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讲述的是波伏娃和萨特一生奇特的关系。
西蒙 波伏娃是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者;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家(以及若干头衔)。
电影本身,普通。
也许,讲述传记式人物的电影,多数都没本人更令人浮想联翩。
不过,看完,却引发很多深思。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她们相识于大学资格考试--》相互欣赏——》接着产生契约婚姻:
萨特对波伏瓦说道:“我们签个为期两年的协议吧。两人不必结婚,但又是亲密的生活伴侣,真诚相爱的同时,各自保持着爱情的独立自由。不久,他们又达成了另一个协议,“双方不应互相欺骗,而且不应互相隐瞒”。允许“偶然爱情”,但必须告知对方,不能隐瞒。

自20岁相识于微时到至死波伏娃和萨特彼此格守诺言。
不过,真的是格守诺言 ?还是命运当该如此,我觉得,难讲。

不能不说说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哲学。存在主义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存在主义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让。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

电影讲述契约婚姻,讲得略显仓促。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派,无论是波伏娃还是萨特,都是将自我的存在,存在的自由性放在第一位。
那么对爱情,对婚姻和反思和对自身的成长需要,契约婚姻,其实倒不难理解。(有个前提是波伏娃作为女权运动者,她选择不婚,不育,永远追求独立和自由,但是这一条的前提,又是,她做到能够独立和自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婚姻是一种社会发展,繁衍,经济等等多方面结合体,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性呈现越来越多的矛盾点,目前,像北欧,有50%人口选择不婚。在法国,还有一些人选择亚婚姻,据说,未来社会,婚姻会被废除。

婚姻制度受到挑战,但是,即使如此,男人和女人,那可是两种动物,有根本性的差异,根本性的矛盾。
so,契约式婚姻,要有更深层的基础。
它检验爱情,检验爱,检验精神的契合,经济的能力,检验自我的人性的厚度,质感,而且,很重要一点,恐怕,还要有命运的垂青。

萨特的偏执和自私令波伏娃不得在痛苦中在纠缠十年后解除性关系,很多次,当她们各自沉浸于自我的爱情中,是抱负,自我追求,只有对方才能给与最有利的支持,因此,波伏娃和萨特直到爱情早已不再存在,也无法解除精神上柏拉图式纠缠的关系。
她们死后合葬,但是波伏娃带着她的挚爱的情人的戒指。
他们是精神的共同体,不是爱的共同体。
不过,又如何理解爱和自由。
每个人答案或许不同。
爱解释起来很模糊,但是,爱不能缺少“支撑物” 。或精神,或物质,或肉体,才能构建一个可感知的感情世界。
那么,她们又怎能没有爱?

现代社会呈现多样性,人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改变而减少。网络虚拟生活令人人格双面性,人之间的壁垒加大,现实摩擦更多。。。
任何模式都不可能全然效仿。
但存在主义提供一种思考途径。
波伏娃有一句话:(大意) 我会永远致力于人关系的探索,实践,和改善。
萨特也有一句名言: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每每看到这句话,说不上来,我,为什么总是坏笑。甚至怀疑,萨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嘴角是不是带着一副诡异的笑容呢。
这对崇尚自由的伴侣令我羡慕她的是:她们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们是彼此的大后方。。正如她们倡导的存在主义。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Les amants du Flore(2006)

上映日期:2006-04-16片长:104分钟

主演:安娜·穆格拉利斯 洛兰特·道驰 卡罗利娜·西奥尔 Kal W 

导演:伊兰·迪朗·科昂 编剧:Chantal Derudder/Stanislas Graziani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