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可以看见新的事件在发生。比如城管打人,然后群情激奋一边倒地指责某一方;当事人如果死了是女儿站出来陈冤;又改口供,谢谢政府……
这好像已经成了中国式突发事件的模板。在一个不能相信独立司法、警察与政府的社会里,在不能辨认谁是真的、不能确定谁在发言的网络中,我们只好乖乖做一名看客、不发言。
不发言。不论是出于厌倦、聪明、坚持,还是反应慢、事不关己任尔东西南北风,K就坐在那里,抽一根烟堵住嘴、看所有人讲话。
可是,他真的沉默吗?这部影片里,所有人都在高喊,用尽声音及其他。科恩兄弟即使换了黑白色,人物还是一样。肥到一直飙汗、黑纱蒙面眼睛瞪圆、或者圆滑诡笑到虚伪、俊俏端然至于邪恶。可是好像《巴顿芬克》里肥佬的宣言“你没有听我讲话”,这些喧哗都被洗掉了,K才是最强有力的叙述者。
我称之为“巫言”。一个谁也不相信,没有理想、情欲、道德判断,老婆出轨不心痛不羞愧,只是诈取一万美元(还是碰巧),到死了也不恐惧,这样的人,在低语。
他没有说喜不喜欢你,你对还是错,他没有想杀你,只是看着你,叙述。
无论其他人在说什么?其他理发师神经质地讲话,律师口里的原理、事实、虚幻……到后来都被过滤。K抢占了一切。
后来,不说话的人总是占优势,好像不说谢霆锋的王菲对比说还爱王菲的谢霆锋。

“每一个人都不知通往何处,我们只是在迷宫里旋转,遇到转角转弯,A或B没什么道理(当然后来乔布斯会说没有什么是浪费的,换句话说就好像民国小说里所批判的女人说一切都是注定)。不过是飞碟临时一回眸,吸引不是指引,了你。”
这是这部电影大致的主旨。概括出来不好玩,而且主人公也说了大半。可是有意思的是,科恩兄弟聪明的是,这段话在律师嘴里说过。
“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切都是测不准的。你所见到的丑恶事实其实只是一段段极其自然人性的合成,事实本质只是虚妄、迷乱。”
如果我一直这么写下去你会觉得恐怖。首席胖子理发师在法庭上打了K一拳,问:“你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可记得之前他去办抵押贷款时自我安慰说:“这些人其实和我们一样,翘着二郎腿。”或者你又可以想起律师也对陪审团说过:“这个人不是什么罪犯,他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深入一点:丈夫在自以为是地精神出轨,他爱上了弹钢琴的纯洁姑娘(当然他并不懂钢琴,每一个姑娘十八岁看起来都纯洁)(画外音,当然,我也不太懂钢琴);妻子呢?她或许也是以同样的理由出轨。
后来,纯洁的女孩为你口交,妻子却自杀了。只有需要希望的人才自杀(所以最后你被人杀死,你早已失掉了一切)。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与其说是现实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命运存在?不如说是,谁才是叙述者?还是,所有说话的不说话的,出轨的没出轨的,最后不过只是固守在自己世界的可怜虫而已。
这也是科恩兄弟一直深入的主题。《巴顿·芬克》即是着力于此,一个没有素材拼命寻找的人一直可以忽视真正的素材——生活。直到生活燃烧。
那一部戏与这一部可以视作同一个事实的两面。芬克是作家,掌握着话语权。他以为自己在看画,最后画却真实显现在生活中。这一部反过来,巫言取代了喧哗。可是即使如此,即使这一次你沉默、你观察、一言不发,生活依旧被忽略,走入不可知,走入注定地恐怖。

如果一直站在这里,不去开拓,你怎么能怨怼生活的宽广与未知。你这缺席的人啊!

记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句话:也许多丽丝也在那里,也许我可以告诉她,这一切,世间难以形容的一切。

如果把这篇文章看完了,反过去看开头可能会说:死的人与打死人的人不过是一样的人。我没办法。

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2001)

又名:绿帽离奇勒索(港) / 找错凶手杀错人 / 不在场的男人

上映日期:2001-10-26片长:116分钟

主演:比利·鲍伯·松顿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迈克尔·巴达鲁科  

导演:乔尔·科恩 编剧:乔尔·科恩 Joel Coen/伊桑·科恩 Ethan Coen

缺席的人的影评

坎
坎 • 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