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的少年最后变成了恶龙,这是一个近乎真理般的故事,然而却没有人去讲述他为什么会成为恶龙。
《天才枪手》里,天才的姑娘小林想出的匪夷所思的作弊手法最终阴沟里翻船,作弊败露。这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转变,姑娘最终挣脱了帮助别人作弊这个泥潭,而临时被拉入伙的质本洁的少年班克却最终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考试作弊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挑战的是眼力是胆子是脑洞。与电影里的作弊手法相比,现实中的我们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从小林第一次帮助朋友格蕾丝作弊开始,她就展现出了处变不惊,算计到每一步的天分,真的不愧是GPA永远满分的小林。下棋时,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是他们永远都比对手至少多算一步。在格蕾丝将鞋子踢出界时,小林以交卷子为契机一脚踩上去,并且还以草稿纸没有写名字为由挡住了监考老师的视线,为格蕾丝从鞋子里拿出印有答案的橡皮擦争取了时间。
第一次帮助同学作弊,有惊无险。小林得到了格蕾丝的感谢,格蕾丝得到了出演舞台剧的机会。在小林看来,这是双赢,对双方都没有损失。
对于帮助同学作弊是双赢的这个观点几乎一直伴随着小林,对于她是考试时多做一份卷子,是考完以后将答案以钢琴手势的方式散发出去,是拿到一笔丰厚报酬;对于那些求她帮助的同学是获得家长的奖励,是能够由参加活动的机会,各取所需各或所得,这有什么不好。
可是学校,不只有他们,还有那些付出努力,成绩一般,家境也一般的同学,他们在电影中没有表现,但是他们却是学生中的大多数。作弊之所以被人所不耻,是因为其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让竞争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帮助别人作弊也是对其他同学不公。
小林没有意识到这点么?当然意识到了,要不然她也不会在一开始犹豫。然而当她发现她所在的学校本就不公平时,她才发觉所谓公平是不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有钱学生的复习资料就是考试的原题,给她辅导过一遍后,还是不会。有钱学生只要在交够足够的学费后,依然可以上到最好的学校。说是被免学费的学生还是要交不菲的赞助费……学校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还是一个赚钱的地方。
既然学校本就不公平,那她为何还要尊重这处于理想状态的公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的她认为赚取那些有钱学生的钱跟学校的赚钱之道是异曲同工。
学渣们只需要付出酬劳就能够享受高分带来的好处
然而,在一次年级统考之后,事情败露,她说出了她的想法,换来的只是校长敷衍的借口和剥夺申请奖学金去国外念大学的机会,更让她难过的是她让她的父亲失望了。
后面的故事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也是结局转变的一个开始,因为一个叫班克的少年加入了。班克是学校最为吃苦的学生;他参加比赛能紧张到吐;他发现同学作弊,能直接上报校长。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干干净净的少年在面对巨额奖励和申请奖学金的梦碎之时,毅然决然选择了做他曾经所不齿的事情。
有人说,当你爱上你曾经讨厌的人时,你就无法自拔了。同样,当你去为你曾经所不齿的事情冒险时,这或许就是沉沦的开始。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是看到母亲那被辛劳所压弯的腰?是在垃圾场独自一人的无助?还是想要挣脱现实的困境?没有最后一根稻草,选择只是在一念之间。
当在知道是小巴找人打伤自己,从而错失申请奖学金的机会后,他还出现在飞机场时,我们就知道这个曾经一身傲气的少年向现实低下了头,在传送答案中的第二次加价,表明着这个曾经质本洁的少年则永远不复返了。
影片的最后,班克想拉着小林再干一票大的,并威胁小林如果不同意就高发她,而小林没有同意。至于最后她向考试委员会坦白所有作弊细节的原因是因为班克的告密,还是自己的主动选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班克不会因为小林的放弃而收手,小林也终于从作弊中解脱了。
《一代宗师》里,宫二选择去找马三报仇时说,她是女人不图一世只图一时。而电影里,小林选择了及时抽身是为一世负责,班克为了眼前路选择了一时。选择一时之利益的人注定要成为悲剧。
人活一口气,这一口气一旦没守住,就有可能永远都没有了。
小林和班克的区别在于一个自己是牢牢把握着主动权,所以她有转身的空间,而这主动权的背后支撑,是他身为老师的父亲。而班克的每一个选择看似主动,其实都是破罐子破摔之后的被动,她的母亲为生活操劳,而他需要为母亲减轻负担。影片用大量的镜头与篇幅表现了学生们考试作弊时的紧张感,让观众很容易产生代入感,毕竟谁没有考过试呢。却只用了很少的篇幅或者是一语带过来表现两位学生对这个世界产生的疑问,或许这些疑问不需要明说,因为他们所有的行为与动机都是来自这些疑问与矛盾。
大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小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暗黑不公平的世界,却在教育他们时说,要遵守规则,要尊重公平。孩子们想用同样的手段反抗,大人们则动用一切手段压制,并采取惩罚措施。面对成人的世界,孩子们只能选择屈服,只不过屈服的方法各有不同。
屠龙的少年最终成为了恶龙,那些把他称之为恶龙的人与逼着他去屠龙的是同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