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第一次出场的镜头,在电视台的后台。天才少年,看着有些拘谨和呆傻,还带点可爱的执拗感。穷人家的孩子,一目了然。现实的残酷是,你还是懵懂的少年时,你满怀理想的神态,已经让世界看到了你的窘境和落魄,并准备着随时给与你轻蔑和打击。
校长关于出国奖学金的那翻对话足以看出阶级区别,那种似乎带些施舍的口气,听起来颇有些刺耳。天才学生,在成人眼中,其实只是可以帮自己夺取利益和名声的工具,而成人对于金钱和权力的掌控却能让学生被困于自己的五指山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当眼镜男以高额的报酬苦求班克,希望在考试时可以得到他的帮助时,小班克的脸上呈现的是轻蔑和荒谬的表情。
简直不可思议。
所以当他在考场上见到眼镜男企图抄袭小琳的答案时,才会费那么大周章的走到小琳身边提醒她。他告诉监考老师,注意那个戴眼镜的男生,显然监考老师的态度是十分敷衍的。所以考试结束后,小琳和眼镜男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因为班克的多事。
这个时候的班克,其实傻得可爱。班克对琳说,我并不是故意的,我以为你们只是重考一次就可以了。他当然不会是故意的,他只是涉世未深的普通少年,天真,相信规则和公平。
当班克被揍得头破血流,在恶臭的垃圾场醒来时,呕吐不止。他脸上绝望和不可思议的表情,让人唏嘘。如果说这是他头一次遭受到生活莫名的暴击,他除了无处宣泄的愤怒和无助,其实已经开始对弱肉强食有了一定可以思考的基础。
班克为什么会答应帮助琳作弊?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不止是金钱因素。
琳找到被揍得伤痕累累的班克,向班克说出了他们的计划,并寻求他的帮助。班克应该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抗拒,这个时候,并不是班克有多么正直,或许只是一种惯性状态,他秉持的是从小被教育的要遵守规则的态度。而规则之外的东西,对于他才是反常。
可笑的是,从古至今,都是打破原有的规则的人创建新的规则成为统治阶级,并告诉你,要听话。
这样其实不难理解,班克后面的所谓“黑化”。可是琳一句句的话,却一步一步击垮班克的认知,或者是打破他虚高的堡垒(即内心清楚却妄图逃避,年轻人总是狂妄得可爱)。
琳说,即使你诚实,生活照样欺骗你。
琳跟班克的不同是,她早就看清楚了这个社会,她知道所谓用于保障权益的规则在金钱和权力面前不堪一击。穷人,可以随时被夺去遮蔽所。有人存在的地方,从来没有公平。
可以一次说出π小数点后面那么多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字的班克,他当然早已明白了琳的意思。他需要的是时间。一旦生活在你白色的宣纸上留下色彩,一切都难以扭转,不同的只是阴影的面积。
如果说被扔到垃圾场之前的班克,对于生活还有那么多的期待和指望。那么之后的班克,已经开始反思之前的一切了。生活给他的当头棒喝比书本要深刻且鲜血淋淋。当他选择去找琳的时候,其实他内心早已做好了决定。况且100万,对于班克想要分担母亲生活压力的无助感是难以抵挡的诱惑。班克已经被生活悄然改变了。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生而善良生而邪恶的论调。我也不相信人性的非黑即白。我知道,更多的是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我常常想,如果一个作家塑造的人物,有那么一点儿成功的话,至少他(她)绝对不会是一个好人坏人可以定义的。所以我以为《金瓶梅》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写人性力透纸背,鞭辟入里。
班克并不是简单的,从所谓的“好人”变成了“坏人”,他的所作所为只是随着他对社会的认识而改变,而值得讨论的,其实是程度问题。
刚开始还颇为“被动”的班克,在悉尼的厕所里突然“黑化”。其实这种急转直下,除了在凸出电影冲突,使情节更具戏剧性之外,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即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加深他阴影的一笔,是小巴。
无辜被打和恶意欺骗的区别是什么?其实,软弱的少年啊,他更加痛恨金钱和权力之时,也是他越渴求它们之时。与其说,他是对小巴的报复,倒不如说他已经接受了社会的潜规则,并开始企图成为“规则”的创造者。
接下来,被抓,被学校开除,取消所有出国留学的资格。这个时候,生活只留给了班克一丁点儿指望——金钱。这也是他认知里的唯一的指望了,我,至少还有钱可以拿。他找来琳,想要再干一票更大的,他说,这次,我们可以赚1000万。
为什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破坏规则?1000万的诱惑?
这个时候的班克已经看不见路在何方了。如果当初的班克,心里怀揣着的指望,是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的颠簸之后,他得到的金钱却让他失去了继续“奋斗”的机会。被学校开除,出国留学无望。班克撕下了生活的面具,让自己深陷泥潭,周围是茫茫黑夜。一切的希望都熄灭了,唯有金钱。
他走出了规则的小小世界,看到了生活的肮脏和无助。
琳忘了告诉他的是,即使你打破规则,生活还是会照样欺骗你。
小波(表白小波哇咔咔)在《红拂夜奔》里写着,红拂逃出了洛阳城,可是终于,却又被囿于长安城之中。原来,你永远逃不出生活。看吧,让人绝望的事实是,生活,是没有指望的。
最后处境近于绝望的班克除了选择没有指望的指望——金钱,在他心里对自己的认知是已经走投无路了。只剩下金钱,它可以买好多台洗衣机,妈妈的手也不会再脱皮了。原来金钱,才不会欺骗我。
班克变坏了吗?我喜欢马东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不会变好,但也不会变得更坏了,因为当世界成为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就和今天一模一样。我的理解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人从未改变过。人性,自天地诞生之初,那些根植的特性,人所共有。只是个人在社会成长过程中,其特点或被加深或被减淡,用以支使我们做出相应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又塑造着社会,相辅相成。人活一天,就跳不出来。
那么,如何去把握所谓的程度呢?
我一直持的观点是,不犯罪,不伤害别人。生活也就这样了,无论是看得透的看不透的,我们在这个大染缸里,从来做不到清者自清。但是糟心的生活啊,既然如此愚弄了我们,我们又何必愚人愚己!瞎几把过吧!
孟子那老头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这人我不喜欢,人家观点跟他不同,他就骂人家是禽兽。所以说,圣人嘛,也是人。他们说的话不用太当真。可能人家只是翘着二郎腿闲来无聊随口说说,后世就奉为金玉良言!十足可笑!
说了这些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要自由,要有趣,要快乐!
嗯,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