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08

证据:强行装比最致命

看完后,揉了揉被暴力反转的结局扭伤的腰,脑子里除了那把无处不在的焊枪和无处不在的摄影设备们,实在没有留下别的印象。
伪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在本片并不讨巧,反而让人在被拙劣的漏洞百出的剧情无情摧残的时候更增厌恶和烦躁。
很想说点什么,但有种槽点太多不知道从何吐起的感觉。
一、动机:所有的连环罪案,都会有个动机,没动机那叫误杀。小伙都求婚了才开始杀人计划,这不符合连环杀手的特征啊。我一直没有搞明白真凶影后妹子和摄影妹子这么做的动机何在?显摆拙劣的舞台剧演技和玩票水平的剪辑手法?谋划整个漏洞百出计划的超凡智商?还是单纯喜欢享受杀人的愉悦和快感?这些在片中都找不到答案,她们的目的可能是当网红and在警局备个案在号子里预订两床位。
二、手法:奇葩的作案手法。这个杀人狂作案,一定要有焊枪,注意这个焊枪是带着长长管子和沉重气罐的,我猜测是要塑造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杀人狂形象,类似电锯杀人狂、jtr、弗莱迪、杰森,要有标志性的作案工具,这个可以叫做“焊枪杀人狂”,焊枪切手脚,焊枪烤活人什么的不知道现实里是否有这种可行性,我只看过卖猪肉的用焊枪少烧猪毛。我只想说,跟那些经典形象比起来这个设定累死人啊,追到野外,追到狭窄的屋子里都要带着这一套设备,跟受害人搏斗时脚边就拖着长长的管子,万一玩不好说不定就被其他受害者反杀了,考虑两妹子的体力也真是不容易。世间致命的物件如此之多,我很惊讶凶手选择了这样一件麻烦的象征性凶器。虽然后面为了补逻辑上的洞,安排带钱老女人的角色,引出有个当过兵,会电焊的神经老公,成功误导了警方,老女人是不是两真凶刻意设计让她上车好像最后也没介绍,不过即使是计划好的,那么这凶手在计划时候智商简直忽高忽低。
三、警方:警方表现最好的是特警,而办公室里那一群简直是猪。他们在看到杀手拖着焊枪追杀无论是翻车、奔跑还是被追杀的时候都扛着摄影机的受害人,而且在被信号枪打中,在被追杀到倒地时候还在坚持不懈拍凶手正面的时候居然都接受这个概念,我只能表示此片中人设智商是真低。那种追杀电影里是第一人称,你可以想象一下换成第三人称会是怎样一幅可笑的美丽画面。那个女警官,每次一有点苗头就急不可耐的摔门而出,要么发号施令,要么就是开记者会,好像不会干别的,被耍也很正常。
四、结局:结局反转的极其蛮不讲理。作为有一定观影数量的我,觉得反转就是前结局已经可以解释整个事情,但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等到反转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所有疑虑被打消,好的反转剧情值得反复观影去印证一些细节和小暗示,然后对比两种结局,发现确实是反转结局更加合理,所以反转的首要前提也必须要符合剧情,合情合理,不能仅仅为反转强行反转以愚弄观众和卖弄自我。说实话看到那个壮小伙是凶手时候我猜到要反转,因为嫌疑人太多,谁都可以。但是此片的反转简单粗暴告诉你之前全是扯蛋,真凶的提示全是在断章取义,完全不考虑揭示真凶后很多事情更加无法解释了。此片虽然想另辟蹊径,推翻了整个推理的基础,可是诚意和功力完全跟不上,基础推翻后,原先的漏洞补不上了,还挖了更多更大的坑,像那个加油站一样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当我看到片名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这会是一部根据实证整理逻辑碎片步步为营剥茧抽丝的悬疑片,甚至很可能是本格。然而这就是个玄虚片,真凶的剪辑手法连数码设备数据破坏的部分都能控制,这个证据简直能算是史上最强伪证。请不要被片名迷惑,期待一部逻辑严谨悬疑片的朋友可以绕道了,此片完全没有解谜的酣畅淋漓的感觉,看完了觉得最后妹子那句台词简直太可怕了,这么烂的片子居然还有拍续集的野心。

证据Evidence(2013)

上映日期:2013-05-02(阿联酋) / 2013-07-19(美国)片长:94分钟

主演:诺兰·杰拉德·冯克 史蒂芬·莫耶 托里·德维托 拉达·米切尔 

导演:奥拉顿德·奥逊山米 编剧:John Swet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