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美国同性恋合法化后各种类型的同性题材影片就蜂拥而出,有今年奥斯卡的《月光男孩》关注黑人社群中的同性恋,有《恋恋视距离》对大城市同性恋的中年危机的展示,有2017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和酷儿棕榈奖得主、巴黎版《平常心》的《每分钟120击》,还有将同志生活普通化、把传统爱情片的女主换成了男性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等。

《沙滩鼠》展示了在一个保守的社区里的嗑药青年对于自己身份以及生活迷茫和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群体的同志影片《沙滩鼠》并不是第一部,《月光男孩》中的黑人也算是这个群体。

<图片1>
我们看到的同性恋是苹果公司的CEO库克,是米勒乃至张国荣哥哥的大胆出柜,是《分手后》 《狩猎季节》大城市那些光明正大、在同类人聚在一起的酒吧里逍遥约炮的人们,却没有人看到同性恋群体的另一些人,他们或是中产阶级或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社交圈子不接受同性恋。为了完成世俗的要求而谈恋爱、结婚,他们做着自己不享受的性行为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极其痛苦。他们上网寻找着发泄,却连脸都不敢露,他们渴望着和异性恋一样的情侣生活,但他们小心翼翼怕毁掉自己的生活,面对自己无法认同却又无法忍受的性行为欢喜又十分害怕。

<图片2>
弗兰基最后依旧回到了每周五九点半的那场烟花表演,因为即使他因为内疚而删除了那些充满性挑逗的照片,摆脱了他的这群朋友,他依旧会拍下一堆约炮的照片,依旧会找到另一群嗑药青年,依旧是睡完觉起来去电子烟室玩,他依旧会约一个又一个的人在夜晚的自由的沙滩上做着他心中见不得光的事情,他就像一只沙滩上的老鼠,明明是个自由之地,却无法自由;就像商店前面的那匹电子马,一颗钱币任人玩乐,操控他的钱币是恐惧、是无法接受的自己。

电影最后的海浪的声音给我勾起的画面和电影的结局戳中我的心,沙滩上你听到的是大海浪打沙滩的声音,海鸥在开阔世界的呐喊,你感到的是自由,而沙滩上的老鼠只有害怕的逃离。《沙滩鼠》没有像《欲盖弄潮》一样主人公通过挣扎和爱情的洗礼最后接受了自己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很悲伤但却很真实,因为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同性恋都是如此在这样糟糕的生活里循环,想逃离却又被恐惧和欲望扼住,陷入这片沼泽,你挣扎不出来,没有人知道你在这里,没有人来帮你。

<图片3>
电影中还有个对这类群体很独特视角的隐匿的展示,就是嗑药四人组里的杰西,导演用了很多镜头语言进行传达,例如55分钟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在沙滩上坐着而没有和弗兰基等三人一起下海,镜头也有对他的特写(这里要吐槽演员演技不行,完全没有把人物的情感和思绪传达出来)。

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说,《沙滩鼠》很普通。累赘多余的镜头有很多。沙滩道歉那场戏太冗长,还是要吐槽女演员演技不够,脸上没有角色应有的挣扎和矛盾,画面没有冲击力。《沙滩鼠》的配乐我认为还是比较到位的,对于主角心中迷茫、不知所措和害怕的情感传达的很准确,但是配乐用的点不够好。

说《沙滩鼠》是艺术片,它又达不到艺术片的高度,与肥皂片相比又更有深度。

同性恋越来越被接受,同性恋影片也会越来越像普通爱情片一样,像《沙滩鼠》展示同性恋自我挣扎和狗屎人生的影片也会越来越少,但愿这不会是我的臆想。

沙滩鼠Beach Rats(2017)

又名:沙滩喜欢蓝(港) / 浪荡沙滩(台)

上映日期:2017-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7-08-25(美国)片长:98分钟

主演:哈里斯·迪金森 马德琳·温斯坦 凯特·霍吉 尼尔·哈夫 妮科 

导演:伊丽莎·希特曼 编剧:伊丽莎·希特曼 Eliza Hittman

沙滩鼠的影评

沙塔
沙塔 • 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