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继武
全文首发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原文链接

意大利导演马可·帕尼加尼将3D摄影技术带进梵蒂冈博物馆,让观众借助《梵蒂冈博物馆3D》这部纪录片,近距离全视角地欣赏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们的旷古杰作。
在电影院,观众如亲临其境漫步在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宗教艺术品收藏宝殿里,感受神圣与世俗在艺术中的完美交融。这一艺术之旅的导游是梵蒂冈博物馆馆长安东尼奥·帕卢奇教授,这无论对于博物馆的参观者,还是对于电影观众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审美机遇。
“没有什么比艺术更能让人逃离世界,可也没有什么比艺术更能与世界相联系”。
帕尼加尼以歌德的这句话作为影片的开头语,极为恰当地揭示了梵蒂冈博物馆的与众不同,同时也表明了这部电影的主题。
神圣与世俗似乎永远隔着万丈峡谷,但艺术的完美却能在这二者之间搭建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世俗之人通过这座桥梁感受着神灵,同时又将神灵拉到了世间。
神与人的交流就在这完美的艺术中实现。对此观众可以在影片中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拱顶描绘的上帝与亚当的画面中得到印证:被镜头拉近的高清画面让观众看到上帝与亚当的手指凝固在接触前的瞬间,而他们的眼神分明在注视着对方,再加上完美的人体造型,整个画面融为一体,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为了使 “天主教王国”凭借艺术万古长存,历代教皇不遗余力地收集艺术品,特别是代表西方文化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品。这使梵蒂冈博物馆也成为世界上收集古希腊和罗马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
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拉奥孔群雕》成为导演帕尼加尼介绍给观众的第一件艺术品。《拉奥孔群雕》创作于大约公元前二世纪到一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创作题材取自希腊神话。这座雕塑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在造型语言上,用歌德的话来评价,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因而被誉为是古希腊的经典雕塑作品之一。
不仅如此,《拉奥孔群雕》所揭示的美学意义也为后人所称道。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文艺理论家莱辛就曾在《拉奥孔》一书中做过专论。这件雕塑作品1506年在罗马的斗兽场附近出土,发现时已是破碎不全。在米开朗基罗等人的建议下,当时的教皇儒略二世买回了这件作品,并把它放置在宗座宫殿的“雕塑庭院”里。这个庭院是教皇招待达官贵人的地方,庭院四周廊子里摆设的尽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艺术品。后来当教皇建立梵蒂冈博物馆时,这个庭院里的艺术品自然成为博物馆的首批收藏品,而《拉奥孔群雕》也成为梵蒂冈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在展示雕塑作品时,3D技术充分显示了它的独到之处,通过镜头的推拉,角度的变换,加之灯光的效果,《拉奥孔群雕》在影片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人物在动,在挣扎,那痛苦而又无奈的表情每一秒都在变化。
这已经不是石雕了,而是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一幕。
影片在展现雕塑作品时给观众带来的独特享受再次在米开朗基罗的《圣殇》上体现出来。这件作品实际上坐落在毗邻的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s Basilica)里。导演不顾地点错误,将其置于影片里梵蒂冈博物馆中。这一决定无论如何评价,都应该肯定导演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在近距离和零障碍的条件下观赏米开朗基罗的这件旷世之作。(小编注:在“见所未见”系列中,《罗马四大圣殿》将带您细细品味圣彼得大教堂、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圣玛丽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及其藏品的辉煌壮丽。明日杭州百老汇影院将迎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振宇教授映后分享)
《圣殇》和《大卫》是米开朗基罗两件最经常被人们提到的雕塑作品,通常被认为是雕塑作品中的绝品,其艺术之精湛令其它同类作品难以企及。
《圣殇》是米开朗基罗第一件别人花钱订做的雕塑作品。米开朗基罗在1499年完成了这件雕塑,时年他24岁。人们常说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之作,实际上他的这件作品在同类作品中已达巅峰。
首先,米开朗基罗一反传统,在这件作品没像先前的同类作品那样刻画死亡、痛苦及受难。人们看到的是耶稣死后安详的面孔,由此展现上帝和人之间通过基督的圣洁化所进行的交流。
再者,玛利亚年轻的容貌和平静的神态展现了她不为时光所消磨的纯洁和对上帝的虔诚。米开朗基罗的这一创意,给后世的雕塑家甚至画家以启迪,令他们摆脱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将本人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此外,《圣殇》在艺术表现上所展示的完美更令后人赞叹不已。就拿作品中耶稣那下垂的胳膊来说,其深意难以言表,以致后来的雕塑家和画家还不时通过自己作品中的“断臂”来诠释它在艺术上所包含的意义。
米开朗基罗对《圣殇》这件作品可以说倾注了他全部的感情(有人甚至说玛利亚是他按他逝去的母亲的形象雕刻而成)和对基督教的信仰。
接到订单后,米开朗基罗亲自前往意大利中部著名的大理石产地Carrara挑选石材。在选中了这块完整的石材后,为了运送到400公里外的罗马,在路上就花了10个月的时间,而他完成这件作品也就是用了一年的时间。
《圣殇》完成后立即引起轰动,但人们似乎不认为作品应该是出自这个24岁的年轻人之手。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米开朗基罗在作品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圣殇》由此成为米开朗基罗唯一署名的作品。
通过电影镜头观众得以近距离地观赏《圣殇》这一作品的细腻之处,无论是人物的面部表情,还是大理石上依稀可见的凿痕,我们都可以借镜头体会雕塑家的匠心。更有甚者,有人说作品人物的面部光洁是米开朗基罗最后用丝绒打磨出来的,此种传神手法现在如不借助电影这一特殊手段则无法鉴赏。


此外,《圣殇》在完成后的一次遭遇也使这部电影成了欣赏米开朗基罗这件作品的最佳方式。
1972年,有人手持一把地质勘探用的凿岩榔头在《圣殇》上猛凿,将玛利亚的胳膊敲断了,同时还凿下了玛利亚鼻子的一部分并毁坏了她的眼睛。这个雕像多处被毁,被凿下的岩块散落了一地并被不少游客捡起当作纪念品带走。虽然后来在修复过程中不少人送回了捡拾的岩块,但玛利亚鼻子上缺失的那一块却始终没人退还。修复人员不得不从雕像的背后凿下一块石料用于修补玛利亚的鼻子。从此以后,参观者只能在几米以外的地方隔着防弹玻璃观赏米开朗基罗的这一作品。
多亏导演把米开朗基罗的这一杰作用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使我们能零障碍地从不同角度观赏它。
帕尼加尼导演接着把镜头转向了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的画作。有人可能会问用3D的摄影手段展现“2D”的画作有意义吗?但是,请别忘了,这里是博物馆。导演是将观众带到博物馆的“里面”,使观众能全方位地体验伟大艺术作品带给人在想象力上的震撼和艺术欣赏上的愉悦。
在镜头前,观众会有一种置身于拉斐尔陈列室之中的感觉。眼前,《雅典学派》这一巨作一览无余地呈现在眼前,跟着镜头,观众仿佛走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听听他们正在讨论什么,同时看看他们的前辈苏格拉底对这对师生的话题有个啥反应。从画面的背景里观众仿佛又看到了正在建筑中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它的建筑师的面孔却出现在画面中。
观众从坐在台阶上略显疲惫的米开朗基罗的身影上可以感觉到他在隔壁西斯廷教堂拱顶的画作就要完成了。是电影把人带进了博物馆,是镜头延伸人们的视野,它不仅使画作呈现在人们眼前,更使整个陈列室、长长的走廊、宫殿般的博物馆、甚至整个古城呈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的高潮无疑是引领观众走进西斯廷教堂去欣赏拱顶上米开朗基罗的画作。尽管题材全部取自《圣经》的故事,但米开朗基罗讲的似乎都是人间的故事,人的完美身体,呼之欲出的情感在画作里无处不见。在这里,观众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影片所给予的便利。

高高的拱顶被镜头拉到了近前,画作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尽收眼底。观众因此有机会细细地品味色调的浓淡,人物表情的细微刻画,以及画作整体的波澜壮阔,甚至墙皮细微裂痕给画作带来的沧桑感都明明白白地展示在观众的眼前。
这些效果,即使你亲身走进西斯廷教堂也未必能体验到。的确,置身于拥挤的游客中,仰着头去观看那些高高在上的画作,你会感到疲倦,甚至会有一种迷失的感觉。在现场你常常会看到游客手里拿着望远镜试图捕捉画作的精髓,但又不时停下来,活动一下酸痛的脖颈,休息一下似乎失去对焦能力的眼睛。
拉斐尔陈列室和西斯廷教堂拱顶的画作从技术上的角度说其实不是用通常意义上的“绘画”手段完成的。它是一种被称作“湿壁画”的手段。它的操作方法是先在画作的墙壁上抹上灰浆,然后在灰浆变干前将颜料涂在墙上,等灰浆在大约10小时后变干时,画作的颜料已渗入灰浆使它和墙壁成为一体。这种装饰手段的优点是画作能长时间保持完整,而且色彩也能长时间保持鲜艳。
观众如今在电影中看到的色彩基本是在本世纪初拉斐尔陈列室和西斯廷教堂修复完毕后恢复的500年前的原始颜色。当然,这种装饰方法也给画家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最大的不便就是制作要快,且要一气呵成。以西斯廷教堂拱顶为例,它的总面积大约在一千多点儿平方米,基本相当于一个美式橄榄球球场那么大。在作画过程中,米开朗基罗事先设计好草案,然后由他的助手每天在相当于主画面的四分之一那么大的一块墙面上抹上灰浆,接着米开朗基罗开始按事先设计的图案涂抹颜料。其间,一旦发现哪里不理想就得全部铲掉重新来过。
四年期间,每日仰着头作画给米开朗基罗的身体造成了终身的伤害。
影片制作精良,视角无微不至。它所带给观众的艺术享受虽然不能替代亲身参观博物馆,但其中许多独到之处就是在博物馆也未必体验得到。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原文标题:《3D视角中的大师名作》

2017年7月7日-23日,见所未见 As Never Seen Before——意大利辉煌艺术主题影展将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南京、杭州、沈阳、长春十座城市的观众献上《佛罗伦萨与乌菲兹美术馆3D》、《梵蒂冈博物馆3D》、《罗马四大圣殿》、《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奇迹之殿》和《达芬奇:米兰的天才》5部“实况影院”(Event Cinema)佳作。各大票务网站可购票。


梵蒂冈博物馆3DThe Vatican Museums 3D(2014)

又名:梵蒂冈美术馆3D / ヴァチカン美術館4K3D 天国への入口

上映日期:2017-07-07(中国大陆) / 2014-11-04(意大利)片长:66分钟

主演:Simone D'Andrea 

导演:Marco Pianigiani 编剧:Donato Dallava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