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限于当时的舆论环境,或者导演对观众理解能力缺乏信心,影片在最后用一段作文来点题,并表达出对于将人标签化阶层化、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抗议。
但实际在观影过程中,总是充满着疑惑,到底谁才是那个标签化情节严重的人,是那个老师,还是这位导演?
五个孩子的家庭,如同样板戏一样,相比剧中人,家庭模式才是真正被打上标签的缩影。
孩子眼中的父母,与老师眼中的孩子,全然是一样的评价,都是些“混蛋”。孩子背后的复杂性被剖析了,那父母与家庭的呢?
影片前半段的冲突在结尾处冰释,但是过程却有些理想化了,可能是大麻的药理过于显著吧。Alison为什么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才能被人青睐?全A少年挂了科就要寻短见是否过于极端?总之,片子有趣有理,但是无法深究。
或许那时的少年就是如此吧,如更早期的《无因的反叛》,叛逆期的孩子对恶意敏感,对善意又猜忌。

影片中让我感觉到深刻的,是关于人以群分的这部分讨论,人与人之间的成见,他人即地狱的互相排挤,确实是社交体验中最常被感受,却又最常被忽视的部分。

早餐俱乐部The Breakfast Club(1985)

上映日期:1985-02-07片长:97分钟

主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安东尼·迈克尔·豪尔 约翰·卡普洛斯  

导演:约翰·休斯 编剧:约翰·休斯 John Hughes

早餐俱乐部的影评