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周买《敦刻尔克》的电影票,看到我家附近常去的一家电影院排了一场零点场,而且还有黄帝座,就火速买了两张。付完款后才发现,原来是普通的数字厅,根本就不是IMAX场,当时摔手机的心都有了。一怒之下,又买了上映当天万达CBD的IMAX场,抢到了第八排正中的黄帝座。

从观影的感受讲,第一遍虽然看的是普通的数字厅,但因为是第一遍看,从头到尾都有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被配乐和声效彻底的震撼到了,心脏差点爆掉,这场的观影感受非常不错。次日下午去二刷,万达的IMAX场给人一种错觉,好像看了一场假的IMAX,整场的感受反而不如第一场。二刷可以说,看的毫无感觉,一点神秘感都没了,一点可回味的都没有。

我在想,是这家的IMAX场的问题,还是我二刷的问题,还是这片子根本就不值得二刷?看过诺兰电影的影迷都知道,他的电影往往都需要二刷,因为太烧脑,第一遍往往看的很吃力。正是因为这点,我一开始觉得二刷很有必要,结果发现,这部新片根本就不需要二刷。我二刷选择IMAX场,观影体验都很一般,没有了第一场声效和配乐带来的感觉,我觉得是这片子的问题。

诺兰以往的电影,都会使用压缩时间的技巧,将故事处理的非常复杂,让观众想看懂电影,有种挑战智商的优越感。这次的《敦刻尔克》也玩了时间的概念,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了,就是40万士兵在防护堤海滩上的一周,英国民众自发响应政府,参加海上救援的一天,还有英国空军开着喷火式战斗机在空间歼灭敌军的一小时。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叙事线,逃亡的年轻士兵,防护堤上的军官,月光石号救援船的民众和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四组人物平行剪辑。

压缩时间和平行剪辑都是诺兰以往招牌式的叙事技巧,比如说他的《盗梦空间》,几层梦境里的时间概念都不一样,一层梦境影响着上一层梦境,几层梦境是几条叙事线,几条叙事线采用平行剪辑。诺兰的电影,只要一到第三幕的高潮,采用的都是平行剪辑,甚至《黑暗骑士崛起》《星际穿越》那样的电影,第三幕的平行剪辑会让觉得笨拙。到了《敦刻尔克》里,诺兰把以往电影里第三幕的技巧扩展成了100分钟的电影,现在整部电影就像以前的一个第三幕,三条叙事学,四组人物采用平行剪辑,从开始到结尾基本上就是100分钟的高潮戏。

这次的时间概念,并没有烧脑的东西,只有一个三条叙事线到某个时间点同步的设置,剪辑上有两处在凸显两个相遇的时间点,剪辑上可能会让第一次看片的观众反应几秒,然后就没有难以理解的东西了。所以时间的概念,在这部电影里,听上去是诺兰一贯的技巧,但从叙事的效果上,时间并没有起到让人惊艳的效果,就算片子不提这个时间的概念,三条叙事线这么平行剪辑,从叙事效果上看,结果也是一样的。

不过这里时间的概念,还有一层叙事的功效,就是凸显时间的紧迫感,它像一种时间倒计时,可以有效的放大故事的戏剧张力。这里的时间概念,就像很多电影第三幕的时间倒计时,起到最后一秒钟营救的效果。而且整部电影想要凸显的都是这种跟时间赛跑的争分夺秒,包括汉斯·季莫的配乐,采用的谢泊德音阶也是为了这种效果,音乐一直让观众的心提到嗓子眼。从电影一开始第一声枪响,这张紧张感就在配乐和声效剪辑的夹击下,一刻都没有停歇。

这部电影的紧张感,很多都来自拍配乐和声效。很多人诟病这次的配乐太满,无处不在,可能是这次台词太少,情节太简单的原因,配乐一直就像我们的心跳,有一种错觉,仿佛一旦跟不上配乐的节奏,我们的心跳就会漏掉几拍。而子弹和轰炸的声效做的同样很震撼,加上故事的极简处理,我们看不到敌人,只感觉到危机四伏的现场,只有主角们是暴露的,子弹可能从任何角度飞过来。电影第一发子弹打出来,声效有点吓到我了,第一遍的观影感受,那种不安感和紧张感跟《血战钢锯岭》的观影体验差不多,是一次非常棒的感受。

将传统电影的第三幕扩展成100分钟,加上故事层面上的极简处理,这种做法非常的独立电影,这对诺兰来说,是一次很有实验性的尝试,毕竟是拥有1亿美元的大投资,是这种体量的好莱坞大片。从创作角度上讲,它和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差不多,都做了极简处理,故事全程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摄影机时刻跟着我们的主角,而主角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里,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

这虽然是一部战争片,但是故事的层面上省去了全知的宏观视角,不交代作战双方的背景和行军进度,什么都简化了,只留下英军,连同样被困到海滩上的法国同盟军都沦为了背景。故事极简处理之后,就只保留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用小人物的主观视角来再现宏观的历史。这点跟《拯救大兵瑞恩》那种传统的全景式的战争片很不一样,诺兰这次的剧本骨子里是一部独立电影。

整部电影都像高潮戏,叙事的节奏给人的感觉非常快,每条叙事线都在争分夺秒,给人一种速度感的错觉,有点像《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那种电影,从头到尾让人感觉到狂飙的速度。诺兰其实一直在用各种叙事技巧来加强故事的紧迫感,从大的一周一天一小时,到每条叙事线内部的设置。一周那条线里利用了退潮涨潮,等六小时的涨潮,才能等来救援的船;一天那条线里,设置了一个颤抖的士兵和一个受重伤的男孩,返不返航都属于人物身陷道德困境;一小时的那条线里,汤姆·哈迪的飞机一直在计算剩余油量,战斗机里的燃油量越来越少,面临坠机是分分钟的事。从叙事技巧到声效和配乐等技术支持,整部电影都是在为这种速度感服务,最后的效果也很不错。

要论技术层面上的革新,应该就是IMAX摄影了,以前诺兰的电影都只是部分使用IMAX摄影机,这次全程使用了这种70mm胶片的大格式。据说在原生70mm胶片IMAX厅,1.43:1的画面比例,可以给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先不论这年头想要看惯了3D的观众有沉浸式的体验有多难,这种2D的电影想达到VR的错觉,至于效果如何,也许只有看到1.43:1真IMAX巨幕厅的影迷才有发言权吧。

国内只有东莞、昆明和哈尔滨三个城市的影迷,才有机会体验到这种大格式的魅力,像我看到的北京万达CBD那种IMAX厅,二刷的体验还不如第一次看的普通影厅。这种对于技术和放映设备苛刻的要求,估计和李安去年那部120帧、4K、3D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差不多,只有在技术达标的影厅里,才能真正感受到这部电影的魅力,体验到画面从未有过的清晰和震撼,甚至可以看到演员胳膊上的汗毛和血管。

像我这种没有体验过真70mm胶片IMAX厅的观众,就不谈什么体验了,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了。反正诺兰这种将笨重的IMAX胶片机绑到喷火式战斗机上当GoPro用,用这种摄影机玩肩扛摄影,拍超大的脸部特写镜头,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也只有诺兰这种级别的大导演才有机会这么玩。这对于观众来说,恐怕是只有一次的体验,下一位有能力这么拍的导演,还不知道是谁呢,所以有条件的观众一定要去真正体验一把。这种大格式胶片的清晰度和画面的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因为画面的大和超高的分辨率,整部电影几乎上都是实拍,尽量的不使用特效。一方面是诺兰一向追求这种真实的重量感和实拍的质感,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么大的画面和清晰度,特效稍微有一点瑕疵,就会让人觉得虚假。

国外影迷的评分和国内差不多,《敦刻尔克》的口碑并没有《盗梦空间》和《黑暗骑士》那种一边倒的好评,也和前作《星际穿越》《黑暗骑士崛起》一样,有一些影迷觉得低于预期,只能给到及格分。但我很喜欢,非常欣赏导演这次在创作方向和技术上的双重实验性突破,他用超大的投资拍了一部视听体验极佳的独立电影,我们也是第一次可以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诺兰作为导演的主观表达诉求。这部电影的各方评分其实都很不错,但是如果拿到奥斯卡上能提名什么呢?我觉得只有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3个奖项有机会拿到提名吧。进入了9月,很快就是年终的奥斯卡颁奖季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图片1>

敦刻尔克Dunkirk(2017)

又名:邓寇克大行动(港) / 敦克尔克大行动(台) /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上映日期:2017-09-01(中国大陆) / 2017-07-13(伦敦首映) / 2017-07-21(美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菲恩·怀特海德 汤姆·格林-卡尼 杰克·劳登 哈里·斯泰尔斯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敦刻尔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