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电影”播客着重推荐小众、冷门或LGBTQ和口味奇特电影的栏目[彩虹屁]终于迎来了第一期。来听我和大学同学、同时也是影像创作者的见凡一起聊一部讲述深柜青年忧愁心事的冷门佳片《沙滩鼠》。

微信公众号:《沙滩鼠》:深柜青年的忧愁情事
喜马拉雅:《沙滩鼠》:深柜青年的忧愁情事
网易云音乐:[彩虹屁]《沙滩鼠》:深柜青年的忧愁情事

节目导航

01:40 豆瓣评分只有6.6的冷门佳片

《沙滩鼠》是美国女导演Eliza Hittman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于2017年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影片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深柜美国青年的忧伤情事。

影片在豆瓣的评分只有6.6分,大约六千多人标记,可以算是一个冷门片。但我和见凡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见凡为了这期播客还特意二刷了一遍。

影片本身作为一部典型的同志题材的电影,却并没有把叙事重点放在通常会被戏剧化处理的“深柜”元素,并且主角“一边交着女朋友又一边私下出来约男人“的行为被许多观众所不齿,影响了它在豆瓣的口碑。但如果就把他当成是一次深入的“人物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可看的东西还是非常丰富的。

05:57 男主角的脸是最大的宝藏

说到这部影片最让人喜欢的地方,见凡首先就提到了男主角的选角。扮演男主角的演员是来自英国的Harris Dickinson,他拥有一张天生就极富电影感的面庞。在这部着重人物内心细微变化的电影中,他的脸和表演提供了大量值得被观看的细节。Harris也凭借此片实现了演艺生涯的突破,之后频频接到其他著名导演(比如多兰)和大片(最新一集的《王牌特工》)的片约。

09:09 沙滩鼠的意思是沙滩上无所事事的男孩

影片很大的篇幅展示了男主角和几位所谓的“狐朋狗友”整日在海滩上以及周边地区游手好闲的生活。为了寻求真实感,导演在其它几位配角上都选择了素人出演,这也引起了我和见凡的注意。我们发现其中一位配角的脸庞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男主角和这几位男性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真正的交流不算多。所以我认为导演大概是把这几个配角当成环境的一部分来处理,从而衬托男主角非常封闭的心理空间和人际空间。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灵魂的故事。

16:19 这个导演对人的脸是非常贪恋的

结合对导演其他两部长片作品的观察,见凡认为对人物脸部的贪恋是导演Eliza Hittman一个很大的特点。首先直接体现在她的电影以特写镜头为主的景别设计上。其次她对于人物所处环境的虚幻处理,更加剧了对于人物本身尤其是面部的关注。

结合导演在声音处理上的精神化特质,最后营造出的视听效果是让我们感觉离角色的距离非常近。

导演本人的选角思路也证实了这一点,她在选择《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女主角(同样也是素人)的时候,第一次试镜就没有用任何剧本,而是带着摄影师去拍了很多女演员做日常事情的画面,着重关注她本人的状态。

22:59 “野战”段落的视觉处理既直接又隐晦

在影像处理上,给见凡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出来约男人在外面“野战”的段落。影片采用了一个微弱的正面光来拍摄这些夜晚的段落,造成了一种直接而又隐秘的双重奇妙感觉。直接是因为单独一个正面光,将人物皮肤的质感都暴露了出来,不加其他光源的修饰。而隐晦是因为光的亮度又很弱,环境几乎被处理成全黑,只能偶尔看到一些环境中的元素,给人一种偷窥的感觉。导演在这些段落的影像处理上有明确的视觉参考。

30:13 反驳豆瓣高赞差评:视角太小?点到为止?

我们两个都认为这种窄视角、点到为止的处理方式正是这部影片的一个优点。因为影片本身最打动我们的就是那种青少年的忧愁情绪,和他本人迷茫的感受。整个影片所展现的就是男主角在自我探索过程当中所经历的迷茫、反复、不解,他忧愁的根源也正是来自于整个过程中的徘徊和试探。如果情绪被处理的太激烈,或者被附加上太多的社会性,则会破坏这种微妙情绪的表达。

35:17 《沙滩鼠》打破了我对圣丹斯系美国独立片的刻板印象

从风格上来讲,《沙滩鼠》其实更加偏向欧洲电影,而与传统印象中“圣丹斯”系的电影有一些区别。我在读李安之前的制片伙伴Ted Hope所著的《希望为电影》时就发现了他所总结的圣丹斯电影的“成功配方”,里面大多是一些我们已经看过的独立片俗套。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没有很积极去观看这部电影的原因。然而它的确让我刮目相看,所以喜欢欧洲电影的朋友们请不要错过这部冷门佳片。


沙滩鼠Beach Rats(2017)

又名:沙滩喜欢蓝(港) / 浪荡沙滩(台)

上映日期:2017-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7-08-25(美国)片长:98分钟

主演:哈里斯·迪金森 马德琳·温斯坦 凯特·霍吉 尼尔·哈夫 妮科 

导演:伊丽莎·希特曼 编剧:伊丽莎·希特曼 Eliza Hittman

沙滩鼠的影评

沙塔
沙塔 • 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