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看完天才枪手之后感慨良多,从上帝视角去审视这部电影会让人感觉痛苦,两个天才少年,最后都偏离了原本的轨迹,成为了富家子弟向上爬的阶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不公平的解决方案,但是当社会不公平延伸到学校时,仿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社会阶层固化了。
剧情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所见即真,虽然有悬疑片的紧张却没有悬疑片的烧脑。这里就不对剧情做过多赘述,只对几个主角做人物解析。
首先是小琳老师,剧中的天才少女。在我认为,小琳老师和班克代表了所有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境遇的人。在开头,小琳老师就通过自己的奖杯和数学能力,说服女校长免除自己学费和争取免费午餐。值得一提的是,女校长并非只是一个代表学校的存在,导演给了女校长一个出彩候,那就是在小琳老师帮助小东做试卷被班克举报后,在办公室对质,一眼就从小琳老师的草稿纸上有另一套考题的草稿,从而判定小琳老师作弊的事实。女校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考试保留草稿纸是我国科举考试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成果,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话题不铺开,继续小琳老师。
小琳老师第一次作弊,不是为了钱,在我看来,也不是单纯只是为了帮格蕾丝。电影借监考老师的话展现出了另一个沉重的话题,教育腐败。格蕾丝花钱报了老师的辅导班,老师给了格蕾丝老师原题让她做,监考时老师又一副为人师表,痛恨作弊的样子,真的滑稽可笑。小琳老师看到试卷后,有震惊,有失望,自己认为通过努力就可以改变,却还是敌不过社会。从那时起,小琳老师恐怕就对考试持一种轻视蔑视的态度吧,扭曲的考试只是小琳证明自己的方法,学到的都是自己的,帮别人作弊并不会影响到自己,反正他们也会通过别的方法拿到答案。没有心里负担的小琳老师也就能够顺理成章的与小巴,格蕾丝达成作弊协议。
小琳老师尝到了作弊的味道,自己不会被惩罚,又能拿到一笔钱,成绩又不会受到影响,多好的事。但是好事不会一直有,班克的举报让小琳老师失去了校长的信任,让父亲失望,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竞争新加坡全额奖学金的资格。出国留学的梦想破灭了(这里我觉得好奇怪,出国留学又不是只有一家,干嘛这么死脑筋,不过剧情需要矛盾来推动,这个小bug可以忽略的啦),小琳老师开始反思自己,认为自己考试作弊确实不对,甚至打算拒绝小巴格蕾丝作弊STIC考试的要求。在送还STIC辅导书的时候,小琳老师发现可以通过时差进行作弊,这时,小琳老师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小琳老师要赌一把,用自己的天才和勇气,为自己的命运做抗争。她要在STIC考试中作弊,这样即让自己取得STIC考试成绩,又能够拿到资金出国留学。只是,这个计划需要班克的参与,班克被小巴耍手段失去了新加坡奖学金的机会,参与了进来(班克的解析后面有,不多讲)。作弊计划是这样的:首先,由于时差,小琳老师和班克先飞到澳洲参加考试,然后小琳老师和班克各记一半的答案,在休息时间用事先藏在厕所的手机将答案发给在泰国的小巴,小巴和格蕾丝将答案转换成条形码和数字粘贴到2B铅笔上,然后乘摩托车到考场参加考试。
班克的被抓,让小琳老师即担心又后悔,是自己的提议让班克失去新加坡奖学金的机会,又是自己让班克因为STIC考试作弊而无法出国留学,拼尽全力完成作弊的小琳老师,连最后的钱都没有拿,在火车站抱住还以为是自己和班克一起出去玩的老爸放声痛哭。
小琳老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打算痛改前非,去做一名教师。班克,在STIC考试后就立刻拿走了自己的钱的班克,反过来找小琳老师要求/威胁一起再作弊(苍天饶过谁),故事的始作俑者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受害者,班克。小琳老师最后还是吃下了自己种的苦果,以另外一种方式,小琳老师自己向STIC考试机构自首了,也就是影片结尾的一幕,STIC考官询问作弊情况。
小琳老师到底喜不喜欢班克,我觉得不喜欢,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情侣之间的喜欢。更多的是英雄与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班克无论从家境,从天分上都与小琳老师差不多,是资源的有限让小琳老师与班克成为了竞争者,古罗马斗兽场的奴隶都不愿自相残杀,小琳老师与班克也是在做困兽之斗。
小琳老师算是自己给自己洗白了,让人感叹的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小琳老师和班克,一个自首,一个黑化,都没能走向公众希望的道路,出国,留学,深造,归国,建设国家,完成美丽人生。反而是那些纨绔子弟,用金钱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理论上讲,这其实违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因为真正有能力的人默默无闻,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而同时,上层充斥着堕落者,这样的一个社会是无法实现持续的发展的,能存在却不能面对外部威胁。从这个角度看,导演对教育的思考非常深入。天才的失败就是教育的失败,就是国家的失败。
班克,另一个天才少年,痛恨作弊,长相帅气,简直就是所有小女生的梦中初恋。班克的家境在影片中没有过多展现,但是很值得推敲。班克的父亲,剧中没有出现过(好像记得是离异,但是不敢肯定),家中考母亲经营一家洗衣店维生,洗衣也常因为洗衣机故障不得不手洗,还无法按时完成。前面讲过,班克和小琳老师家境差不多,但这是与小巴格蕾丝对比后的结果。将班克和小琳老师对比的话,小琳老师家有做教师的父亲,有车,有钢琴,家境也算小康了。班克有时还不得不放下学习帮母亲手洗衣物,班克最后黑化其实更加让人惋惜。班克其实缺少爱,最起码不如小琳老师,小琳老师有父亲的百般呵护,班克没有,班克只有一个为生活操劳过度的母亲,男性角色让班克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小琳老师考的不好可以嫁人,班克呢,生活还要继续,只有硬着头皮往死里干了。还有,小琳老师无论是转学,被举报作弊,工作面试,还是最后自首,都有一个支持并深爱着她的老爸,班克则更多的时候是个人单打独斗。
在参加天才少年比赛时,小琳老师帮班克整理头发,让他用纸巾擦皱巴巴的衬衫,班克腼腆的样子真的好可爱。班克应该对小琳老师有好感吧,只是班克比较沉默。
班克举报小巴抄袭小琳老师的事非常可疑。解读的话就见仁见智了。可以认为班克真的像剧中那样,是出于对小琳老师的好感(被小东抄袭,小琳老师属于受害者),以及对作弊的痛恨,认为“只要重考一遍就好了”。但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即,班克是故意的,最差,也是潜意识无意识的举报了小琳老师,然后用那个借口来掩饰自己。注意,这里的潜意识无意识是指,做了一件错事,但是对自己有莫大的利益,心理不愿承认就用别的借口。举报事发于校长宣布新加坡奖学金名额只有一个,从两人之中挑选以后。举报事后小琳老师也确实被取消了竞争新加坡奖学金的资格,还被取消奖学金资格。
班克的黑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觉是从班克回头参加STIC作弊开始的。班克在明白过来正是小巴指示人痛扁自己,还扔在垃圾场,让自己失去新加坡奖学金的机会之后,摔门而出(我以为班克会退出,一看时间,我去,两个小时电影才演一半,什么鬼,班克退出了怎么演?),在看到广告牌后又回头,〖生活还是要多观察,小琳老师看了时钟想到作弊方法,班克看到广告牌回头,都说明观察很重要啊~〗回头的班克就黑化了,为了钱,去TM的道德,去TM的公平,反正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拼一把,还能改善一下生活,苦日子受够了,老子要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其实班克心理压力还是很大,在厕所班克恶心的想吐,我想不是事先说好的吐,而是从心里表现出来的,对作弊的反感。班克在做一件自己从前觉得很下流的勾当,可是,已经做了,也就不妨碍在做一件,临时加价,班克要求拿小琳老师的报酬,200万泰铢,这样也就是小琳老师的打算了,通过STIC考试,拿到钱,出国留学。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班克被发现了。
班克被发现值得玩味,有两个可能,第一是一个细节,班克在第一次休息时直接冲进厕所,撞到了两个考生,抢在他们前头进了厕所隔间。有可能是这两个人或之一举报了班克,两次进同一个厕所,还TM都死占着不出来,谁不火大。第二是摄像头,电影有一幕是给到摄像头拍摄到小琳老师和班克进入厕所的画面,所以也有可能是摄像头监控人员发现问题。
班克因为作弊再也不能出国留学,这一下,班克就彻底黑化了,破罐子破摔,不能出人头地,还不允许老子闷声发大财?班克于是又盯上了另一个受众更广的考试,故事有了一个循环,这次班克邀请小琳老师作弊,再干一票,能赚上千万泰铢(特意查了泰铢汇率,1人民币相当于4.99泰铢)。但是小琳老师走出了循环,小琳老师拒绝了班克,然后自首。
估计黑化后的班克还会继续从事非法事业吧,毕竟来钱快,也有一丝报复社会的心里,班克,其实挺帅的。
小巴,格蕾丝和他们身后的富豪子弟们。小巴的父亲,是一个成功者,导演没有给出小巴父亲成功的原因,只知道是波士顿大学毕业。如果是像小琳老师和班克那样的天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那就是一个悲剧,没有才能的人希望通过财富来巩固自己的财富,社会固化就成为事实,也就是说,最早一批受益于教育的人,反过来要关闭社会流动的大门。如果小巴父亲是一个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人,那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更大的悲剧,社会固化已经成为事实,连小琳老师和班克那样的天才都无法获得成功,那社会的希望在哪?(有人会反驳说小琳老师和班克只是个案,不能代表全部,我想说,社会大环境下,能够独善其身的人有几个?2017年某个高考状元说过,自己家境好,父母都有文化,社会地位高,有一定经济实力,而农村出身的学子通过教育向上流动已经越来越难了)
(从我阴谋论的角度,我对格蕾丝对小琳老师的友情深感怀疑→_→),but,算了,还是相信有纯真的友谊吧。格蕾丝和小巴靠作弊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有车,参加舞台剧,最后又靠小琳老师通过STIC考试,居然还希望小琳老师一起去波士顿大学,好继续他们的抄袭事业,寄生虫一样的行为做出来真的不恶心吗?小琳老师指出,到了大学就只能靠自己,我想,到了大学还是一样会抄吧。这样子的上层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表率,带领社会发展?
小巴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香槟,游泳池,黑社会,可是,小巴是一无是处吗?不,小巴只是平庸,一个平庸的富豪,意味着只能通过财富来弥补自己的平庸。事实上,小巴做到了,只是,这个过程中,毁灭了两位天才少年,试想一下,在波士顿读大学的,难道不应该是小琳老师和班克吗?事实的逆转突出了现实的矛盾,小琳老师自首,班克黑化,好学生堕落,坏学生升学,真是对现在的教育理念的极大讽刺。
总结:天才枪手确实是一部值得品味,思考的好片,泰国能有这样一部电影真的出乎意料(眼界有穷世界宽,自己一般看美国电影比较多,还是自己看的少啊)。影片中的镜头让人欲罢不能,特写镜头让我想起了黑客帝国(一样的拖时间),在电影院观影的我都感受到了紧张,尤其监考官追小琳老师的时候,一种终结者追杀的既视感。这部电影还是值得购票观看的,毕竟这么些年欠了那么多电影票。这部电影提出的关于教育的问题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我的解析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出于个人见识的有限,我确实不知道班克听的古典乐的啥,但是我看见有解析说到了,所以大家只要参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