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双鱼草(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90509757/

我认为《遗传厄运》是一部非常耐人咀嚼的片子,原因之一在于它是一部由细节和隐喻组成的电影。我在初次观影后,觉得其中有很多隐线没有被重视,但于情节铺垫和呼应十分重要,于是忍不住又回到片头来重新细看,然而,即使反刍多次,有些逻辑链条依然无法连接,自圆其说。尽管如此,反复观看和琢磨本身就很有趣味。

一、剧情解疑

首先我想谈一下剧情方面的疑点。

第一个问题是,片中提到召唤魔王拜蒙成功后,需要找到让拜蒙附体的容器,而且必须经过一套仪式后才能将拜蒙锁定在容器之中,同样,若想实现容器的转换,也需要进行仪式来解锁。那么,实现拜蒙的召唤和锁定容器及解锁的仪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通过影片叙述,我们能发现仪式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斩首”。影片中最早出现的斩首,是查理用剪刀剪下了鸽子的头。


据相关影评分析,查理在降生时就已经被拜蒙附体,而剪断的鸽子的头后来也出现在了查理的画本中,而且,鸽子头上戴上了王冠,这是魔王拜蒙的标志之一,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斩首”与“锁定”及“解锁”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附体。在影片中拜蒙附体的状态非常怪异,与我们在许多影片里见到的附身并不相同。《火影忍者》里大蛇丸不断更换容器寻求长生不老,但他的主体意识从未遇到容器的妨碍,仅仅是同样的灵魂不同的皮囊。而在本片中,尽管查理是拜蒙的附体,但是拜蒙在查理身上的显灵是忽隐忽现,似乎拜蒙的意识与查理的意识是浑然一体且如未成年孩童般懵懂无知,这也许跟拜蒙一直追求男性容器而不得有关。拜蒙在片中的出现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具实体,第二是不具明确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不具实体,是拜蒙在脱离容器的状态下几乎很少出现,但是,它真的出现过,表现为片中那一点倏忽而逝的蓝色闪光,而这种蓝色闪光在片中至少出现过三次:


注意看屏幕左边


注意女主头部两侧

注意人的左腿边
而且,要特别注意这几次蓝色闪光出现之前,都有人被“斩首”了,第一次出现前女主母亲的遗体被“斩首”,第二次出现前斯蒂芬被“斩首”,第三次是女主将自己斩首。说拜蒙之灵不具有明晰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是因为片中拜蒙之灵总是处在被召唤和被引导的过程中,它需要自己信徒的帮助。举例来说,查理之死显然并不全是拜蒙自己找死,查理撞死的栏杆上刻有拜蒙的印章,这应该是拜蒙信徒的幕后所为,查理之死是事先预谋的。而且,即使在影片结尾,被拜蒙成功附体的皮特从草地上醒来,他依然表现得非常茫然,依靠着信徒的召唤来到树屋,这时,他的信徒为他戴上王冠,还对他进行着安慰,并且告知,他,查理,已经摆脱了女性的容器,成为了真正的男性,而这时,他终于可以真正指认自己为拜蒙。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女主为什么要让查理参加party?这是她有意为之?我想,尽管前面说拜蒙之灵缺乏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这不代表它不具有潜意识,它不仅局限在查理体内,在来到这个家的多年之间,它弥散在这个屋子的角角落落,而女主的意志则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拜蒙的影响。

综合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魔王拜蒙被召唤成功后,拜蒙之灵会自动找到附近最脆弱的肉身作为过渡容器,而要将拜蒙之灵真正锁定在一个容器中,必须要将召唤之媒介斩首,而要将拜蒙从容器中解锁,必须将现有之容器斩首。那么,可以进一步推想,女主的母亲扮演的正是将拜蒙召唤出来的媒介,并且她想努力把召唤出来的拜蒙引向自己的家人,女主的哥哥首当其冲,结果被逼自杀,随后,女主母亲又盯上了女主的第一个孩子,即皮特,但是遭到女主的严拒,使她无法靠近皮特,女主也因此感到内疚,所以后来生下女儿查理时,她将查理交到了母亲手里,而母亲虽然对查理的性别表示失望(因为拜蒙希望自己能得到男人的身体),但还是紧紧抓住了查理,甚至亲自喂养。直到女主母亲去世,她的尸体被挖出来(具体是谁挖的有待讨论),且被切去了头,完成了“斩首”仪式,这才将拜蒙之灵牢牢地锁在查理身上。而查理被斩首后,拜蒙从查理体内解锁,女主在乔(拜蒙信徒)的引导下成为了召唤拜蒙之灵的媒介,同时成为拜蒙过渡容器的一部分,她本想牺牲自己阻止拜蒙,但却无意中害死了老公,在悲痛欲绝之际成为了拜蒙的过渡容器。随后,被附体的女主将皮特逼入阁楼,以进行最后的转生仪式。


在影片结尾的树屋中,我们可以看到之前影片中出现过的所有与拜蒙转生有关的事物,笼中关着鸽子,塑像上插着查理的人头,斯蒂芬被烧焦的无头身体与女主的无头身体,他们作为拜蒙转生的过渡,最终都拜服在拜蒙脚下。谈到这里,有一个残留问题,即女主的丈夫——斯蒂芬是如何参与拜蒙转生的?为什么女主第一次焚烧查理的笔记本会让自己自燃,但第二次焚烧笔记本自燃的却是查理?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重新梳理一下拜蒙之灵在影片中出现的线索及去向。我想要明确的是,在拜蒙寻找容器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召唤阶段,即由拜蒙的信徒将拜蒙从上一个容器中解锁出来,并引向过渡容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一个容器被斩首之后,拜蒙之灵被解锁,但没有被立即锁定在下一个容器之中,而是先找到一个脆弱的身体作为临时的过渡容器,此时拜蒙之灵就像那倏忽即逝的蓝色闪光,处于游移的不稳定状态之中。接着进入第二个阶段——锁定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想实现拜蒙之灵的锁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召唤媒介要被斩首,第二,将要被锁定的容器在被附体之前要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这一点从图一中可以得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查理出生时本身就处于十分脆弱的幼婴状态,加上女主母亲的引导,她很快被拜蒙附体。但是,由于作为召唤媒介的女主母亲尚未被斩首,所以拜蒙并没有完全锁定在查理体内,而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附着状态”,直到女主母亲去世,其尸体被挖出斩首,这时拜蒙之灵才真正锁定在查理体内。随后,在女主冥冥之中的策动和教徒的幕后引导下,查理被斩首,拜蒙之灵解锁,进入游移状态。随后,信徒乔引导女主,让女主在自己家和丈夫斯蒂芬及皮特一起进行召唤仪式,成功地召唤出查理——即拜蒙之灵,这时,拜蒙之灵仍处于游移状态,但是,由于被召唤时女主、斯蒂芬和皮特同时在场,这就使他们三人全部成为召唤媒介,拜蒙之灵同时附着在他们三人身上。随后,女主第一次焚烧笔记本,发现自己会自燃,也许这是拜蒙之灵发出的警告,因为它不希望女主被“斩首”(自燃可以理解为“斩首”的一种形式),她还有别的用处。随后,女主第二次在丈夫斯蒂芬面前焚烧笔记本,拜蒙之灵让斯蒂芬瞬间自燃,作为召唤媒介他被“斩首”,而目睹这一切的女主陷入彻底的惊恐和绝望,这时,她十分脆弱,锁定拜蒙之灵的两个条件全部满足,拜蒙便锁定在了女主身上。最后,在阁楼内,女主作为召唤媒介被“斩首”,拜蒙之灵又被解锁,下一任容器皮特被吓得从阁楼窗户跳出摔在草地上,满足了脆弱条件,这时,拜蒙顺理成章地被真正锁定在皮特身上,转生仪式正式完成。

二、镜头分析

恐怖片的视点镜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以非人的角度和运动方式营造出一种“鬼视角”,比较典型的就是“漂移”和“穿墙”,这两种镜头效果在本片中都有表现:



还有一种常用的拍摄方式,即恐怖出现的地方往往与主人公视角方向相反,所以,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不容易被吓到,因为他们总能凭经验预测到“鬼”会从屏幕的哪个地方钻出来,诀窍就是往主人公视角的相反方向看去,一般都会有意外发现,而比较厉害的恐怖片就是能够做到让观众想不出“鬼”会从哪个地方突然出现,比如《午夜凶铃》中贞子从电视里爬出来,《咒怨》中从被窝里探出的鬼脸,类似这样的设计都非常经典,也非常缺德,因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屏幕,而被窝往往是胆小者的最后庇护,这样的阴影一旦成形往往很难消散。而在本片中,类似的镜头也不少:






相比正面面对恐怖的出现,这样的镜头会更容易给观众留下后遗症,因为它即使在影片结束之后,也依然在提醒人们:也许在你的视域不及之处,可能就有某种恐怖的东西一直在窥伺你,甚至就与你近在咫尺。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人们就开始疑神疑鬼,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夜晚蜷在被窝里捂出一身冷汗。而在我看来,本片最恐怖的镜头莫过于开始:


本片的开始镜头锁定在窗外的树屋,试点镜头是从窗内往外看,然后,镜头开始摇移,同样是一种诡异的漂移感,接着,镜头中出现了房间的摆设,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间工作室,桌子上摆着模拟真实建筑的微缩模型,然后,镜头停止摇动,开始向前推移,逐渐锁定在镜头中央的一幢模型上,接着,镜头继续推进,我们似乎以为这是对模型中一个房间的特写,或者说,此时我们以为镜头与模型的距离非常近,达到了特写的程度,但忽然,房间的门被推开,斯蒂芬走了进来,我们又恍然大悟,原来镜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换成了实景,镜头与拍摄对象的距离瞬间变成了中近景的视点镜头,而此时,导演已经把本片的主题之一埋在了镜头之中。

三、主题探讨

在一般观影经验中,如果镜头中出现了镜子、画框中的画框和明显的相对位置对比,我们往往要予以特别重视。本片的开场镜头就是如此。首先,它是一个空镜头,房间里并没有人,那么,视点镜头的视点发出者是谁?答案是,并没有人处在摄像头的位置上。那么,是谁在看?我们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有可能是暗指这个家庭一开始就处于拜蒙教信徒的关注和监视中,也可以是在冥冥之中拜蒙之灵在看。而我认为,不管是谁在看,开场镜头是一个典型的无人在看的空镜头,这种空镜头在提醒我们,有一种外在的、超越认知的力量在窥伺着,统御着一切,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只不过是被监视和操纵的对象。(我们可以将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索拉里斯)》的开场镜头拿来做对比,这部影片的开场也是空镜头,寓意也与本片相类)

随后,导演又将影片主题“书写”在镜头缝隙之中:


黑板上清楚地写着:“主题,逃避命运。”所以,非常显著地,我们可以把全片看成是女主一家试图逃避,或者是抗拒所谓的“遗传厄运”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结局无疑是悲剧,对此,导演在影片前半部也给出了“明文注解”:


片中的这段字幕简直可以直接拿来形容女主一家:“如果所有事情无法避免,这意味着夺走了人们的希望,他们从未有过希望,因为他们就是毫无希望,他们就像是,可怕绝望剧幕中的小卒。”而对这段话的镜头表达,就是本片的开场镜头,女主一家身处画框中的画框,他们就是受人监视和操纵的对象,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魔教教徒始终在他们之上,而在教徒之上,还有拜蒙之灵。(此处让我想起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世界旦夕之间》,主人公竭尽心力试图寻找真相,摆脱控制,结果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处在三重模仿的第二重中的一个普通的数据单元,连同《飞向太空》,这两部科幻电影揭示出了人类在面对超越自己认知的无法反抗的力量与压迫时表现出的恐惧、脆弱和无力,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惧较之恐怖片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片的主题除了与“逃避命运”有关,也许还有一个,那就是——关于爱与责任的家庭神话的破灭。在影片一开始,我们知道,尽管女主对于母亲的去世并没有表现得那么悲痛欲绝,但是她实际上深爱着母亲,母亲的去世让她觉得“一切都毁了”,而通过女主发现母亲留下的短信,我们觉得,女主母亲实际也深爱着女主,只不过背后有某种难以言明的苦衷。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发现,所谓“遗传厄运”的始作俑者,就是女主的母亲,但我们也许还要试图站在女主母亲的立场上想,她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首先,我们可以确定,通过召唤魔王拜蒙,女主母亲在教内享尽荣华和威望,这在影片中是给出解释的:


“咒法师享尽荣华富贵”
而且,在母亲留下的相册中,有一张母亲身披婚纱被众人围绕的照片:


并且,在影片的结尾,树屋的墙壁上挂着女主母亲的照片,注意照片下面的注名:“Qeen Leigh”



而在影片开头出现的讣告上,我们能够看到女主母亲的全名是:Ellen Taper Leigh!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作为最初召唤魔王拜蒙的媒介,女主母亲在教内的地位是:女皇,拜蒙之妻!所以,我们进一步可以知道,女主母亲在短信中提到的“奖赏”,就是魔王拜蒙给予教徒的恩赐:知识,荣誉,财富和密友。


而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传说中,拜蒙在艺术技艺方面也有颇高造诣,而从女主母亲能够绣出华丽图案的坐垫看来,女主母亲在艺术技艺上也得到了拜蒙的馈赠。现在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难道女主母亲为了得到 魔王拜蒙的馈赠,而不惜以毁掉自己家族所有成员为代价吗?也许不完全是。从女主母亲留下的短信来看,她提到:“我们的牺牲在奖赏面前一文不值。”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女主拥有制作惟妙惟肖的微缩模型的才华并以此为生,查理拥有绘画的天赋,这些都可以看做得自拜蒙的馈赠遗传,也许女主母亲认为,自己虽然牺牲了家人,但是相比于拜蒙所馈赠于她及其家人的东西,这种牺牲不值一提。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女主母亲所谓的对于拜蒙馈赠的重视及感激更多出于身为拜蒙教徒的宗教狂热,她与自己的家人之间没有正常连接,她所谓的对于家人的爱和奖赏,对于家人自身来说是一种绝对的诅咒和苦难,因为她的家人不是教徒,而且家人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拜蒙教徒。也许从母亲的角度看,让自己及家人成为拜蒙转生的过渡容器是莫大的幸福和荣誉,而对于始终被蒙在鼓里的女主和家人而言,他们没有知情权,更没有协商的余地。女主一直努力尝试去修复和维护自己与皮特及斯蒂芬的关系,她时常强调自己对于家人的爱,为了家人她不断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自始至终,皮特与女主的关系一直紧张,斯蒂芬也与女主渐行渐远。而查理,则当着女主的面说自己怀念外婆。女主爱家人,并想保护家人,但一方面她的努力没有收到家人的回馈,另一方面,这种愿望反而成为使她受到教徒诱导的动因,连对家人的爱与保护欲都成为被利用的对象,成为造成厄运的导火索,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遗传厄运Hereditary(2018)

又名:宿怨(台) / 祖孽(港) / 厄运遗传

上映日期:2018-01-21(圣丹斯电影节) / 2018-06-08(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亚历克斯·沃尔夫 加布里埃尔·伯恩 托妮·科莱特 米莉·夏普 

导演:阿里·艾斯特 编剧:阿里·艾斯特 Ari Aster

遗传厄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