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本身有足够的理由黑化。
首先,他是电影的节奏,几乎所有最有冲击力的情节都和他有关,他看到的和经历的最为冲突,所以整部电影下来他的变化最翻天覆地。小琳第一次被发现作弊是阿班的好心举报,之后他知道了小琳帮作弊还拿钱,但其实他不想把事情闹成这样,没想到会害小琳失去新加坡奖学金的机会,他还是善良的;考试前一天,他知道是同学花钱找人打他害他参加不了奖学金考试并和“彭于晏”(开玩笑,不记得名字)打架,这里虽然动摇了小琳,但他自己又因为为已经没有了奖学金的事不甘重新决定去考试并作弊,他不能没有奖学金,他念书不能是家里的负担;在厕所报答案,并坐地起价为自己平白被打要精神损失,可是最后又不想大家被全部发现,如此紧张的情景里,删了群聊并尝试销毁手机,最后被考官抓到紧张到摔掉马桶盖。所有这些情节都是电影里紧张刺激的高峰,而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颠覆的,并且预示了他的倾向以及最后的选择,但只有这些冲突还不足以完全摧毁他原来的价值观(常识是,人的心是坚固的,而且小琳说阿班是她见过最正直最诚实的,和她爸爸一样(写的时候泪目了))。
摧毁他价值观的是金钱,他最懂钱的意义且尝到了钱的甜头。阿班最后说,作弊得到的钱远比好好念书出来赚钱要多得多,这话由他来说站得住脚。他看到了有钱能让好学生帮忙作弊,有钱能叫黑帮打他打到无法参加奖学金考试,没钱要帮助家里没法全身心准备复习,没钱不能没有奖学金,没钱妈妈太辛苦。有钱没钱对于他来说,太重要了。作弊就算被抓也有钱拿,顶多开除,不会被抓,成本太小了,对于一个真的没钱的人来说。相反,小琳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碰”钱。第一波作弊的收入被爸爸要求退给同学,最后一次作弊也没有去拿钱,作弊对于她来说只有一开始的一点帮助和天才的自我验证——”我能作弊不被发现,我的方案能帮更多人作弊“。作弊的收入对于小琳来说一开始是数字和一点点现实的补偿,到最后也只是数字;而对阿班来说,作弊的钱让他有了洗衣店,真正改变了他的生活,不仅仅是数字。另一方面,这里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小琳的爸爸在知道小琳因为“奉献金”作弊和校长吵架后制止了她,知道女儿不止一次帮同学作弊还收了很多钱之后叫女儿退回去,知道女儿参与了一场大型国际考试作弊之后陪她去自我举报,还说难关我们一起过。爸爸的行为不断告诉小琳,钱不比女儿的正直重要,作为一名老师,他真的做到了身教。爸爸的形象不是单薄的,他对小琳最后能勇敢自我举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电影对阿班妈妈的刻画空缺,我们只知道他妈妈身体不好,他妈妈是他的唯一。
阿班的黑化也是电影本身的需要。如果阿班没有黑化,小琳最后的自我举报就不够有说服力。而这正是全剧最明显的抓主旋律的一幕,稍微有一点不够有说服力,观众就容易排斥,电影就不会引起大家对命运、选择和道德的探讨,就达不到本来的高度。角色的复杂性是情节足够有说服力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阿班最后的反面形象立的稳(合理但残酷)。他是生活的、现实的、可惜的、可怜的,也是反面的,不单是社会,更是人心所不愿看到的,观众最后会讨论阿班为什么会黑化,讨论为什么人的选择会将我们带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并在潜意识里更加拒绝反面行为。
最后题外话一下,电影的对白也很有张力和逻辑。朋友说,我想我们三个一起去留学,小琳说,以后的考试可不保证是选择题,我没法一直帮你们作弊。(你们的小心思被小琳一眼看透!说什么好朋友?还不是想让我帮你们作弊!)天才不愧是天才,逻辑能力太强了,几秒钟能反应出这么有性价比的一句话!四两拨千斤!架都懒得跟你们吵!直击对话主要矛盾!太痛快!电影里还有很多小琳的精彩回答,每一处都展现天才魅力!(本人,小琳脑吹!)
(对了,转载说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