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这部电影,它武断、自以为是、莫名其妙。

整部电影最要命的一句话就是 "Because the next Charlie Parker would never be discouraged." 这句对话是在 Andrew 和 Fletcher 重逢之后谈话时 Fletcher 说的。他在那里夸夸其谈,说他人的嘲笑和侮辱是怎样迫使那些「天才」真正成才。他说了那个在影片里多次出现的 Charlie Parker 的故事("Jo Jones threw a cymbal at his head",Jo Jones 把一个钹扔在了他头上,然后 Charlie 才成才)。Andrew 到这里有点疑惑,他就问:

But is there a line? You know, maybe you go too far, and you discourage the next Charlie Parker from ever becoming Charlie Parker?

到这里他的观点完全正确:一定的激励(或者说,「鞭打」,正如这部片子的名字那样)是会使人前进,但如果过火了可能会适得其反,这里是有一条界限(line)的。结果我们的 Fletcher 老师怎么回答呢?他说:

No, man, no. Because the next Charlie Parker would never be discouraged.

Fletcher 老师的逻辑是这样的:不需要界限,反正我就把你往死里整,如果你是下一个 Charlie Parker,那你根本不会灰心丧气;如果你灰心丧气了,那只能说明你不是 Charlie Parker。

这是多么残忍和无知的逻辑,以至于我震惊于它竟然在影片中以一种正面的形象出现。是的,下一个 Charlie Parker 也许不会灰心丧气,但其他的许多人被你这么玩,早就回家了。而这些人当中,完全有可能有天赋不在 Charlie Parker 之下的天才乐手。要知道,一个人会不会灰心丧气只和他能承受怎样的压力有关,与他的音乐天赋可没有半点关系呀。

我们这里要说到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的一个概念,「幸存者偏误」(survivorship bias)。「死人不会说话」(the dead can't speak),当我们在做统计时,必须注意统计的过程是否无形中筛去了一些调查对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问去庙里烧香拜佛的人,烧香拜佛灵不灵,得到的回答很有可能是肯定的,因为认为不灵的人根本就不去拜了。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样本(烧香拜佛者)之外,有一些「死掉的数据」(因为不灵不再去烧香的人),造成了样本不具有代表性,而统计结果产生偏差。

回到 Fletcher 这句要命的话:「[T]he next Charlie Parker would never be discouraged」,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屁话。我们只能看到下一个 Charlie Parker 经历重重打击仍不离不弃,最终成为天才乐手,却不可能看到无数其他的 Charles、Charter Parker 因为这些粗暴的教育方式而灰心丧气,从此放弃音乐之路——那些放弃了的人,被"discourage"了的人,根本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我们往往关注成功的经验,却忽略了失败的教训,因为成功者总是光芒四射,失败者却默默无闻。即使是被 Jo Jones 摔过钹的 Charlie Parker,他一路的成长之路上,难道会没有鼓励他的人吗?自以为是的 Fletcher 妄称 "I was there to push people beyond what's expected of them",却不知自己缺乏尊重、缺乏关爱的教育方式会让多少人永远告别了 "what's expected of them"。

片中最让人无法忍受的一幕就是 Fletcher 与 Andrew 对节奏时,Andrew 每错一次,Fletcher 就打他一个巴掌。如果当时我是 Andrew,我会把鼓槌在 Fletcher 的光脑袋上砸断。音乐是用来提升灵魂而不是践踏它的东西。

爆裂鼓手Whiplash(2014)

又名:鼓动真我(港) / 进击的鼓手(台) / 鼓动人生(台) / 鞭打 / The Whiplash Drummer

上映日期:2014-01-16(圣丹斯电影节) / 2014-10-10(美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迈尔斯·特勒 J·K·西蒙斯 保罗·雷瑟 梅莉莎·班诺伊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编剧:达米恩·查泽雷 Damien Chazelle

爆裂鼓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