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日本电影学院奖,被一部片子包揽了六项大奖,而且都是重量级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
导演是枝裕和,日本青年一代最不可忽视的导演。
他是世界级电影节的常客。《距离》《无人知晓》《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四部代表作品,均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尽管未能斩获大奖,但也创下过历史记录——《无人知晓》年仅14岁的主演柳乐优弥,凭借这部作品成为了戛纳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男主角。
在日本奥斯卡上大杀四方的作品,就是是枝裕和的新作《第三度嫌疑人》。该片同样登上了国际大奖的舞台,得到第74届金狮奖最佳影片提名
片名乍一看很难理解,其实是指围绕真凶动机与犯罪事实与否的三次反转。
《好莱坞报道》给出好评:“虽然不像《比海更深》,有着日本导演对家庭题材敏锐细致的观察,但在思想的澄澈与画面的精致上,它表现了是枝裕和一贯的高水准。”
与其在官方评价上获得的好口碑相比,观众的反响不容乐观。
IMDb6.8分,豆瓣评分7.0,评价以绝对量集中在三星四星。
如果说,造成这样评价分化的原因,有可能是文化隔阂造成的,那么日本雅虎电影的评价则更能说明问题。
3.6的评分,其中大部分好评给了“配役”一项,即演员表现,而这也是国内观众大为赞誉的一点,“物语”(故事)则以较小的差异五项垫底,看来本土观众也并不喜欢它的故事。
故事为什么这么不讨喜?因为作为一部悬疑片,它把案情讲得模棱两可,不清不楚。
依靠嫌疑人推翻供词制造反转的悬疑片
=====剧透预警=====
主角是律师重盛(福山雅治饰演),他要为他的委托人——一个供认不讳的杀人犯三隅(役所广司饰演)辩护,最大限度减轻他的刑罚。
三隅被指控杀害的是他的老板山中,他在河边将其杀害后盗走钱包,并一把火烧了尸体。
开头三隅火烧尸体。
这位委托人极其麻烦,他不仅不断推翻自己的供词,还会在不知会律师的情况下向媒体爆新料,第一任辩护律师摄津疲于应对,没办法才请来了重盛。
前面提过,《第三度嫌疑人》的意思就是,这起案件的作案动机和真实与否的三次反转。
最开始,他说,他杀害社长的原因需要钱去赌博。重盛问,喝酒了吗,喝酒前想杀的还是喝酒后想杀的。他答,喝酒后一时冲动。
摄津一脸已经见怪不怪的表情,淡定问:“咦,上次问你的时候,你不是说‘很久以前就想杀他’?”问到最后,还浮现出嘲讽和无奈的笑。
三隅无辜又茫然:“是这样吗?”
摄津:看吧,开始精分了。
经过一番调查,重盛决定把辩护方向定为“杀人与盗窃”,推翻检方“抢劫杀人”的指控,因为“杀人后顺走钱财”比“为钱杀人”罪孽轻,杀人的理由则往工资纠纷上推。
注意这里的用词:推。
重盛并不关心真相如何,动机、真凶、嫌疑人的内心世界,一概不是他这个辩护律师需要了解的。
只要在成功率高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是他这个律师的实力表现。
重盛用过来人的神色教育后辈。
本来胜券在握了,重盛却被精分怪三隅的突发行为,打了个措手不及。
第一次反转来了,三隅的供词从激情杀人变为受到委托的计划杀人。
三隅自作主张向媒体爆料,杀人行为是受到了社长夫人委托,目的是骗保险。
虽说对这种擅自决定的行为,重盛感到头大,但出现了个主凶,更有利于辩护了,经验丰富的重盛不带任何被戏耍的情绪,火速展开新方向的筹备工作。
检方对他这种唯利是图罔顾真相的做法不以为然,重盛像听到笑话一样笑了。
左边后辈的表情耐人寻味。
重盛在调查中发现,受害人山中的女儿受到父亲性侵,且和三隅关系匪浅。
第二次反转是因为重盛,他打算再次变更方向,由受委托杀人变成了为正义杀人。
山中的女儿咲江承认了一切,并表示愿意为了减轻三隅的刑罚,揭开自己的伤疤。
重盛推测,三隅因为30年前就犯下过杀人罪,而被女儿疏远,他将咲江当作女儿的替身,产生了移情心理。于是,为了解救咲江,他杀了山中。
第三次反转紧随而至,三隅忽然满含热泪,说他没有杀人。
从容澄清到激动自证,这一段役所广司的演技很养眼!
他说,警察告诉他不承认会判死刑,承认了还有希望判无期,摄津也如此诱导。
他多次说谎,让重盛已经难以接受这样的重磅消息,但一路以来的调查,隔着时光见证了他对女儿的牵挂,通过咲江感受到了三隅内心的纠葛,他已经开始相信这个人有苦衷,开始同情、理解三隅。
矛盾来了,在公开承认凶杀之后再反悔,将对辩护极为不利,不仅没有希望翻案,还可能直接判死刑。
但三隅激动地坚持,他没有杀人。
两人贡献了本片最有张力的场景之一,隔着玻璃,重盛的内心撕扯、三隅的无助孤独,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撞击。
“你是我的委托人,我尊重你的想法。”
三隅突然执着于真相了?不一定。
重盛问:你是为了不让咲江出庭才改的供词吧?
三隅没有给出肯定回答。
抢劫、财产纠纷、受委托、替天行道、没杀人,五个可能性,最后真相如何,是枝裕和没说。
一部悬疑片,有悬念没收尾,绝对是不正常的,大多数对故事的不满就来自于此。
针对留白与社会问题探讨,评价两极
是枝裕和结尾的留白,目的或许是让观众把关注力从案件真相转移开,转而关注他大力铺垫的那些命题:法律、人性、生命的价值……
比如在重盛说可以把动机向工资纠纷上推时,对于仇杀比为钱杀人罪更轻,助手感叹:“法律真是不可思议。”
重盛的表情一副习以为常、理所应当。
比如关于杀人犯该不该死、性侵女儿的父亲该不该存活于世,三隅、重盛、后辈律师等人各自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那种人不存在,你说的没有被生下来才好的人。”
面对这些,中国观众内部的评价,就像日本奥斯卡和日本雅虎用户一样,分化成意见完全相左的两极。并且,这种分化呈现出了奇特的现象:把它贬到地心的,多数也下不了狠手,给了三星;夸上天的,多数只给四星,无法豪气地打个五星满星。
没有明确结局——
讨厌的说:悬疑片失格,故弄玄虚!
喜欢的说:重要的是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表达清了。
节奏慢——
讨厌的说:拖沓,快睡着了。
喜欢的说:高级,徐徐渐进。
最好的评价和最坏的评价,同时给了这部影片。
片子到底怎样,倒不是没法评价。
既然是社会派悬疑,就从社会派与悬疑两点看
的确,诸如“人性”一类的高大命题,总是被拿来给糟糕的故事遮羞,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式带出高端的概念,却没讲好一个故事,那么这个东西既不深刻也不精彩,差评是必然。
首先,《第三度嫌疑人》的故事表现,前面已经说过,作为悬疑片,它不清不楚的结局令人不满。
但也有精彩之处。一个说谎精,连面对自己的律师都不坦白,律师与被告人、律师与检方,两方的冲突都足够精彩。
接见室最后一场戏,重盛和三隅重影对话是本片广受赞誉的画面。
更何况,如果故事的悬念制造得不好,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对于模糊的结局感到愤怒。
可以说,在故事上,它成功勾起悬念,制造了足够的矛盾,但最后的收尾不如人意,这是个硬伤。
这里要分清“没有真相”和“不讲出真相”的区别。
悬疑片无论有多少次反转,最终应该要有一个真相,哪怕这个真相最终没有直接讲出来,也会提供了大量线索供观众讨论、推理,并得出一个相对广为认可的共识。
《第三度嫌疑人》不是,它如果暗示了一个结局,哪怕在观众中激起唇枪舌战,它都履行了一个悬疑片的义务,但“没有真相”则是悬疑片失格了,不怪那么多观众觉得故弄玄虚、暧昧不明。
故事说完,那么问题只剩一个:内核够不够有料。
一般来讲,内核表现得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出少有人思考的问题,一种是把常理讲得扣人心弦。前者在于先见和睿智,后者在于观察和细腻。《黑镜》备受好评的故事多属于第一种,是枝裕和一贯属于第二类。
《第三度嫌疑人》是是枝裕和的转型之作,此前,他的作品以家庭片居多,并且以其温柔治愈的风格、细致入微的体察、毫无匠气的叙事,在家庭片中自成一派。
他的故事都很简单。
《海街日记》讲述的,是三姐妹接纳并养育出轨父亲与小三的女儿,四个人的日常生活。
《比海更深》的主角是一位落魄中年作家,因为贫穷妻离子散,在一次难得的团聚中,一家人的感情再度碰撞,最终又回到各自的生活中,似乎什么也没改变,而生活在继续。
他的故事也沉重,但沉重得接地气。
《海街日记》,以父亲的死开始,邻居的死结束,关于人生的思考,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升华,一部电影像人的一生,走到最后一切都澄澈轻盈。四姐妹感叹:(爸爸)这一生过得真好。深刻吗?不深刻,但多数人的一生就是沉重又稀松平常。
《比海更深》的主角设定,注定了基调是人活一世的辛苦,是种种力不从心,也仍然是是枝裕和式的举重若轻,把一个严肃、悲天悯人的话题落在了轻巧的携手家人继续普通的生活。
转型,转的是题材,但导演的思想与表达方式是很难改变的。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创作者,是枝裕和在《第三度嫌疑人》里毫无意外地注入思考,这回不同的是,他没法再做他擅长的举重若轻。
人性、死刑、法律,个个都不是可以落到地的东西,它们一旦被提及,必然走向严肃、深沉。
有没有天生该死的人,性侵女儿的父亲,法律和人情的平衡,他抛出一个又一个概念,但在任何一个普世问题上,给人带来全新的思考。
这些都走出了是枝裕和的舒适区,结果是枝裕和失败了。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没结局的《嫌疑人X的献身》。
不是,《嫌疑人X的献身》的沉重到底来源于最日常的情感,我们想到的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是枝裕和是杨德昌的推崇者,纪录片导演出身的他第一部作品就是关于杨德昌,他也不止一次表达过对杨德昌的崇敬。
是枝裕和执导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真的很棒。”

“80年代,我大学毕业时,正好是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杨德昌的《恐怖分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出现的时候,他们的电影出类拔萃,我感到他们作为亚洲导演,竟然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而当时在日本的同时代,并没有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导演。当时受他们的影响很大。”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用一个杀人案,带出一幅社会画卷。
《第三度嫌疑人》也想用一个杀人案,勾勒出日本社会的种种面貌。
可惜,不了解那个年代台湾的人,看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脑海中有了画,不了解日本的人,看完《第三度嫌疑人》,却说:“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死刑、法理与人情、性侵,这些哪一个地方都会有的思考,是枝裕和既没有针对一个普世的问题给出全新而冲击灵魂的答案,也没让它落到日本的根。
种种不佳的表现,直接体现在观众的评价上。
不满模糊结局的。
因为人性等宏大命题没有做到以上说的两点——全新思考或落地生根,观众根本不买深刻的账。

当然,也有人难以掩饰对此片的喜爱之情。
有人偏爱是枝裕和表达些什么的初衷,有人认可是枝裕和的观察和共情能力。
这也不是全无道理。在表达内心世界和观察共情上,是枝裕和发挥得很好,只不过这些主要体现在了家庭部分。
《第三度嫌疑人》的家庭部分一如既往的突出,用一个简简单单的明信片撑起了全局。
重盛的父亲是个法官,30年前三隅犯下的案子,正是重盛的父亲审判的。三隅在山中案之前,给重盛父亲寄去了明信片,上面描述了他与女儿在雪地玩耍的场景。
三隅寄给重盛父亲的明信片。
然而他的女儿早就离开他了。与他一起雪地玩耍的,是被他当作女儿替身的咲江。
咲江与三隅没有一场对手戏,但一方愿意为对方剖开伤疤上庭作证,一方为了不让对方被架到舆论的解剖台上,自愿走向死亡。
其中,还有不少关于咲江与隐忍的母亲的冲突,咲江对父亲的恨意表达,也令人动容。
可以说,是枝裕和难以掩盖他在其他严肃问题上的无力,但却用他最擅长的家庭部分,挽救了整部电影。糟糕的是,他最想表达的是前者,以至于整部电影的观感十分割裂,好的地方真好,差的地方也真差。更糟糕的是,这是一部悬疑片,最出彩的地方却是家庭伦理。
值不值得看需要你自己判断,只能说,从观影过程到观后回想,整个人都被是枝裕和不稳定的表现,折磨成了一个精神分裂,那些不忍狠批的三星和不敢可劲儿夸的四星就是证据。

第三度嫌疑人三度目の殺人(2017)

又名:第三度杀人(港) / 第三次杀人(台) / Sandome no satsujin / The Third Murder

上映日期:2018-03-30(中国大陆) / 2017-09-05(威尼斯电影节) / 2017-09-09(日本)片长:124分钟

主演:福山雅治 役所广司 广濑铃 满岛真之介 市川实日子 松冈依都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第三度嫌疑人的影评

Laraine
Laraine • 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