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就杨紫琼女士拿奖引发的一些思考,并无电影相关剧情与讨论,请谨慎食用。谢谢
杨紫琼的胜利开创了亚裔女性从影之路新里程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项揭晓前,杨紫琼曾接受NBC主持人的专访,当杨紫琼被问及“对自己现有的成功是否有一定的预见?”,她的回答是“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演员,更别提成为知名演员了!”与她的谦卑姿态相比,她的成就却对少数族群、亚裔、女性以及长辈群体起到了划时代式的意义--毕竟,她赢得了好莱坞奥斯卡奖百年历史间,首位来自华裔女性的最佳女主角奖。从1997年的《007之明日帝国》至今,杨紫琼闯荡好莱坞已有26年载,而《瞬息全宇宙》却是26年来她首次担纲主演的电影。凭借她的武术实力与专业的演技,她也成功成为2023年的“三料影后”。另外两项大奖分别是--金球奖(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角与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在多项奖项背景的加持之下,在美国拼搏并荣获行业最高荣誉的杨紫琼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亚裔之光”。
香港文旅局长杨润雄曾通过官网通告向杨紫琼表示祝贺。成长于香港电影工业的杨紫琼,以她的方式向美国电影工业体系下的从业者证明了亚裔与华裔的群体以及女性群体的实力。她的成功,对生活在美国话语体系的少数种群与亚裔而言,在政治层面,有着种群多样化的正确性、群族之间的公平性的积极意义。以亚裔在好莱坞的境遇变迁为例,百年前的华裔演员黄柳霜,是一个被丑化的凝视对象,也是西方“邪恶情欲”符号的代表。千禧年初,巩俐女士也曾代表华人与好莱坞制片厂合作,好在的是,从被单纯凝视的对象,变为了会引发主动冲突的神秘东方女人。20年间过去,杨紫琼却可以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绝对主角,即便参演的她已经年近60,即便生于马来西亚的她一贯以“中国人”自居。丑化凝视被纠正,就是种群多样化被正确承认的结果。可以拥有平等的角色机会,就是群族公平性的进步。如何获得这些结果与进步,不得不承认的是,与当下日益强大的亚裔经济力量脱不了关系。在资本至上的好莱坞制片厂体系,兼顾亚裔的举措也被早早提上日程:《摘金奇缘》的成功、《寄生虫》在奥斯卡的首誉,以及前仆后继的《尚气与十环》以及《花木兰》们,都在证明好莱坞制片厂对于亚洲市场的诚实态度。
他者话语体系下,亚裔女性的证明之路与反抗之路
“亚裔之光”的称号无疑是在他者话语体系下才会出现的荣耀。想要获得这样的称号,除了本身的异群身份,更重要的是对于他者话语体系下价值观的认同,其次才是在激烈的他者生存环境中如何胜出的问题。除了好莱坞的奥斯卡,欧洲的三大电影节也属于他者话语体系的范畴。杨紫琼在采访时曾对NBC主持人说“我很想要它(奥斯卡奖),不光是为我自己更是为更多像我一样的人。”杨紫琼用奖项证明了她在好莱坞的成功,同时也通过媒体表达了美国社会对于亚裔歧视隐密的“反抗”。同样的,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千禧年间的张曼玉、巩俐以及较为近期的金喜敏、咏梅她们都通过了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亚洲力量。当然相对于表面秉承“政治正确”至上,实则热衷于“公关竞争”的好莱坞,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规则却对国际电影人友好很多。
如前文所提,在亚洲经济体量崛起,以及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的背景下,在他者语境的竞争在电影届似乎减弱了许多。就中国而言,部分女演员前往好莱坞不求角色,只求露脸的境遇则让“杨紫琼们”颇为尴尬。因为她们所追求的并非价值认同与挑战他者语境体系的自我证明,而是实在的镀金的需求。“杨紫琼们”与“张曼玉们”最终争取的不过是尊严与公平罢了。
下一个“亚裔女性之光”
亚裔女性意识的觉醒、亚裔女性地位乃至全球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否,是“女性之光”的关键。好莱坞顺应的亚洲潮流,以及近年来亚洲文化的强势输出,都在为优秀的亚裔女性的成长铺路,这些都是关键优势。但好莱坞的“老白男”文化,即长者、白人、男性的极大话语权,也将成为华裔女性成长空间的风险。而机会则是,除了好莱坞,依然可以拥抱规则相对有好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及其他的40余个国际制片人协会认证的电影节。甚至回归亚洲主体赛道本身,也是亚裔女性的出路,代表人物也有惠英红(金马奖、金像奖双料影后)、汤唯(青龙奖与亚洲电影大奖影后)等人。当然,成长之路不会一番风顺,奥斯卡奖的“公关文化”即可以让影人与剧组名利双手,也可以让人身败名裂。舆论导向也是不光亚裔影人也是所有影人将面临的挑战。《钢琴家》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曾因性侵丑闻深陷负面舆论,从而被奥斯卡除名“最佳导演奖”。
成为优秀亚裔女性的引领者,除了个人的自身实力、毅力、耐心,她的价值观似乎更能决定她是否被系统认可,被大众认可。满足以上条件并不是必须,但却充满着可能性。亚裔族群的日益强大,将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相信下一个“亚裔女性之光”的出现,会将再次震撼他者体系下的观众,对此,又何妨对于“她”的出现,报以积极且好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