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是谁根本不重要。
这部剧最大的优点就是摆脱了普通悬疑片“凶手是谁”“怎么翻转”的套路。
对人物命运的关心,对人性与社会的讨论远远超过了对于“神转折”的追求。
其实到了最后,我们并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虽然有暗示说是死者的理财顾问前男友,但是理财顾问的嫌疑并不比主角,死者继父,路过的黑人前科犯,和灵车司机更大。主角Naz在法庭上也说自己真是不知道是不是杀了那女孩。没准他就是在嗑药后无意识杀了人也说不定。陪审团也没有给出判断。
这些人都有嫌疑,凶手到底是谁,真不好说。但是看完全剧,还是有满足感,因为是谁杀人已经不重要了,该惩罚的已经惩罚,该堕落的已经堕落,会遭受的已经遭受。
从情节设置来看,本剧的优点如下:
1、随着剧情展开,嫌疑人不断出现(主角被发现有暴力倾向和嗑药历史,死者继父被发现继承了巨额遗产,阴沉的灵车司机,死者前男友谋财害命)。比传统的悬疑片,一开头就列出所有嫌疑犯,然后逐个分析,更加曲折,自然。
2、主角的变化。从大学愣头青变成光头纹身吸毒男,主角的穆斯林身份,蓝领家庭背景,注定了他要遭遇的压力和冲突,遭遇杀人案不过是把一切激烈化,集中化。虽然他出狱,但是已经被残酷世界吞噬了,以他出狱后的状态,劫后未必有余生。
3、细节设置:
猫:有一个教编剧的系列丛书叫《救猫咪》,中心思想是说要让观众喜欢你创造的主角,就让他去做些好事,就像救一只猫咪那样。没想到此剧真的让主角救了猫咪。主角对猫咪的态度就跟对嫌疑犯的态度一样,心生怜悯,想要帮助,中间放弃过,最后还是抱回家了。剧终时,猫咪从客厅轻盈走过的细节让人心中一暖。不过这些都是一些tricks吧,没有其他优点厉害。
湿疹:如果让你创造一个挺可爱,但是不招人待见的角色,你会怎么处理?让这个人很毒舌?不近情理?不体面?律师主角这些特点都有,然后编剧还给了他一个具象化的缺点:湿疹。浑身长疮,一言不合就抠脚,真是恶心死了,让人避之不及。而且他辗转求医,喝中药,试偏方,参加互助会(美国真是什么都有互助会……),又让观众挺同情。但就是这么一个不体面的人,却坚持正义,坚持做自己,变成一个可爱的角色。
高尔夫:警官主角的标签是“退休”。一个干了33年的优秀警察要退休了,内心充满失落,同事说“你干嘛去啊?打高尔夫吧”,还真送了他一套高尔夫球具。警察完全高兴不起来。唯一的一个打高尔夫球的场景,他的脸上也满是落寞。谁愿意承认人生就这么结束呢?所以他的执念变成了认定Naz是凶手,要缉拿他归案,不惜耍了很多花样;发现事态有变,又执着地去追他认为的真正的凶手,总之还是想当个好警察,不管自己年纪多大,退休没退休。
看完本剧,真心觉得故事创作者应该从追求离奇案情,神转折,神翻转的套路中解放出来。一个凶案故事如果仅仅关心“凶手是谁”,然后靠血腥情节和翻转吓观众一跳,就太没有意思了。(之前大热的西班牙悬疑剧《看不见的客人》就给我这种感觉)好故事还是应该让观众关心人物,同情他们,憎恨他们,因为他们体现了真实。

罪夜之奔The Night Of(2016)

又名:纽约杀人夜(港)/谜之罪夜/罪恶之夜/迷夜/黑夜里的正义/司法审判/Criminal Justice

主演:索菲亚·布莱克-德埃利亚 里兹·阿迈德 郑大卫 约翰·特托罗 

导演:斯蒂文·泽里安 编剧:斯蒂文·泽里安 Steven Zaillian/理查德·普莱斯 Richard Price/彼得·莫法特 Peter Moffat

罪夜之奔的影评

Tippi
Tippi •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