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最有趣的是琳和班克两个人物性格的转变,两条还算完美的人物弧光。
琳是一个对钱比较敏感的人,也是一个会心疼自己父亲的人,这两点从她为自己争取学费和给父亲买的衬衫以及格蕾丝叫她“小琳老师”时开心的样子不难看出。自然而然的,小琳开起了“钢琴课”。那时候的小琳觉得自己帮同学作弊的事情没有错
“抄的是别人不是我”。
因为班克的举报,小琳第一次作弊被抓,虽然没有再帮格蕾丝他们,但是她只是因为心疼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真正知错是在发现格蕾丝的男友找人打伤班克,考STIC时,班克被抓,自己的考试成绩也被取消。她才发现,帮别人作弊这件事“很伤”。
影片开始的时候,琳和格蕾丝坐在图书馆,格蕾丝请琳辅导,不管格蕾丝请吃冰淇淋也好,给钱也好,琳都没答应,直到格蕾丝喊了她一声“小琳老师”。或许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小琳想成为一名老师,这也应该是她内心最单纯的想法。开“钢琴课”帮同学作弊只是她在实现自己这个想法时走过的一段弯路,或许也只是青春期的叛逆,当小琳退出微信群,陪在父亲身边开心的看电视的时候,她走过了这段弯路,成长。
从一开始理直气壮地帮同学作弊到被抓后的“一段沉寂”,从决定帮格蕾丝考STIC时的犹豫到最后经历了班克被抓后的“自首”,小琳的成长让人觉得真实。
而班克的改变却显得有些仓促。
一个极善的人最容易变成一个极恶的人。班克差不多就是这样。他和琳一样,是一个家境不好的“天才”。正如他们在排演自己被抓时的小琳的“口供”-班克是我见过最努力最踏实的人。的确如此,不然他也不会举报班东抄琳的试卷。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因为被打而错过了奖学金考试。或许是因为这件事情让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如果自己不那么贫穷,擦破别人的车陪钱就行也不至于被打。电影里有一个细节,班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直按着眼角的伤,“痛定思痛”。
嗜痛的人,往往也是骨子里比较狠的人。有着这样性格的班克,也不难理解最后他的黑化。
而我觉得他的转变不完美的地方在于“回心转意”的太快。
班克得知格蕾丝的男友找人打了自己之后一度退出这个行动,直到他看到“关于未来洗衣行业”的广告后,他才改变主意,继续去完成这个计划。
其实不难看出,班克和琳一样,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会帮妈妈洗衣服而不复习,所以他的回心转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疼自己的母亲。
如果可以在班克看着广告时加入一些他的内心戏就好了,或许加入一些他帮妈妈洗衣服,妈妈泡破了皮的手,自己被打被扔在垃圾场时的无助等等事件的闪回,这样或许会让班克这个角色更丰富。
其实班克和琳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天才,他们都穷,他们都是单亲家庭,他们都很孝顺,他们其实都是好人只是在最后选了不同的路。
天才不会太多,即使天生才智过人,不努力也只会变成“仲永”。班克说自己记性好是因为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玩过考验记性的游戏,那么,班克的父亲后来去哪儿了。或许这是班克记性一直这么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