具象化多元的意识。不同宇宙间的快速闪回、多个宇宙间同一人物的同步反应、各种怪诞形象的存在、人物无视物理规则的扭曲、Bagel放置处类似宗教圣地的布景以及称得上是全片经典镜头的悬崖上的岩石们,并没有像科幻题材电影里一样解释这个平行宇宙机制的运行规则,因此我在看这些宇宙时,都觉得,他们不过都是人的意识——因为人的意识,可以无视规则,正如在悬崖上Evelyn说“there are no rules.”我觉得也是一句双关,一是指这个世界里并没有人类存在,一切都无意义,自然没有人来制定规则,二就是指这个世界也不过是一个意识世界,她想做什么都可以。而这些“宇宙”,或者说意识,都指向一个终点,那就是虚无。这些平行宇宙并不是Evelyn真正所在的宇宙,只是Evelyn想象中的自己可能会成为的样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他宇宙的Waymond会说Evelyn是救世主,“每当一个失败的Evelyn出现就会有另一个成功的Evelyn诞生”,因为其他的一切宇宙,都是Evelyn曾经失去过的“可能”。想要成为却没有成为自己的,又何尝不是东亚文化里无数个母亲的缩影?而最后Evelyn留在原来的宇宙里,留在了她一地鸡毛的平庸人生里,因为这才是真实,爱填满了虚无,让虚无变得真实。Evelyn一家,归根结底都在用别扭(东亚文化特点+1)的方式互相爱着,对于Evelyn来说,爱是给孩子起名叫Joy(快乐),不理解她却跟着滚下悬崖;对于Waymond来说,爱是笨拙地尝试着用温柔去包裹妻女的棱角;对于Joy来说,爱是对平日吵得不可开交的母亲抱着被拯救的希冀……其他人物我就不再一一列举,无论是谁,都在试着去爱,期盼被爱。在虚无的世界里,爱让我们定位彼此的坐标,哪怕有时这种定位方式是互相伤害,用疼痛来标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原点,但是No matter what, I always want to be here with you.
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意义,但我们对彼此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