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图版原文地址

《天才枪手》大部分场景都局限在校园,场景简单,故事也不复杂。尽管很多人用“谍战片”“侠盗片”来形容这部片的观感,但底子里其实只讲了一件事——作弊。不过它还是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完成了青春片的母题:成长阵痛。

故事的开头也挺常规:就是一个外来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尽管琳的饰演者身上有种时尚圈钟爱的“高级美”,但在片中的设定是个不善打扮又智商爆表的女孩子,第一天上学就被一个热情甜美的女孩主动示好,顺利打破了初来者隔阂,融入新环境。


-------从这里开始正式拉开了跟一般青春片的差异---------

为了让格蕾丝能留在心爱的话剧社,琳第一次答应帮她作弊。这里的交代很有意思,让琳动心的不是每周一杯奶茶,不是任何物质奖励,而是“小琳老师”的称谓,一方面建构起主人公身上由始至终贯穿的、强烈的自主意识,另一方面也为结尾的转变埋下伏笔。

但在格蕾丝的予取予求下,琳做到了不假思索地明确拒绝:我为你付出得够多的了。

中间琳有过一段“黑化”的过程,帮更多的人作弊,行事愈加干脆锋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看到了不公平,并且决心挑战这种不公:你收赞助费,我就凭我的(作弊)本事赚回来;你不让我出国留学,我也凭我的(作弊)本事把这笔钱赚到。

最后会答应在大型国际考试中作弊,也跟友情无关(在酒店前台明确表露出拒绝意向),更多像是一个灵光乍现的玩笑:一个完美的作弊办法突然涌现,我想作为一个天才来说,真正值得冒险的理由是“我可以”。实践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获得财富和跃层,这诱惑对琳来说,实在是太大。

三次作弊层次清晰且丰富,连同主人公的自我意识成长也在层层递进、逐步丰满厚实:从为了好朋友用鞋底传橡皮擦(常规的“尖子生”到这步就为止了),到为了补贴家用给一群富二代用钢琴指法传答案,再到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玩大了”。电影娴熟无比地运用了类型片的叙事策略,建立了一个目标明确、执行力爆表、胆大心细的“天才少女”,

在琳的认知里,作弊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本质上不对任何人构成伤害,格蕾丝和小巴他们获得了新玩具,她获得了钱和满足,家长高兴,老师轻松,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但她忽略了一点:损害的是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公平关系。很可能在潜意识里她便默认世界是不公平的,但不是处在受害者的一方,而是处在获益的一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学校领导给予的青眼有加和财力资助。

而当她第一次决定作弊时,有一个很关键的转折是她发现了老师们的所谓“开小灶”意思就是泄露考题。作为一直享有“绩优生特权”的琳,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权益被侵犯。于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来反侵犯学校的权力。

如果说对青春片类型化的成熟运用、严丝合缝没有一句多余台词的剧本、激燃的剪辑和紧凑的节奏、一群颜值演技俱佳的96年小演员的精彩演出、以及分分钟可以当作商业广告的漂亮镜头都是技术层面的好看,而对教育制度、阶级差异的社会反思是更上一层的立意加分,那么让《天才枪手》跳出“一般优秀”的,是它在教育题材下深深扎根的人文关怀。

在国内的青春片还力求在技术层面上做到“及格”时,国外已经有相当的小成本佳作纷纷窜进了比“青春”更深的层面,《朱诺》《壁花少年》《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等都是十分精巧有趣的青春片,但同时又不仅仅止步于青春,而是对更大的文本命题体现出了十足的野心,使得它们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童真童颜之外,还给观众以温暖,以思考,并能留下至少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

而《天才枪手》也做到了。

不仅仅是从视觉上,它留下了今年我在影院里看过的最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毫不夸张地讲,国产青春片里我看过并记住的唯一一个镜头,是“你神经病啊!”)。在琳最为执迷不悟的时期,那双少女修长的手在大腿上轻轻敲打着古典乐的指法时,我依然还是能从代表着“错误”里的“犯罪现场”里,感受到古典美的暖光。

同时它还用十分饱满、诚挚的人文关怀,像一个品学兼优的邻家大姐姐一样,猝不及防地拥抱了你一下。

不喜欢《天才枪手》的人,大多执着于“过于政治正确的结尾,转变突兀”。

然而这恰恰是凸显编剧功力的一点。

如果是一个平庸的二流编剧,要完成开头“一个外来人的入侵改变了一切”的部分并不难,接着很容易就写成“受到诱惑一步步走向深渊”,啪,最后用一个父母或同学等什么人突然变故来点醒主人公,最后洗心革面的故事。

平庸和优秀的一线之差,就在于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最后一步跨越。

我在观影的前半部分时,一直摆脱不去一个疑惑:为什么她年纪那么小,做任何决定时却如何笃定?无论是面对父亲失望时的反驳,还是对校领导理直气壮的诘问,还是明知道对方是最老实忠厚的班克却执意要拖他下水时,她从未有过半点的怀疑。

到后面突然反应过来,因为她是天才啊。

天才与凡人的差异,除了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对自我探知程度的差异。

就像电影里四个主人公,格蕾丝和小巴的人设除了是差生以外,还是醉生梦死的人。在琳的面前,他们以及背后那一群面目模糊的富二代,其实跟人类和类人猿的差别好不到哪去。

这是一个从头至尾、拥有高度自主选择权的主人翁。

她的设定是天才,镜头对她的每一个行动的背后行为动机和后果考量,十分吝惜,但却没有停止过大量地捕捉她紧蹙的眉和额头细密的汗,是在提醒观众,每一个人都有的最深层的恐惧感和道德摇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走出电影院时都心跳加速慌乱无比,好像回到了上学时自己作的弊一样。

(插一句我为什么不喜欢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演绎的各种“天才”,他揣摩出一套程式化的伪天才式表演,即旁若无人的絮絮叨叨和始终缺乏层次的表情,这使得他表演的天才全都千篇一律,而且给观众以很强的距离感,殊不知天才归根结底也是个有着正常生理构架的人类,反观《万物理论》里的霍金,《天才》里的爱因斯坦,《美丽心灵》里的纳什,没有第二个演员会像他一样用僵化的表演来毁掉那么多天才的角色。)

而茱蒂蒙·琼查容苏因的演绎,一点都不辜负电影标题。

真·天才不是比谁的嘴皮子快能一分钟背下多少又长又拗口的台词。没有人能比琳更能娴熟地学习一切知识(包括体育哟),因此在学校这个制度下,她的如鱼得水影响了她务实得几近冷酷的性格。她精准的判断力、难以置信的执行力以及超乎年龄的冷静镇定,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她是个实用主义者。殊不知她才是电影里最大的理想主义者。

整部《天才枪手》,说的就是一个一无所有、只有聪明才智的女孩,如何通过一步步的决策试图挑战自己命运的故事。尽管从猎奇的眼光看,她仅凭一己之力就撬动了整个美国入学考试的监考机制,但细细想来,她做的每一个行动,无不是为了自己,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改变命运都好,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的角色。

在结尾里,

班克说:你想好,选择在你。

琳回答:是啊,你说得对,选择在我。

琳有缺陷。在她的目的性极强的计划里模糊了公平公正的边界,便是很致命的一个。许多观众心疼班克的陨落,出场时他那懵懂无知的天真,并将他的悲剧归咎于琳。

但是,一个真正充满理想光辉的人,是认清人性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后,依然对后者有着充足的信任与理解。

最重要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会放弃。

因此失去了报送资格的班克,被“骗上贼船”;在失去留美资格后,又开始倒腾起“作弊大业”。这样的他,还是你眼中可怜的失足少年吗?难道没有让你想起那些喜欢大谈年轻时一腔热血、而今油头滑面的中年大叔吗?这样的他,哪怕真的顺利去了新加坡读博并获得高薪工作,只要人生中遇到大一点的困难,他的胆怯和软弱也免不了会去迎合邪恶和不公。

反观琳,在她顺风顺水时、误入歧途时、崩溃边缘时……她何曾有过一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念头、去阉割过自我?

她从格蕾丝小巴身上看到了不可改变的命运鸿沟,从班克身上看到了一个单纯善良的灵魂是如何容易被引诱上歪路,从父亲身上看到了正直和懦弱是如何无济于事,从校长身上看到了更狰狞邪恶的成年人规则……

然后她选择走上了教育之路,再一次尝试用一己之力去撬动比她大得多的国家机制。这不是为了追求“政治正确”的突兀,而是从影片开头那一声“小琳老师”开始,早已有迹可循的必然。

为什么《天才枪手》是那种最好的青春片?因为放在类型的框架里它严谨公整,几乎无可挑剔,而超脱出类型以外,无论以什么维度的批评眼光来看,它依然是一部经得挑剔的佳作。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也曾有过《阳光灿烂的日子》、《颐和园》、《独自等待》这样的作品。可惜在商业化途中,国产青春片却迷失了。

近来话华语电影里的青春类型片,哪怕高于平均水准的《我的少女时代》,在脱离了俊男美女的懵懂初恋外,也都不剩什么东西。尤其是,国内素来喜欢用一群超龄“少男少女”来演绎所谓初高中生,从底子里就暴露出对自己的极大不自信(《小戏骨》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十来岁的孩子演技并不比顶级流量们差,相信以后情况会有改善)。

一部优秀的大银幕作品,不可能止于“达标”。一部优秀的青春片,也不可能止于“正青春”。大银幕不是练兵场,而很多满足于视听语言技巧花哨、故事说得七零八落、靠着几个流量级花旦鲜肉就撑起几个亿票房的“青春片”还能层出不穷,是一群异常宽容的群众纵容出了一堆市场的畸形儿。

天才枪手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2017)

又名:出猫特攻队(港) / 模犯生(台) / 完美作弊 / 高智商的作弊游戏 / 坏天才 / Bad Genius / Chalard games goeng

上映日期:2017-10-13(中国大陆) / 2017-05-03(泰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茱蒂蒙·琼查容苏因 查侬·散顶腾古 依莎亚·贺苏汪 披纳若· 

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 编剧:塔妮达·汉塔维瓦塔娜 Tanida Hantaweewatana/瓦苏红·皮娅罗姆娜 Vasudhorn Piyaromna/纳塔吾·彭皮里亚 Nattawut Poonpiriya

天才枪手的影评

闫语
闫语 • 简评
momo
momo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