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这部名噪一时的《天才抢手》,个人认为它的成功取决于对青春期学生们面对无奈现实时的张扬、叛逆、顺从以及事后的重塑认知刻画得栩栩如生、得淋漓至尽。
影片的开头便是小琳父女二人与贵族学校的校长就入学事宜进行商谈。
在小琳与校长的对谈中,小琳充分利用校长对她自身价值的重视而竭尽所能地把学费降到最低,观众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小琳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这使得场面恰如商业生意上的会谈,处处充满了博弈,在观众惊叹其数理与交涉能力之余,也带给了观众一种“过度重视金钱,以至于在此事上斤斤计较”的先入为主的消极印象。但就影片本身效果而言,无疑是一份可喜之处,因为主角某方面的性格塑造已经被很清析地展现了出来。
紧接着在考场上,小琳惊讶地发现考试的题目就是葛瑞丝复习的原题,再联想到老师说得那句“这次的考试很难,要你们早不来找我,现在后悔了吧?”
她突然醒悟,原来这次的考试是老师一手安排的,想以此来增加他的灰色收入。她问葛瑞丝没问题吧,毕竟是做过的原题。葛瑞丝摇了摇头。小琳在稍作犹豫下,决定通过作弊帮助葛瑞丝提高分数。
导演在作弊情景这部分下了很大功夫,虽说其作弊手段未能彻底让观众信服,但它胜在光、影、音的氛围营造。此部分的光幕略微黯淡,加之处于紧张的考试,更能理所当然地使得整个背景环境寂静无声,唯有小琳与葛瑞丝的细微动作声被刻意放大,使之如心跳般引人胆战心惊,而又处处充满了对下一刻情节走向的悬念,高潮迭起,波荡起伏,把观众的心完全代入了进去,与影片中的人物情绪交织在了一起,产生了“我就是当事人”的即视感。
最终小琳成功了,老师并未发现他们的小动作,葛瑞丝考到了她的最优成绩,小琳也为她的成功暗暗窃喜,并未展现出对此事的丝毫愧疚,反而有一种理所当然的矜持感,这已经很直接地暗示了观众:小琳不会就此作罢,还会越演越烈。
不可否认,小琳有一颗很棒的商业头脑,总能乐此不疲地把自身资源利用到最大化。之后的钢琴暗号法,配合葛瑞丝和葛瑞丝富二代男友阿派以钢琴培训班之名广收“学生”,进行更大范围的钱分交易,甚至使之几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对学校的运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也许很多人会为此讨厌小琳,觉得她贪财无厌,为此丧失基本诚信原则也在所不辞。可若从细节上去反复思量,这其实也算小琳对学校教育不满的一种小发泄。
影片中有个这样的细节:她在家时无意中从父亲衣服口袋翻出了一张回单,这张回单的内容影视没有特意去展示,但从之后小琳驳抗校长的情节相联系不难猜出:这是学校的赞助费,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缴纳此费用,以此来维持学校的日常开张。显而易见,父亲对她刻意隐瞒了此事,目的是怕小琳会为此事分心。
他们家的条件并不乐观,父亲想独自承担这份压力。我想此事便是小琳走向作弊道路的直接原因,她只是一个出身于平凡家庭的平淡女孩,她爱她的父亲,她为父亲平白无故承担这笔不应支付的费用而感到心痛。她觉得既然学校可以通过卑鄙的手段索取费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从考试的漏洞中去补回遭受的损失?
其实我们身边就存在很多类似于小琳这样的人,在初次面对现实黑暗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无从适应,但随着这类心态冷却时,莫名的羞耻与不甘往往会接踵而至,肆意地破坏他们好不容易才筑建起来的世界观,使之崩塌瓦解。而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又使他们无法对此事淡然,他们想发出声音,但往往会觉得如同置身于无处借力的真空中,无论如何呐喊,也不会有任何回应,于是对现实失望透顶的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方式反抗。
影片中的小琳便是如此,但也并非仅是如此,她的目的里显然参杂了其它东西,比如她对自身独立的渴望与行走于学校迫力夹缝中私自索取利益的侥幸——她深爱父亲,同情父亲,并因此憎恶成为父亲压力源泉的自己,迫切渴望摆脱这种被父亲养育的状态,而这显然又是不可能的,于是无法实现此愿望的她只得从特殊的方面去进行补偿,好去缓解这份扭曲的罪恶感。于是,多方复杂的情绪交织使得后来小琳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必然。
如果说小琳是反抗者,那么本影片的另一天才班克则是现实教育的失败品。
电影对班克的出场设置得很妙,他与小琳一同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并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为学校带来了荣耀,他们的肖像被挂在了教学楼壁上,成为全校仰慕的存在。但就在下一刻,他们就得为学校唯一出国的名额而战,由队友变成了竞争对手,局面充斥了一股巧妙的讽刺意味。
焦点再着重放到班克个人,从他拒绝为同学作弊并向校长举报考试作弊期间的种种举止而言,似乎是一位正直、追求公正的正面人物,几乎一瞬间与小琳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班克遭受社会人士的袭击而错过第二天的奖学金考试后,他选择了帮助小琳他们,选择了为利益而涉险,哪怕他在跨国考试作弊中被捕后也未醒悟,仍然想让重拾自我小琳与他继续合作,一错到底。
他是为了金钱吗?不,他只是卑微到了极点,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在这个处处充满欺骗的世界中变得锈迹斑斑、伤害累累,正因为卑微,才比谁都要上进,才迫切想要摆脱这种不堪的命运。他身处社会低层,具有低层人士普遍的偏执心理:憎恨不公。
所以,班克无法忍受其他人不劳而获的好成绩,也对一切与生俱来的富裕充满了厌恶。可有的人就是一出生便拥有令人羡慕的舒适生活,比如阿派。班克费劲心思想要出国留学的愿望对他而言却无比轻松,而他母亲为了这个家庭日夜奔波,操劳不止,最终只落得身体日渐消弱,憔悴不堪的下场,无论如何努力,终究无法走出这个贫困的泥潭。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
在商谈具体的作弊计划时,班克从阿派无意的话语中得知了原来他错过考试这事竟是阿派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他进伙,那一刻他怒不可遏地殴打了阿派,并不顾小琳阻拦摔门而去。
但他一定会回来的,这是个毫无悬念的必然,不是为了剧情的延续,而是因为在某个夜晚,他持之不散的信念、他为之所付出的努力、他苦苦经营的明天、他所渴求的一切,都在那场荒唐的闹剧中如在夜空中挣扎的烟火般湮灭在了黑暗里,他失去了梦想,变得一无所有,他只能拼命地索取,竭尽所能地向这个世界讨回他所失去的一切。
影片中小琳对班克说得一句话很是耐人寻味:就算你不作弊,这个世界照样会欺骗你。
所以,当他从作弊中获取的利益多少满足了他的内心的虚空时,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首先是在厕所传送答案时要求多分得一百万,否则便拒绝继续发送,事后又以举报小琳要挟她继续与他合作。他也许是贪婪,也许是欲望,也许真的只是为了寻求一份补偿,但什么都无所谓了,这个世界本不就是这样吗?它永远都是那么不尽人意,永远都只会让人在最后失望,一次一次地,直到绝望。
可班克是反抗者吗?不,他只是不战而屈,懦弱地低下了原本高昂的头颅。尤其是他对小琳说的那句:“一百万,一百万啊,你留学后工作了也不过做办公室,一个月也才几万而已。”显然他把人生的价值体现等同于了能够赚多少钱,如此可笑如此幼稚,其病态的价值观与思维的局限性注定会让他与社会常理格格不入,与时代主流背道相驰,同时也令小琳好不容易对他产生的一丝情愫顷刻间灰飞烟灭,曾经萌发的情感火花在实质利益面前成了过往云烟。
班克的反抗、认知与成长始终都慢小琳一步。而他的偏狭、他的怨念、他的天真,就像一根粗大的缰绳,套住他的脖子,驱使着他向着错误的方向奔去。因此他何时才能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我们也不得而知。
影片的最后小琳放弃了要出国留学的愿望,而是决定当一名教师,并且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决定去自首。影片在此设置并未十分成熟,小琳的“洗白”动机缺少铺垫,因此显得突兀,且对现实的反抗没有进行彻底。但导演无非是想营造一个美好的结局,好去传达一份积极向上的思想主题,只是缺少前期的准备。
是的,结局对于小琳无疑是完美的,她完全可以选择一份得体的工作重新开始。但是班克却失去了很多,迷失在了金钱的道路上,一蹶不振,是否还能够站起我们也不得而知。而阿派和葛瑞丝虽然会因小琳的自首被取消成绩,但他们还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出国,继续享受其它底层子女只能奢望的生活方式,里面人物的命运依旧还是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