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6-18

大河唱:一曲长歌给尘埃

《大河唱》:2007年,第一次听到苏阳的时候,我兴奋地把《贤良》推荐给我宁夏的大学同学。出乎意料,得到的回答是:他不喜欢。因为苏阳不是那片土地的原创,只是一种翻版。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这个观点。
“一段说书给命运”
陕北说书人刘世凯是我在片中最喜欢的角色,他有着书段中的狡黠,也有生活中的悲凉,西北评书在他演绎中更加天马行空,没有拘泥墨规。但是他的生活在几位传统艺人中最为落魄,丧妻,病痛,孤独都没有击垮他,他有深深埋藏的痛和泪,却给人展现的是轻描淡写和喜笑颜开。用戏谑化解开豁达,这正是书里的智慧和启示。唯独有两处,女儿出嫁的眼泪,和病重二姐来探的眼泪,让人仿佛看透了骨髓和魂魄,岁月施于的沉重感,远远不止和艺术相对应的物质及金钱。相对于其他三位传统艺人,刘世凯的戏份最为浓墨,也和苏阳的交流最为生动。
“一声秦腔给神明”
西府秦腔班主张进来是我在片中最喜欢的角色。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运,一群人有一群人的生活。作为一班之主,他需要把艺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不然连“老婆子也不跟他干”。从他对待艺术的严苛中,可以看出他对仪轨的尊重,对待流行娱乐的不屑中,可以看出他对秦腔的自豪,对待演出的规矩中,可以看出他对传统的继承。西北特有的怪话,和耿直的性格形成了人物的维度,使他丰满无比。特别是被炮烙完,满脸灰躺在案板上缓的时候,一条板带盖住脸,絮叨了半天,最后从嘴型里挤出无声的“rnm个批”,这就是劳动人民该有的样子。他和苏阳交集几乎仅限电视上演出的内外,但苏阳说他很有名,我经常去看他唱戏。
“一场皮影给故土”
环县皮影艺人魏宗富是我在片中最喜欢的角色。他前后经历了城市和农村二元化的断裂,以及文化需求的鸿沟。城里孩子看皮影时的错愕,把皮影道具认成糖人的天真,演出方一再告诫皮影需要创新的无奈,都使皮影这门艺术前途未卜。环县的皮影在全国都是可圈可点,可连他们自己都说不要让孩子学,养不了家糊不了口。糊口的还得是家里的地和天上的雨,艺术是一种十里八村乡亲的需求,更是作为传承者的担当和责任。所以他很释然,农村一两天不花一分钱都活,城里一天不花钱就没法过。但是各有好处。城里不能给予的,故土始终在接纳和抚慰。
“一首花儿给爱情”
河州花儿艺人马凤山是我在片中最喜欢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凤山是和时代最为接近的。他的祖屋被退耕还林,他开起了网上花儿直播。这是新一代传统艺人的改变。就像他身为最为传统的伊斯兰教信仰者,依旧无怨无悔,不顾闲话的热爱花儿,歌唱爱情。他不认为这是离经叛道,这,只不过是歌唱生活。
“一曲长歌给尘埃”
苏阳从2016年开启了“黄河今流”艺术创作计划,把他多年来从黄土塬,黄河水中寻觅的,挽回的种种西北传统艺术的碎片,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修补和再生。这也是《大河唱》这部电影的起点。影片中,苏阳自己回应了对于原创和翻版的对撞。他说就是一个字:今。今天的我们如何去接纳传统,聆听从前,审视古祖。我觉得还有一个词:河流。河流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都已经失去了置身其中的境界和境遇。传统艺人无论搭台唱戏,还是流动演出,甚至网上直播,他们的受众不会变。如何把这些东西捡拾起来,让当代人俯身下去。其实,一段段几乎消失的花儿,秦腔,尕调,变成电影里的《贤良》,《黑骡子》,《胸膛》,《珍珠卷帘》的摇滚,从一句句仿佛自说自话的唱词,到年轻受众的口口相传,从一个个脸上沟壑纵横,布满沧桑的老者听众,变成音乐节上,摇滚现场,媒介内外为之迷醉和疯狂的乐迷,已经说明了一切。艺术的创新不是形式的创新,是精髓和灵魂的升华,所有的介质只不过是迎合时代的工具,对于艺术本身的图腾式,原生性崇拜,变成了今天当下的一种生活态度和音乐信仰。你听,那些现在依然广为传唱的苏阳,那些旋律和歌词,还是老样子,但是宛若涅槃,传遍四方。
苏阳说:中国文化中,有的东西有哈数,有的东西没哈数。就像气口不能变,旋律没定式。就像生活,唱念做打有教科书,吃喝拉撒全看自己。多少年来,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但是传统慢慢变成了非遗,落得无人喝彩的境地。对于传统艺术的保护,绝不是非遗名号就能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政策和资助并不能带来艺术的新生,而是需要土壤,需要水和光。当西北高塬上的一粒尘埃,卷起哥伦比亚的一阵旋风,你才配得起传承和创新,否则全是扯淡。
当《珍珠卷帘》从苏阳和刘世凯哼唱的小调,一瞬间摇滚起来的时候,我眼泪没忍住。从影片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到他走的这条路有多么难,有几处镜头充满了疲倦和无奈。“我们的生活就是工作喝酒”。有多少人不是这样的境遇和当下呢?好在,你们还有坚持和不懈,还有热爱和追求。路再难,希望你还是能坚持下去,你依旧是我的最爱。

大河唱(2019)

又名:The River in Me

上映日期:2019-06-18(中国大陆)片长:98分钟

主演:苏阳 刘世凯 张进来 魏宗富 马风山 

导演:柯永权 杨植淳 和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