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才知道原来一部青春校园电影也可以拍成谍战大片。
首先,这真的是一部剧情非常紧凑的电影。谁说只用痛苦才能令人深刻,这样一部剧情片同样可以引人深思。
接下来,这部影片引人深思的点在小琳推开小班克的房门,班克同学的转变。也许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实验室,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被奖励过,被惩罚过。我们在这里应该尽情犯错,因为这里有师长可以提供教导,帮助我们去认识去反思。于是这让我想到在学校里过于听话只知学习的“乖孩子”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如果我们不在这里犯错,难道我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去那里犯错?然后用现金交“智商税”?然后用法律和监牢来促使我们反思?小琳是幸运的,幸运的不仅仅是她生来是个学霸,更重要的是她在学校就开始犯错,她利用自己的“聪慧”赚了钱,又将事态扩大,干出了舞弊国际大考的行动,可以说在错误的道路上大放异彩(甚至连被抓之后的台词都设计好了),不过最终在经历了班克被打,班克被开除学籍等种种事情后她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为他人的人生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最终决定投身教育事业。而班克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作为一个一直以来的成绩优秀的“好同学”,小班克投身学海,却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以至于被学校开除后,开始做作弊的勾当,甚至去威胁自己的同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这样看来,在学校不犯错未必就是好事。在我看来,学生只可能在学校里尽量犯错在16岁,18岁之前尽量犯错(试错)才可能在未来成就更正确的路线和幸福的人生。那么这么说起来,学校就承担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学校里老师标榜的是“乖孩子”,就是压抑孩子去试错,其实这只是为自己方便,而不是真正为了孩子。在我看来越是翻了严重错误的孩子,学校越不应该开除,越不应该这样说一句“你实在是没法管教,你滚吧”就这样把孩子推向社会。倘若在学校老师尚可管教,到了社会靠法律管教吗?所以,趁年轻抓紧时间犯错吧。
今年到目前为止,院线上映的不错电影我觉得是《钢锯岭》、《摔爸》、《看不见的客人》,然后就是这部《天才枪手》(《敦刻尔克》错过了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