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我没有看完,作为我看的第一本跟哲学相关的书,它让我耳目一新,曾给我非常的的启发,但看到后来越看越不是滋味,感觉波伏娃有种奇怪的偏执,于是便转到其它书去了。

这篇半影评的东西是边看边写的,因为不确定全片看完还能记住。《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相当于波伏娃和萨特的“影传”,光就电影记录一点想法。

真是考完试太闲了居然写这种东西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波伏娃

影片中,波伏娃出生在一个可悲的家庭,父亲娶母亲只为最终也没有得到的嫁妆,完全把母亲当做家庭的佣人,波伏娃希望得到父亲的肯定,父亲却只把她当“智力如男人”却不漂亮嫁不出去的耻辱,这样的期待和得到的答复无疑影响她的一生。在波伏娃渴望被男性认可的时候(她渴望被异性认可大概跟父亲的否认有关),萨特充满激情地出现并赞美了她,而萨特又是如此的聪明,让她相信和萨特在一起可以得到不同常人的生活,不同于自己悲哀家庭和女伴的生活,其实这种心理分明是对男人的依赖。

波伏娃一直试图独立,可是只怕自始至终也没能独立,就像上面摘录的那段话一样。我想,要不是女人这个物种就是无法获得感情上的独立,就是只有幸福家庭培养的女人才能拥有真正的独立。

萨特提出爱情合约,即两人是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却又完全自由,他允许波伏娃去找别的情夫,也表明自己需要别的情妇引发写作的激情。或许萨特真是一个天才,对感情的需要确实不同常人,不需要完全的归属和依赖,但波伏娃分明不同,她全心全意地爱萨特,像个普通女人爱别人一样爱着萨特。

萨特为了激情远赴德国,毫无留恋。波伏娃思念之余,和爱慕自己的女学生发生了关系。萨特说:“我一直等待着你迎来一个情夫,没想到是个情妇。”波伏娃看着他:“和跟您之外的男人,我做不到。”

萨特爱上了那个女学生,求之不得。请波伏娃为之连线,波伏娃劝那个女孩:“萨特跟我是一样的,我不想看他不开心。”

这段混乱的情史我原先在别的地方看过,作者刻意渲染了萨特波伏娃的藐视世俗,可真实的情况是,我看到了波伏娃身为一个普通女人的无奈。其实萨特把波伏娃当什么呢?一个世界上仅有的和自己一样聪明的哲学家,她太聪明了,太宝贵了,她是我的,她是我的一部分,一定是这样。我们是一起的,一体的。这并非世俗的爱情,只是一种对同类的需要。但波伏娃把萨特看成了一种希望,一种带自己超脱世俗的希望,于是以女性的特点深深爱上了能带自己过理想生活的男人,爱到了什么地步呢?

“我不想在和您保持肉体关系了。”因为“我藐视嫉妒,可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嫉妒。您爱着别人。”波伏娃应该是想:我爱你,想爱自己那样爱你,但并非像爱恋人那样爱你,这样想来,你爱谁也不会对我造成伤害了。

#继续观影#

看完了,想到今天上午还在苦大仇深地看生化,真是恍如隔世啊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是怪力乱神。太牛的人生总是这样怪力乱神。波伏娃其实只想像正常女性一样过个琴瑟在御的生活,但她的智慧是联系他和萨特最牢固的纽带,她以一种求拯救的心态爱上萨特,然后被这种不太人性化的纽带逼得一步步激发自己的天赋却远离了想要的生活,最终好不容易遇见了想嫁的人,却不敢再嫁了。

其实,他们的关系之所以这样混乱而难解,我认为是实际上有种……这么说吧,他们其实很想找个绝对信赖可以相依为命的伴侣,大概很多人都需要这种安全感,可当年波伏娃三观不正,萨特放浪不羁,所以开始的时候没能取得这样的安全感,以致后面的路越来越光怪陆离。

当时萨特提出爱情合约:我们是对方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存在任何谎言和欺骗,可我们都有艳遇爱情的权利。从这一步起,注定存有普通女性的波伏娃要辛苦一生了。

所以人还是过个简单普通的生活好些。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Les amants du Flore(2006)

上映日期:2006-04-16片长:104分钟

主演:安娜·穆格拉利斯 洛兰特·道驰 卡罗利娜·西奥尔 Kal W 

导演:伊兰·迪朗·科昂 编剧:Chantal Derudder/Stanislas Graziani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