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自:The Japan Times
原文作者:Koari Shoji
(原文链接:http://www.japantimes.co.jp/text/ff20111125a3.html)

男人见到女人,坠入爱河,然后决定厮守余生。然而,如何保证爱情的火花永不熄灭?

哲学家萨特和西蒙•波伏娃也陷进了同样的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是签一纸协议:1)不结婚;2)互相坦白各自和其他人的恋情;3)工作先于激情。

这协议对他们来说行得通吗?以历史和这部电影作证,这个解决方案对他们来说非常不错。

萨特和波伏娃通过建立存在主义学说,进入了哲学界的名誉之堂。他们敢于抵抗传统,反对宗教,耻笑家庭价值,把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巴黎的咖啡馆和酒吧里。他们每天两包烟(影片中烟管几乎不离嘴的萨特印证了这一点),沉迷威士忌,纵溺一夜情。尽管在今天的标准看来不算狂野,但在20世纪30年代过保守主义纵横的巴黎,这对情人的确让人大开眼界。

多年来,哲学学生总是把存在主义与性自由和堕落——穿着复古粗花呢衬衫和铅笔裙进行的——联系在一起,无怪乎萨特与波伏娃至今仍广受欢迎。因此,这部影片只花了不多的镜头在知识的追求上,而更多地把胶卷用来描画这对情人感情起伏的微妙和复杂。

在影片中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萨特和波伏娃对彼此的称呼是见外的;波伏娃总是以萨特的姓来称呼他,而萨特叫她海狸,波伏娃学生时代的外号。但正如导演所描画的,性和性关系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对性的实验态度就和别人尝试不同咖啡之间的调和一样。要称他们为一对令人着迷的情人应该不为过;奇怪的是,电影世界从来没有把他们50年的感情转成一个爱情故事系列,每段时间拍一部影片。

虽说如此,《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在情戏部分的笔墨有时还是稍嫌重了一点。从香奈儿模特转型为演员的Anna Mouglalis扮演波伏娃,她雕刻的性格特征和她优雅、性感的外形与这个以只拥有一套裙子著名的女哲学家有所不符。

在影片中,波伏娃是一个时髦、性感的年轻老师,刚以荣誉学位从索邦大学毕业。普通的男人与她保持距离,但聪明的男人为她着迷,甚至是异常愤世嫉俗的Nizan也被她的迷人魅力所倾倒。她对青年女学生也一样有吸引力,她和一个俄罗斯贵族女儿露米的外遇,最后成了沉溺于爱的萨特所执意要的炽热三角恋的一部分。

卡尔曼的出现,几乎毁了这对情人的关系,但波伏娃把萨特和卡尔曼的故事写入她的第一本小说《女宾》里,通过让世界都读到他们的故事而顺利绕过了这次情感危机。萨特也在他的《理智之年》里写了这段外遇。

这对情人将他们外遇公诸于众的行为更加加重了他们的传奇色彩,影片也展示了陌生人是如何在他们在花神咖啡馆里工作或进行长篇政治辩论的时候经过——希望能说上几句话或者加入到他们的圈子里。

只有一个男人抵抗了他们这个名人文化圈的诱惑,这就是美国小说家奥尔格林:这个给了波伏娃一个戒指(她被埋葬时戴着的戒指),叫她帮他洗袜子的男人。在影片里,他被称为“芝加哥男人”,事实上,波伏娃飞去芝加哥看他,在他家的厨房里像个真正的妻子一样忙活。但最终她还是坚守与萨特的协约,以及她自身的信念,即婚姻对女人来说意味着变成家庭奴隶,以及理智的下沉。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原本是为法国的电视节目制作的,影片省略了很多情节,享有较大的自由发挥度。然而它描绘了一对不可思议的情人以狂热的欲望结合——不为对方,不为家庭安慰,甚至不为职业雄心,仅仅为了追逐他们的想法来活出他们的生活。这份伴侣关系是值得庆祝的。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Les amants du Flore(2006)

上映日期:2006-04-16片长:104分钟

主演:安娜·穆格拉利斯 洛兰特·道驰 卡罗利娜·西奥尔 Kal W 

导演:伊兰·迪朗·科昂 编剧:Chantal Derudder/Stanislas Graziani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