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1

芭比:芭比出走之后


(搬运旧文)

与近年来主打情怀大IP的好莱坞电影在内地默默割完韭菜即下映的状况不同,《芭比》激起了与其体量不相符的讨论。作为一部典型的商业电影,它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被赋予了“女权代言人”、“异性恋试金石”、“顺直男的真心话大冒险”等附加职能,场外部分观众的反应也与银幕里的芭比故事形成互文,构成了4D沉浸式观影体验。

这种由芭比引发却早已超越芭比本身的关于理念、话语、权力的阐释与论争,正应了电影的宣传语——Barbie is everything.


芭比乐园的陷阱

《芭比》可以被概括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冒险故事:芭比乐园里的经典芭比在某天突然被死亡的念头袭扰,她脚跟落地、有了口气、出现了橘皮组织、烤糊了早餐……事情开始变得一团糟,她不得不前往现实世界,找到背后支配着她的那个“女孩”,修复导致生活脱轨的一切“故障”。

影片开头采用大量篇幅展现芭比的先锋和梦幻:穿着黑白条纹的泳装芭比从天而降,女孩们砸碎宝宝玩偶,停止扮演妈妈的无聊过家家游戏,从此她们拥有了自己的“黑石碑”——一个成年了的、有无数漂亮衣服的、可以从事各种职业的完美女性

在芭比乐园里,一切都是亮闪闪的糖果色,有豪宅、跑车、华服和日复一日的姐妹狂欢舞会;我们的芭比们,拥有各种颜色的可爱脸蛋和惊人发量,眼神笃定,一举一动都散发着自信、乐观和正能量;她们生来出色,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任何领域发挥才能,大权在握;她们永远年轻,永远快乐,永远完美无瑕。

观众们愉快地欣赏着女性王国的胜景,却很快可以察觉出其间的荒诞和异样:牛奶杯是没有牛奶的、早餐是塑料的、镜子是空的、跑车是自动驾驶的、海浪和沙滩是固态造景的、芭比的动作是机械的笑容是半永久的……这种充满塑料感的人造空间中毫无生气的真人般的存在,是导演格蕾塔·葛韦格精心打造的“恐怖谷”,她时刻提醒观者:

这座令人向往的女性乌托邦,仅仅是一个被设定出来的观念世界。

芭比乐园将每个普通女性真实的无力和困境包裹上“芭比(女性)无所不能”的粉色糖衣,成为一个使人沉溺的甜蜜陷阱。在电影中,揭破这层糖衣的是死亡、橘皮组织(衰老)、平脚掌(普通的身体)和存在主义危机;在现实中,它是充满欺骗性的完美大女主叙事、“政治正确”话语下更加隐蔽的父权制的安抚与鞭策、外貌至上和消费主义……

正如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用微观层面妇女的个人赋权掩盖了宏观层面结构性、制度性的不平等,女先锋芭比可以轻而易举地全身心投入职场,在各个领域“向前一步”(来自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的畅销书《向前一步》)而不必承担生育、照顾家庭成员等女性“特有”的职责(她甚至没有生殖器!),她自然无法再为解决女性困境提供鼓励和支持,而只会给到她的同胞们“自觉不够努力”的深深焦虑与刺痛。

因此,在芭比前往现实世界的冒险之旅中,尽管遭遇了不怀好意的凝视和地位倒转的困惑,真正给她致命一击的,其实是来自女孩萨莎的指控:“自从你被发明以来,你一直在让女性感到自卑。你让女性运动倒退了50年,你这个法西斯主义者!” 那一刻,芭比终于从少女偶像的迷梦中惊醒,完美的观念世界开始坍塌。

肯处境与肯能量

当芭比在现实世界经历着一重重残酷幻灭时,肯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如鱼得水、自信爆棚,毕竟在芭比乐园的他,是一个根本无人在意的尴尬存在。

影片前半部分荒诞成立的基点,是芭比和肯性别权力的镜像翻转,许多笑料都建立在肯菟丝花般的弱小可怜无助之上。

这些笑料之所以能让人毫无负担地笑出来,大概包含了两套并行的逻辑:

首先,我们相信它毫无现实可能:一个男性人类,在现实世界,绝无可能被如此无视,如此毫无自我,需要拼命雄竞以赢得女性青眼,才能确认自身的价值。在玩梗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真实男性受到伤害。

其次,我们相信它绝对有现实依据:因为芭比乐园里肯的处境,与现实世界中女性的处境如出一辙:没有工作机会,没有话语权,作为第一性的附庸,可以随时被无视、被抛弃。(肯的英文名是“And Ken”,他甚至无法拥有一个独立的名字)就像美泰高层会议上基层员工弱弱的提问:“我是一个没有权力的男人,这会让我成为一个女人吗?”我们对这种情境太过熟悉,甚至没有一秒钟怀疑它出现的合理性。

但讽刺的第二层是,现实生活中女性所遭受的一切远比肯遭受的恶劣、赤裸得多。情色意味的凝视、性暴力 、生育困境、甚至生命威胁……这些是芭比乐园里快乐玩耍的肯们永远无需承受的伤害,也是绝不可能用性转和玩梗呈现的隐秘之痛。 更加有趣的是,电影对人物处境做了翻转,却依旧为他们保留了传统的男性/女性气质。于是我们看到肯从现实世界取得父权制的“真经”,马不停蹄地回家打造自己“肯王国”时那溢出银幕的Kenergy:浅薄幼稚、外强中干;孔雀开屏,头脑空空;奢侈享乐,不思进取;尽情掠夺,肆意破坏……

原来观看刻板印象下的同胞形象令我如此不适”——普通男性观众终于在此刻收获了女性观众早已习以为常的观影体验。当然不容忽略的是,导演在处理类似“让我考考你”的经典刻板印象梗时,采取的手法完全是戏谑无害的,观众甚至能从高司令等人的生动演绎中品出一丝蠢萌和怜惜。这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态度,是对影视作品中数十年如一日的厌女传统无声而又最响亮的回击。

从芭比到芭芭拉

在拯救了芭比乐园,完成对肯的安抚之后,芭比选择前往现实世界,开始她新的冒险。

曾经不假思索选择高跟鞋的她主动走出了乌托邦的观念世界,因为她是芭比,她曾作为“少女的榜样”而诞生,她肩负着“陪伴、鼓励和启迪女孩”的使命,她必须与她的同胞们站在一起,感受她们切肤的痛苦和绝望,体验她们拼尽全力仍收效甚微的无力和迷茫,共同面对这个“生来并不平等”亦无法靠洗脑争取权力的残酷世界。

成为一个普通的人类女性,是芭比自我觉醒后的勇敢选择,也是芭比命中注定的归处。

从1956年露丝·汉德勒偶然发现的成人玩具莉莉娃娃,到拥有上百种职业、财富自由、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成功女性芭比,到不同体型、肤色、发质、身体特征的普通女孩芭比,再到觉醒了存在主义危机、寻找真实自我的纸片人芭比……芭比从“男权定义下的女人”走向“男权定义下的男人”,最终指向“自我定义的女人”。当我们回望芭比的变迁史,可以发现女性主义浪潮如何沉默而深刻地塑造了我们,改变了世界。就像芭比之母露丝所说:“母亲总是站在原地,当女儿回头时,就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图源Mashable网站

影片的最后一幕,芭比穿着宽松的外套长裤,脚踩舒服的勃肯鞋,轻松又愉快地走进医院。她说:

“我叫芭芭拉·汉德勒,我来看我的妇科医生。”

她有了名字,马上也会拥有阴道,拥有属于自己的女性身体。她会伤心、会流血、会痛、会虚弱,却也会用这身体去享受欢愉,去体验欲望,去呐喊、去争取、去爱自己和爱别人……

芭比既然醒了,便再不得回到梦境。她只得走,而这路的起点,便从探索自己了不起的身体开始。

芭比无处不在,芭比就是我们。


芭比Barbie(2023)

又名:芭比娃娃 / 芭比真人版 / 芭比娃娃真人版

上映日期:2023-07-21(美国/中国大陆) / 2023-07-09(洛杉矶首映)片长:114分钟

主演:玛格特·罗比 瑞恩·高斯林 亚美莉卡·费雷拉 阿丽亚娜·格林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编剧:诺亚·鲍姆巴赫 Noah Baumbach/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奥利维亚·米尔奇 Olivia Milch

芭比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