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些技巧性的,架构就不多说了,妆造有意思 尤其是女儿的,有一种美感,说实话演员的表现我也喜欢那种拽好难演。
没有全选单眼皮,让人没觉得特别typical,视觉舒适。
最惊艳的是那种互动感,前半段是杨紫琼的电影展,后半段原来电影的剧本是真的,直接有穿到我们现实(一个杨确为好莱坞巨星的宇宙)奇很棒很妙。
我还非常喜欢其中的黑色幽默,人物对话,以及贝果的设定。
作为纯爱战神想,讲讲主题。
最后楼梯上那段煽情,but我觉得还是有点不合理,因为那个碎片化的女儿是在为虚无而痛苦,不是为“不幸”而痛苦。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妈妈会放手,让她去。因为前面的争执关键不在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否,而是理解,对于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包容。结果妈妈果然放手了,那时候我以为要结束。
我感觉这其实讨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ZS的想法该不该被理解。至亲至爱,该如何处理,是不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但我发现很多时候其实还没轮到这个问题,因为人甚至都不能了解自己,尤其是一个青少年。有些痛苦是一时的,有些麻木是伪装的,这倒是有点像我自己。但一个已经无所不能的女儿来说,她以为自己懂了。
所以这个结局给了我很好的启发:理解,还包括帮助别人理解。
另外一件,就是爱。里面最最深刻的,对我而言不是母爱,是那个伪成龙的爱,这又涉及到了刚刚说的“很多时候是我们自以为是,其实我们不理解”。这种爱实在是太过感人,即使知道是虚假的,我也很乐意在喝完酒和朋友一起为了这些梦幻泡影哭上一哭。
喝完我们聊到:好像在我们的爱情脚本里,爱是最最崇高最最难得的,它是无条件的,是幕强的反义词,是一种心疼。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东西很难,因为这种爱的期待,背后的逻辑好像是自我的缺失,我们要求有一个人爱我,所以我不用对自己负责,有另外一个人愿意为我的快乐痛苦负责,这种对爱的理解,和夸张一点说“巨婴”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反思,它是我纠正了一种妄想变得成熟,还是我为生活做出的让步,其实我直到现在还选不出来。
这种爱,其实我也得到过,朋友也得到过,我们回忆一下发现能给你这种爱的人,常常是偏执的 最重要的是幼稚的,极度幼稚!让人体验很差。
PS 看这个电影我又发现自己很东亚的一点:在片头发生介绍女友争执的时候,我就感觉你妈这都接受了这还不知足?要求不要太高了!其实我觉得这种“东亚”挺好的,理解要相互,父母也是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