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762eb7d0102wiv1.html]原文出处[/url]

by 江山 姚瑶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说,因为恐惧象牙被盗,大象在临死前一定要跑到自己的秘密墓地去迎接末日。日本对于二次元来说就是这样的“圣地”。

不禁联想到,对于中国的文艺青年,豆瓣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大象墓地”般的存在。

一、豆瓣宣传片:懂的人自然会懂

豆瓣十一年了,首部品牌宣传片却刚刚才诞生。这个主题为“豆瓣,我们的精神角落”的宣传片,配套视频广告,不仅在自家平台置顶,还在微信朋友圈(视频网站、新闻APP、电影院等)进行了品牌广告投放。
[img=1:C][/img]
观察使用Go Pro摄影机拍摄的第一视角魔幻却真实,似乎喻示着每个在屏幕前观看的你都是这个“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主人公。英文小说、老式电话、老式打字机、昏黄灯光的台灯,契合着豆瓣一直以来的“慢”风格,这也是备受文艺青年所推崇的品味。

在这部影片下方,豆瓣还配上了一段文字,带着一种极具个性的表达:
[img=2:C][/img]
简单解读一下:
“这是一首影像诗,也像一个寓言故事,所以愿你带着阅读诗的心情来观看它。”
——读诗,所以不求甚解,懂的人自然会懂。

“多年来,豆瓣对受众的理解,抑或自我解读,都将通过这幕主观视觉化的影像纪录得以告白释意,并还原为别具意义的画面与声音,袒露在你的面前。”
——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就存在于这部影片中。

“这是一个人穿梭自我精神世界的旅程,也是一群人交换精神感受的心声。如果你在影片中,看见自己的影子,你可以说自己很豆瓣;如果你在影片中,看见一群人的模样,那他们,就是豆瓣,就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对用户的定位更加清晰,自我和圈子,当解答了自我的存在问题,就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有评论这样写道:豆瓣终于找到了一句深刻贴合自己调性,足以引发用户共鸣的Slogan。

二、诞生11年,多少家园“烟云”中

作为一个诞生于2005年的网站,在豆瓣11年的旅程中,少不了磕磕绊绊。虽然致力于建设一个精神家园的初衷始终未变,但也进行过许多失败的尝试。

豆瓣最初是一个集书评、影评、乐评等评论功能为主的网站,建站伊始就在《读书》和《万象》这两本国内相对高端的读书类杂志投放过广告,此后也保持着一定的投放频率,这是在目标用户群明确基础上的针对性市场导放行为。

随后,它提供了书目推荐、音乐推荐,以共同兴趣交友为目的的豆瓣小组等多种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始终存在,时间也证明了它的价值。

豆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概念有趣的实验性产品,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无疾而终。而在其中,2010年开通的“阿尔法城”在5年后成为了“遗址”,但还在不断激发着人们的考古欲望。

[img=3:C][/img]
在澎湃研究院的张经纬的考古发掘报告中,这座被定义为“文艺乌托邦”的存在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初期无法应对人口的膨胀,以及过于高度的“精英”意识、缺乏生产和消费机制的环节、单调的体验方式而逐渐流失用户。也让这位“考古员”慨叹“文艺”毕竟不能替代一切。

相比于对网络新产品的折腾,豆瓣在移动端的进程显得缓慢而迟钝。前期极其庞大的移动端产品矩阵,致使用户分流严重,产品体验极差。终于在2014年,豆瓣才推出了第一版整合的客户端“豆瓣1.0”。

第一版的豆瓣APP曾推出过即时讨论功能,“即时讨论”顾名思义,其主要功能是在线用户的实时聊天,但由于移动用户的时间已经高度碎片化,很难产生同时在线的互动行为而在下一代产品中消失不见。

但豆瓣并未放弃“折腾”,在豆瓣 2.0 app 上,豆列变成了主要的内容展示形态而趋向于媒体化。打开 app所见的基本是别人整理过的豆列,有着明确的主题,并以围绕主题所搜集、整理的大量内容。

而这样形式因豆瓣自身用户活性下降,无法产生大量优质内容,走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终于在3.0的版本中,以首页聚合优质内容,加上“小事”功能,以标签的形式聚拢一切有兴趣的人随时可讨论旅行、装修、育儿、下厨房、随手拍等话题,有着更充分的社交可能性。同时也不乏自身强大的内容库做好搜索引擎的工作。

从移动端1.0到3.0,似乎每一次更新都被吐槽,然而依然存在着极其强大的用户黏性,聚拢东西南北客,这离不开始终精准定位的文艺调性。可以说,尽管一些尝试失败了,但是豆瓣未放弃文艺小清新的风格,依然处于核心用户所可以接受的变动范围内。若一个社交媒体的迭代保留不了核心用户,恐怕很难吸引更多的外来用户。


三、基于弱关系的强大力量,豆瓣将继续“作”多久

豆瓣是擅长构建品牌的。那么这次拍摄这部宣传片的深意何在?

虎嗅网评论员宇见认为,豆瓣以略微晦涩的风格,强调了它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豆瓣的品牌价值被锁定在——“一个能满足个人情感精神需求的乌托邦”上。豆瓣所做的一切,都将围绕着这种对个体精神需要的满足而展开。

从一个社群到一个个体的定位转变,似乎与豆瓣发展壮大离不开的“社群文化”背道而驰,然而再仔细一想,豆瓣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产品(图书、影视剧、音乐)库,正是以这种强调独立性来扩大它的用户包围圈,容纳了更多具有独特兴趣但可能不善社交的用户(也有可能是潜在用户)进来。

豆瓣是一个依靠着“弱关系”兴起的社区,这个由格兰诺维特所提出的理论的核心是,弱关系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
[img=4:C][/img]

相比于猫扑、人人,豆瓣更注重的是以兴趣为核心的传递,类似于 “乌托邦”的构建成功地规避了强关系所带来的狭窄与困窘。连接着志趣相投的陌生人,以“小众需求”发挥巨大的长尾效应。

豆瓣不仅作为一个媒介平台,而且也在不断定位自身的文化,让用户在群体中养成一种对社区的依赖,对外群体的抗拒,以及对自身特质独到的理解。而“我们的精神角落”影片正是在呼应着这种独特的自我认同,建立了篱笆,也在篱笆上打开了窄门。

目前,豆瓣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3亿,它在十一年后首次拍摄品牌宣传片,是希望外界更理解豆瓣的坚守,并且认识到豆瓣新的价值——不单单是“精神家园”,更有可能带来资本上的收获。

自媒体人黄有璨认为,豆瓣拍摄宣传片的主要诉求可能是亟需开垦新一代年轻用户市场,在移动端要寻找到更明确的产品发力点,未来可能需要有一些新的资本层面动作。

然而真正意义上对豆瓣的批评依然来自于对它对盈利模式的质问。图书导购获利太少,豆瓣阅读定价太高,电影购票拼不过大佬,FM收费注定小众,豆瓣东西只逛不买……这些文艺的产品似乎都在为豆瓣获得更大的盈利制造障碍。

在文艺的豆瓣精神背后,在亮明了逼格的广告背后,在情怀的背后,有多少人愿意为它买单?

我们的精神角落(2016)

又名:豆瓣首部品牌影片 / 我们的精神角落:豆瓣 / My Inner Space

上映日期:2016-02-16(中国大陆)

主演:余岱宗 林映唯 

导演:罗景壬 编剧:3水

我们的精神角落的影评

Aoides
Aoides • 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