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去年写在博客东西转过来:http://blog.sina.com.cn/u/1583968075
  
 《Taking Woodstock》迎来了它们的首波观众。李安的幽默品位貌似受到了普遍赞叹,同时电影对音乐节着墨不重挖掘不深也受到了诟病。Taking Woodstock全名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我循环了一下午的电影原声,很是Hippie的味道,看来与其说Taking Woodstock是纪念一个音乐节,不如说是Hippie岁月的回温。
  
以下是在线收听的地址:http://www.haoting.com/play/haotingsonglian.htm?id=373516&id=373517&id=373518&id=373519&id=373520&id=373521&id=373522&id=373523&id=373524&id=373525&id=373526&id=373527&id=373528&id=373529&id=373530&id=373531&id=373532&&B1.x=9&B1.y=1
  
 Hippies喜欢留着蓬松的长发和大胡子,穿着鲜艳的服装或者宽松的波西米亚服饰,那是自由的表现。如果说他们就是传说中垮掉的那一代,他们会用行动告诉你,能垮掉亦是幸福的。赫赫
  
 导演说是他用来放松的一个小品,于是影片拍得情绪飞扬,满足了人们对那格神奇年代的向往,伊甸园式的虚幻美好,电影队音乐演唱会的唯一正面描述,是elliott和一对流浪男女分享快乐,然后立于山顶远看音乐会全景。其中用华丽的彩色和魔幻的镜头表现人物沉沦飞扬的状态,虽然再盛大的聚会最后都是一场虚空,垮掉除了能让人躺倒,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然而没有沉沦,哪来的坚定,没有放浪,哪来的自由?或许在好莱坞拍片那么久后,李安终于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结构美国人的经典记忆,想必他也是认同这句话:能垮掉是幸福的。
  
 影片的选角亦秉持李安一贯对新人的提携精神,从《荒野生存》里走出的Emile Hirsch,从《阳光小美女》中得到闪光灯瞩目的Paul Dano,都是好莱坞新生代中选片独具眼光的青年异类。而主角我是没听说的Martin,留着披头士发型,仿佛是韦斯.安德森影片中的一个角色。
  
 据说Martin70年代生在纽约,从纽约大学法学院辍学开始单口喜剧表演生涯,俨然是Elliott Tibet的现实复刻版。这群远离好莱坞名利喧嚣的现代Hippies,也令呈现出桀骜不羁的姿态,表现出文化的声色场。
  
 七十年代,"Woodstock"在那些六十年代思潮为幼稚的人听来已是陈词滥调。然后之后的数年间,Woodstock的周年纪念日无人问津,一个又一个八月在平静中来而复往。
  
我想Woodstock是一个有着无数疯癫共鸣,充满勇敢坚定姿态的载体。我们常拿音乐作为时代的佐证,去记录我们拥有的一切。
  
 就像那些音符滑过我们的精神空窗,代替每个时期的自己。Well i ain't no time to wonder why.
  
 Woodstock是一个荒唐庆祝。一祯祯记录音乐节的黑白胶片,每个人脸上自我和自由的直率坚持。一股童真和辛辣并存的幽默氛围呼之欲出。导演毕竟是那个注重细节的台湾男人,亦是要超越自我设限,才能呈现这样的主题,而这份决心热烈和Woodstock的精神也一样贴合。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也许该说,每个人都要有一个Woodstock Dream.
  
 而最近的我也该从一段悲逆中脱胎出来,也许正如那天我看到的那篇分享上所述,我的猫性在渐渐消退。用自己的游离态把心隔离开来,如同从看Hippie回潮一样。
  
 别说永恒,像是阿门。想要安稳,安稳的灰尘。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Taking Woodstock(2009)

又名:胡士托风波(港/台) / 制造伍德斯托克 / 盘点胡士托 / 盘点伍斯托克 / 伍德斯托克风波

上映日期:2009-05-16(戛纳电影节) / 2009-08-28(美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迪米特利·马丁 艾美达·斯丹顿 亨利·古德曼 列维·施瑞博尔 

导演:李安 编剧:詹姆斯·夏慕斯 James Schamus/艾略特·提伯 Elliot Tiber/汤姆·蒙特 Tom Monte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