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个很神奇的生物,在万物增熵时,人却摆脱了熵变,建立秩序,与万物互相纠缠着
全片分为三大板块三大世界。板块分为①Everything②Everywhere③All at once。世界分为①主世界②多元宇宙③虚空(百吉饼)。主要探讨了家庭关系、教育方式、“爱”、善、可能性(多元宇宙)、存在与虚无主义等等方面。那么,作为传统的相互救赎式结尾,它如何将电影拍的有色彩呢?
探讨家庭关系教育方式是电影中很重要的一点,电影展现了传统中式教育的诟病,将爱与善放大展示,很明显的看出这种爱只是单向爱的输出所造成的结果,是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控制欲与占有欲的释放,使被“爱”者身处于桎梏之间难以脱身,从而发起反抗,陷入虚无主义深渊之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应该先有存在,才有本质,而东方哲学之中,“顺其自然”,两种哲思在本片都有体现
百吉饼(贝果)是电影里很有意思的一个元素,你可以把它看成为东北的大杂烩,隐喻在教育当中无尽的期望与中式教育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的迫切心态,将所有期望堆杂,可能最终造就的却是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放大点讲,百吉饼更像是社会人群中堆杂的烦恼,于极端时爆发,百吉饼的圆圈中心变为了吞噬万物的黑洞,输出着对当今状态的不满。
电影在多元世界中间来回跳跃,在最终上升到两块石头的哲学性思辨上,你的不同选择造就了多元宇宙中不同的可能性。例如女主看见了在没有和情人私奔后的美满的未来等等...在最后表述出过好当下的理想主义情感。世上没有后悔药,以前的所做所为无法再得以改变,唯一能做到的,便是做好现在。
导演放开了脑洞,构筑出一个个奇特的多元世界,同时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大量的致敬行为,例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成龙、料理鼠王、《瑞克与莫蒂》等等...(太多了没记下)
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部形式>内容的片子,而且美国对于亚裔的认识还停留在“洗衣店”之上,不免感到少许难过。
总体感受还是可以的(其实还可以更好),结尾的片名间出现的“天马行空”也照应了这部天马行空的电影(感觉还可以玩得更花)
最后以末尾的歌词做个收尾:
“也不只看开了什么花,也不知看播了什么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