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國內的觀眾(不是foreigner所以不了解他們的心態)在開始觀看這部片子沒多久的時候(甚至會看到最後)都會和我一樣,感到一種不適應,我在第一次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只看到中間的時候都有種“這真的是我想要看的那部片子么”的猶疑與不適應。那段時間出於了解李安導演的目的一部接一部地掃蕩導演的片子,心太急了所有導致並不是每一部都有好好地消化。而這部片子恰恰是消化得最不良的片子之一。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弄明白觀影時的那種“不適應”的感覺是從何而來,直到最近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重新看了一遍這部片子,加上又看了一些李安導演的生平和採訪資料,這才對逐漸解開了這種疑慮。這篇評論不說別的,只是就這種個人觀影中的疑慮及其解除簡單地談一點感受。
當我們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的時候,這樣的一個題材,我們會理所應當地期待看到一個宏大敘事的、以音樂為主角的,有著炫酷燈光,萬眾矚目的舞台,披頭士等老牌(大牌)這些元素的片子,但是就在我們苦苦搜索這些元素許久了以後,卻都沒有從片中搜索到。我們看到的就是主人公艾略特忙前忙後的身影,他的孤獨與掙扎,他的私人成長的過程。李安擯棄了符號化了的、表層的音樂層面的展示,而是從一種片面的(非全知視角)、小人物的視角,著重展現了“製造”的過程(大陸翻譯雖然聽著像紀錄片,倒是抓住了李安敘事的中心,也許是歪打正著?)。這場六十年代末的盛會在現在人的印象裡面可能更多的留下的是一種符號化了的印象,人們記得它的音樂,把它視為“音樂節”的開山之作,記得它的壯觀,更好的能夠記得它象征著愛、自由、解放與和平,但是它最為人稱道的核心價值——愛、自由與和平究竟從何而來?僅僅憑著抽象的的representation我們這些未曾共襄盛舉的幼齒們其實是無法體會的。
而李安採用了一種回歸寫實主義的敘事風格,帶著我們去“看”這個音樂節是怎麼來的,在音樂節裡面那些更多的、數以萬計的參與者們是如何度過這三天、以何種狀態相處的,音樂節給人們帶來了什麼。這樣的敘事手法讓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那場音樂節的人們也能夠逐漸去置身其中,產生共鳴(具象的東西以及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更容易讓人產生代入感是不是?),從而去理解伍德斯托克得以名垂青史的愛、和平、自由的具體內涵——比如在這樣一個躁動的、亢奮的狀態下聚集了數以萬計的人卻並沒有發生暴力事件,反而人們仿佛都在對身邊的人發出來自友誼的邀請。李安知道這樣“非主流”的做法會引起一些人的不適從而引來一些非議,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的敘事方法,而正是這種打破了常規思路的方法給了人們一種全新的感受,也挖掘了音樂表象(並不是說音樂這個層面就膚淺,但是確實大多數人們都只把“音樂”掛在嘴邊而不去深究其由)之下的核心價值。
我覺得,我們所期待的那些“基本元素”更適合運用於拍攝伍德斯托克的紀錄片。比如迈克尔·沃德利導演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就是一部奧斯卡佳作,同樣可以很出彩。體裁不同,對展現手法的要求也不同。畢竟李安拍的是劇情片,這種“反常規”的手法讓他的片子能夠跳脫出來,獨樹一幟。這是他個人風格所在(中體西用?),也是他挖掘體裁的高明之處。李安更加關注人性的本質,而不是宏大的歷史意義。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Taking Woodstock(2009)

又名:胡士托风波(港/台) / 制造伍德斯托克 / 盘点胡士托 / 盘点伍斯托克 / 伍德斯托克风波

上映日期:2009-05-16(戛纳电影节) / 2009-08-28(美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迪米特利·马丁 艾美达·斯丹顿 亨利·古德曼 列维·施瑞博尔 

导演:李安 编剧:詹姆斯·夏慕斯 James Schamus/艾略特·提伯 Elliot Tiber/汤姆·蒙特 Tom Monte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