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一直保持不变,那不可能,因为它需要发展和进步;一段城市的记忆要被抹掉,那也不可能,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可是在城市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新的东西进入,陈旧腐朽的东西被淘汰,然而问题来了,既不毁掉历史文化,又要不断发展,从中需要舍弃什么,保留什么很重要!可是就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所处的城市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迅速减少了,取而代之是现代化建筑的林立;璀璨闪耀的霓虹灯火代替了喧闹的旧街景;往日邻里街坊的寒暄与作揖被格挡在冰冷的防盗门窗之外;寻找儿时的“那一口”却失去了方向,这到底是谁的错?抱着这个问题《正在消失的羊城》的创作者试图用他们的映像来给我们一个答案。
城市更迭迅速不可怕,丢了记忆那就太恐怖了!几乎所有人都晓得我们中国文化底蕴十足,历史文明敦实,同样也知道我国在筑梦强国的道路上飞速前进,可是又有几人能停下脚步来发问一句“爸爸,东山洋楼咩样嘅?”,还好,影片有个角色发问了,如果没有人答上来,那岂不是太尴尬?尴尬在哪?因为有那么一群人曾经居住在东山洋楼里,并且成为了那一群人的记忆,这段记忆成为了“羊城”的标志被载入了历史,如若对自己生活一生的城市都无法清楚描述,那……
历史被拿来借鉴,才会总结出经验;文化不断被传承,才能形成一种文明!在这个影片里有采访到许多人,从受拆迁困扰的居民,到自发发起保育运动的有志青年;从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铜器铺老板,到因病去世的老中医;从因多年吃不到儿时记忆味道的虾饺而咽口水的网站CEO和为粤式餐厅免费代言的热心市民,到理性思考问题的报社记者和担心历史文化被破坏的高校教授;他们都在担忧,担忧什么呢?就是影片中给观影者强烈视觉冲力的黑底白字的画面,上面写有什么?不正是历史演进中给我们总结出的经验以及饮食文化传承背后形成的城市文明吗?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一个特有的元素,它是创作者对选材的认识与理解的一种间接表达,整部纪录片中,从开头的幽默的和风趣到后续的质疑和凝重,正是创作者的思路的体现;同时整部影片用大量的纪实风格照片和真实新闻报道及采访代替了许多城市映像,这想必就是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吧?而且整部影片中的背景音乐完美的诠释了创作者的态度,虽然成本有压力,但是尽力而为之!
电影也好,故事也罢,总归改变不了任何人,完整的表达了自己所想要表现的就好!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几千年历史文明积淀,幸好我们经过这儿,见证了它其中的一段历史!
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影响影片创作者的地方,请告知一声,第一时间删除;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老杨.2016年10月5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