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政治历史题材的影片,盯着导演的指挥棒,看其演奏的技巧是相对轻松自如的。好比掉了指挥棒,就算不识五线谱,也晓得演奏出了小状况。

资料记载,“红军支队(RAF)”是战后西德主张无政府主义,崇尚暴力,把最初美好愿望颠覆成一系列恐怖活动的极端左翼武装组织。成立于七十年代,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是该组织的领袖,从成立到落败,随着组织内部的崩溃瓦解,该组织渐渐走向毁灭。而影片也选择了一站到终点的叙事方式,最后以两位领袖与其他成员在狱中自杀的结果作为句点,完结了此片。

想要从历史的斑驳印记中拼接出事实真相,如果没被颂扬成冒风险成就伟大的好人好事,就会演变成顶着扔酒瓶子、倒喝彩的羞辱声,撑到演出结束的一场闹剧。

一群无脑、无原则、无纪律的年轻人,仅凭血冲脑门的激情,想要撬开地球的一角,建立意淫中的乌托邦,实在是天方夜谭。

马丁路德金可以做自由的广告,闹哄哄地一番折腾,最后却在暴力的快感中无法自拔。仿若这就是影片的主旨,压得看客胸口堵得慌,真是无处去说理了。

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乌托邦意味着什么。以为男女赤身裸体地暴露在阳光下就是平等,以为站在弱者的立场上就可以滥杀无辜。只是以为,然后按着想法行动,这时一加一在他们看来也不再等于二了。

想做纪实用的影像资料,抑或升华成艺术作品,本片开练前,已经有了多处硬伤,保不准哪块儿的伤口关键时候会开裂流血。所以,影片上映后,鲜花、臭鸡蛋一起砸来,谦虚地通通笑纳,除了风度,也应该是本分吧。

此片要高歌一曲的依然是警醒。警醒世人不忘历史曾遭受的痛。我想它一定还有低吟的部分,探究历史的影片,不能大烂炖。注意细节不是虚张声势地练假把式,补苗就得缺哪儿补哪儿,苗多了还得间苗,这才离真实自然不远哩。

小结一下我的三点郁闷:

1:巴德尔这个角色对莫里兹.布雷多来说是个半青半红的柿子。自觉他演得不错,否则不会在我的心里对巴德尔白痴、暴躁、疯狂的个性那么纠结。可是,一个所谓的领袖带着无数个弟兄,没脑子到这个地步,该不是普普通通的意外。如果设置了障碍,莫里兹.布雷多不得不保守演出,那青的一块儿还真是遗憾。

2:念的是谁的紧箍咒?反对暴力,反对恐怖,地球人都知道。编排了一些做作的桥段,却丝毫不能引起观众的同情,牺牲无辜者的性命为代价,再高的理想都免谈。或许导演想要做到客观,杀人魔也有泪水,也有悲壮的情感。可惜了感情,找了张错误的脸。

3:女记者迈因霍夫抛家弃子投身革命,身负重任的她,难得有文化有知识,肯定是要被塑造成一个日理万机,上厕所的功夫都要节约的领导人。可到头,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布娃娃,随着无形的主人找理想。除了写过几篇激进的文章,后来也戴着面罩开枪杀人了,可是随着时光在她游离的眼神中流过后,电影也结束了。显然,这又是一个玩票的领袖,几乎看不到深度,也难信服,至少在影片中是这样。

当然,打扰我看片情绪的不止这些,其实在影片开场后的不久,我就开始自寻烦恼了。或许是有了严肃的期待,或许是因国外媒体对此片不吝惜赞美有了盲从的心态,有些不尽人意,就压不住张牙舞爪的情绪了。事实上,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这电影是成功的,我的确恐惧那些极端的革命者,那都是些想用别人的生命把自己送到政治舞台上去的虚伪者。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Der Baader Meinhof Komplex(2008)

又名: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

上映日期:2008-09-25片长:150分钟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 莫里兹·布雷多 约翰娜·沃卡莱克 

导演:乌利·埃德尔 编剧:Stefan Aust/Uli Edel/Bernd Eichinger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