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前看的电影。一段迟到的影评。
酣畅淋漓。没错,整场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当初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就是预告片里频繁出现的“作弊黑科技”。“黑科技”是不存在的,女主小琳的智商就是最大的黑科技。从一开始为帮助朋友而把答案写在橡皮擦上装进皮鞋滑到后桌,到以弹钢琴指法“敲”出答案,最后以时差的方式提前考试,把答案发回泰国印成铅笔上的二维码,小琳可谓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期间还有几次想金盘洗手的纠结,被老师发现的恐惧,争分夺秒的紧张,配合或是慢镜头、心跳打底的配音,或是秒表嘀嗒、冷汗直冒的特写,让我都想钻进镜头为她捏一把汗。
最后有两个场景也耐人寻味。本来穷且益坚的男主班克,在澳大利亚作弊暴露,彻底堕落——小琳走进他家,目光所及的一列崭新的洗衣机(班克与母亲靠一台经常故障的老洗衣机相依为命)和他手上的电子表,暗示班克收了那群富家子弟的钱,并且想拉小琳继续干;而小琳最后的镜头是走进一个白壁通透的房间,对着摄像头,平静地,面对对面的男子:“I can begin.”,窗外,阳光灿烂。
可以这么说,这场电影的编剧交了一份标准的答卷。故事开头就点出矛盾点,三起三伏,把人物往绝境里推,情节突转,结局耐人寻味。会心一笑。
很多人说这是抨击泰国的考试制度。我不予苟同。电影里展示的矛盾不是考试的矛盾,而是贫富差距。小琳和班克都是在面对家里的拮据而作出的选择。考试只是一个表现形式。作为一名尚在高中的学子来说,(个人感受)倘若能在学习之中取得好成绩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事。在片子中,班克和小琳抵达澳大利亚,面对蓝天碧海,对岸高楼参差,悉尼歌剧院近在咫尺,小琳忽发感慨:“明天,这个时间就是我们的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哪。他们离世界高等学府,差的只是学费单罢了。
近来很多人在聊阶级固化。他们,只是阶级固化的一个牺牲品罢了。不过只差一点,他们就能摆脱桎梏飞上枝头了。悲乎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