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是泰国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根据2014年亚洲考场作弊案的真实事例而进行的电影改编。不得不说这是近几年最成功的泰国电影。导演采用双线并叙的拍摄模式,逻辑缜密,脉络清晰,节奏紧凑。剧情其实很简单,讲述的是两个天才学霸如何带领一群学渣作弊,并以此来牟取暴利的故事。观影全程揪着一颗心,跟随主人公情绪的起伏而波动。好的一部电影不单单只是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刺激,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更应被广泛讨论。
女主角小琳是一个天资聪颖,品学兼优的初三生,小小年纪就获得了许多大奖。父亲作为老师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让小琳拥有更璀璨的未来,便带着她转学到了一所教育资源更加优质的高中。由于小琳的出类拔萃,学校免去了她所有学杂费。在这里,她认识了好朋友格蕾丝。格蕾丝和小琳的情况恰恰相反,家境富裕,但在学习上没什么天赋,尤其对数学一窍不通。格蕾丝绞尽脑汁计算的数学题,小琳只瞥了一眼就迅速得出了答案,学霸与学渣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明显,隔着鸿沟难以跨越。
某天,班里举行数学考试,小琳惊讶地发现考试内容竟然与格蕾丝之前向她请教的那套练习题一模一样,她很快就答完了所有题目。而坐在小琳后座的格蕾丝仍是一筹莫展,看着手中的试卷无从下笔,她实在是太笨了,连做过的题都想不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小琳不忍好朋友交白卷,于是便暗中帮助格蕾丝。她将写有正确答案的橡皮扔进鞋子里,趁老师不注意将鞋子踢给格蕾丝,格蕾丝心领神会,急忙踩住鞋子,顺利拿到了橡皮,填好了答题卡,按时交上了试卷。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差点被老师发现,看的我心惊肉跳,还好最后有惊无险。事后,小琳很困惑为什么格蕾丝会提前拿到试题,其实仔细想想就能猜到这是老师为了赚取额外的补习费而故意出的招数。只有接受课外辅导,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电影隐晦地从侧面暗示了教育系统确实存在灰色地带。
意识到钱的重要性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小琳靠着自己的天赋与努力,进入了这所顶级高中。她天真地以为凭借奖学金就可以不用交纳任何费用,却意外得知学校还要收取一定的赞助费。越是差劲的学生,交的赞助费就越多。小琳趁父亲不注意打开抽屉,果然发现了学校给父亲的写着20万泰铢的收据。原来,父亲竟独自一人在背后默默承受着这一切。为了供小琳读书,他甚至还打算把车给卖了。在小琳的认知里,她认为学校收取赞助费是极其不合理的要求,但是却无力提出抗议,她和父亲是没钱没势的小人物,只能在强权制定的规则里生活。自从见识到成人世界的残酷后,小琳再也不是那个“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温室花朵了,她要破茧成蝶,摆脱贫穷,减轻家里的负担。
格蕾丝的男友小巴是超级富二代,成绩却和格蕾丝一样惨不忍睹。他希望小琳能在考场上帮他一把,言下之意就是让小琳当枪手,并承诺会给她一笔不菲的报酬。以前的小琳绝对会义正言辞地拒绝,而如今,她意识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只有钱才是通行证,没钱的人寸步难行,有钱的人畅通无阻。小琳重塑了自己的三观,打破了一直以来维护的道德准则,将金钱至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了钱,她答应了小巴的请求。不可置否,黑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前老师收取高额的补习费就让小琳对教育体系产生了深深地怀疑,而学校的赞助费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看得出小琳内心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艰难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如何传递答案才能不被发现呢?小琳在弹奏钢琴时找到了灵感。她用四种不同的指法分别代表ABCD四个字母,在课桌上敲出哪种指法答案就选哪个。这个方法屡试不爽,既保险又管用。小琳为此专门开了一个班,打着教钢琴的名义对同学们进行“暗号”培训,随着“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多,小琳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竟发展出了一条产业链。以前是父亲照顾小琳,现在轮到小琳孝顺父亲。她用自己赚的钱给父亲买了一件崭新的衬衫,不知情的父亲眼里满是欣慰。
班克是学校里另一个学霸,学习成绩与小琳不相上下,难分伯仲。父亲已不在人世,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开了家洗衣店,没日没夜地干活,手长期泡在水中起了严重的皱褶。班克就是那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型学生形象,从小就将“知识改变命运”当作人生信条,拼命学习,只为有一天能让自己和母亲过上好日子。班克的生活很简单,他没有朋友,除了帮母亲干活就是学习。班克不懂人情世故,他的世界泾渭分明,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容不得一丝杂质。这样的人在学生时代可能会比较受老师欢迎,但进入社会就会被撞的头破血流。班克因为一次“意外事故”错过了新加坡公费留学的考试,这对他来说是巨大的打击。班克因此一蹶不振,颓废在家。
小琳找到班克,希望他能与自己合作,牟取暴利。班克自然对小琳这种破坏规则的“赚钱方式”嗤之以鼻,并对她说道:“你作弊被抓是活该,而我是倒霉。”小琳说:“可是你不觉得就算你诚实,生活照样在欺骗你。”这是全片最为重要的一句台词,既心酸又无奈,可这就是现实。家境贫寒,没有资源的普通人仅仅凭借一腔热血就妄想撞碎坚不可摧的阶级壁垒,这简直异想天开。阶级的出现意味着人并非生而平等,富人阶级的小巴和格蕾丝是天生的赢家,而穷人阶级的小琳和班克则是失败者。小琳留了张纸条给班克,叫班克想通之后来这个地方找她。纸条上赫然写着诚信商务印刷店几个大字。诚信,多么讽刺的一个词。
最终班克成功被小琳的价值观洗脑,犹豫再三还是去了诚信商务印刷店。两人这次要干的是跨时区作弊。STIC考试是用来申请美国大学的标准化考试,全球统一命题同一时间开考。澳大利亚和泰国有四个小时的时差,他俩决定远赴悉尼先参加考试,再通过手机把答案传给在曼谷的格蕾丝和小巴。事成之后,小琳拿200万,班克拿100万。一切准备就绪,就在他俩动身去往机场的那个下午,小巴说漏了嘴,原来班克错过新加坡公费留学的考试不是偶然而是小巴的故意安排。他找人将班克打得鼻青脸肿,再将昏迷不醒的他弃之敝履,丢到臭气熏天的垃圾场。有权有势的人可以为所欲为,任意践踏他人自尊。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没有制约,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班克和小巴扭打起来,导演在这里制造激烈的戏剧冲突,班克的爆发是对富人阶级滥用特权的一次宣泄。小琳和格蕾丝使出浑身力气,才将纠缠在一起的两人分开。班克气冲冲地跑了出去,小琳拖着行李箱也准备离开。没想到路上班克竟然自己走了回来,他对小琳说:“干了这一票,我至少还有钱。”
一切都按照计划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而人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考试间隙,班克在去洗手间传答案的过程中彻底黑化,他突然狮子大开口,威胁小巴要200万,不转钱就不给剩下的答案。小巴气急败坏,格蕾丝无可奈何只能把身上所有资金都转给他。小琳和班克顺利完成了任务,可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班克由于被发现作弊,终身不能参加STIC考试。小琳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回到泰国,她愈发感到羞愧,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错误和愚蠢,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小琳在父亲的陪同下去考试中心自首,坦白所有事情。小琳维护了考试公平,内心也得到了救赎。而班克却依旧执迷不悟,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竟然还想拉着小琳继续干下去。鲁迅先生曾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文章中写到:“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班克就是全片的悲剧所在,他聪明正直,恪守本分,却误入歧途,越陷越深,大好前途被毁于一旦,最终走向覆灭。
在《天才枪手》中,小琳是绝对的主角,全片围绕她一系列心理变化和举动,将一个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天才渴望破茧成蝶,进入成人世界后重塑自己三观,最后完成自我救赎的整个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事件背后的动因往往比结果更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